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48 (1700-1725).djvu/1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百日,仙姬迎航往一大第就禮,遂遣航將妻入玉峰 洞中,餌絳雪瓊英之丹,神化自在,超為上仙。」

裴寅

按《唐書裴遵慶傳》:「遵慶子向,向子寅,官累御史大夫。 子樞。」

裴乂

按《唐書裴坦傳》:「坦父乂,福建觀察使。」

裴嚴

按《萬姓統譜》:「嚴,壽春人。舉賢良方正,策第一,拜拾遺。 辭章峭麗,遷駕部郎中,知制誥。太和五年,以太常少 卿權京兆尹,強幹不阿貴勢,後為翰林學士。」

裴坦

按《唐書裴坦傳》:坦字知進,隋營州都督世節裔孫。及 進士第。沈傳師表置宣州觀察府,召拜左拾遺、史館 修撰,歷楚州刺史。令狐綯當國,薦為職方郎中,知制 誥,再進禮部侍郎,拜江西觀察使、華州刺史,召為中 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不數月卒。坦性簡儉,子 取楊收女齎具,多飾金玉,坦令撤去,曰:「亂我家法。」世 清其概。

裴夷直

按《唐書張孝忠傳》:「裴夷直,字禮卿,婞亮,第進士,歷右 拾遺,累進中書舍人。武宗立,夷直視冊牒不肯署,乃 出為杭州刺史,斥驩州司戶參軍。宣宗初,內徙,復拜 江、華等州刺史,終散騎常侍。」

裴識

按《唐書裴度傳》:「度子識,字通理,性敏悟,凡經目未始 忘。推廕補京兆參軍,擢累大理少卿。王師討劉稹,為 供軍使。稹平,改司農卿,進湖南觀察使,入拜大理卿, 襲晉國公,半封為涇原節度使。時蕃酋尚恐,熱上三 州七關,列屯分守。宣宗擇名臣,以識帥涇原,畢諴帥 邠寧,李福帥夏州,帝親臨遣識至,治堡障,整戎器,開」 屯田。初,將士守邊,或積歲不得還,識與立戍,限滿者 代親,七十近戍,由是人感悅。加檢校刑部尚書,徙鳳 翔、《忠武》、天平、《邠寧》、靈武等軍,進檢校尚書右僕射。靈 武地斥鹵,無井,識誓神而鑿之,果得泉。歷六節度,所 莅皆有可述。卒,贈司空,諡曰昭。

裴諗

按《唐書裴度傳》:度子諗,有文藉廕,累官考功員外郎。 宣宗訪元和宰相子,思度勳望,故待諗有加,為翰林 學士,累遷工部侍郎,詔加承旨。適會帝幸其院,諗即 稱謝。帝曰:「可歸與妻子相慶。」取御奩果以賜諗舉衣 跽受,帝顧宮人取巾裹賜之。後為太子少師,封河東 郡公。黃巢盜國,迫以偽官,不從,遇害。

裴休

按《唐書裴休傳》:「休字公美,孟州濟源人。操守嚴正,擢 進士第,舉賢良方正異等,歷諸府辟署,入為監察御 史,更內外任。至大中時,以兵部侍郎領諸道鹽鐵轉 運使。六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奏宰相論政,自為 記付史官。進中書侍郎。秉政凡五歲,罷為宣武軍節 度使,封河東縣子。久之,由太子少保分司東都,復起」 歷昭義、河東、鳳翔、荊南四節度。卒,年七十四,贈太尉。 休不為皦察行,所治吏下畏信。能文章,書楷遒媚有 體法。為人醞藉,進止雍閑。宣宗嘗曰:「休真儒者。」

裴樞

按《唐書裴遵慶傳》:「遵慶子向,向子寅,寅子樞,字紀聖, 咸通中第進士。杜審權鎮河中,奏署幕府,再遷藍田 尉。宰相王鐸知之,遂直弘文館。鐸罷,樞久不調,從僖 宗入蜀,擢殿中侍御史。中和初,鐸為都統,表署鄭滑 掌書記。龍紀初,進給事中,改京兆尹,出為歙州刺史, 遷右散騎常侍,為汴州宣諭使。樞素與朱全忠相結」 納,故全忠聽命,修貢獻不絕。昭宗悅,遷兵部侍郎。時 崔引亦倚全忠專朝柄,因與樞善。俄以戶部侍郎同 中書門下平章事。哀帝嗣位,柳璨方用事,全忠以牙 將張廷範為太常卿,樞持不下。全忠怒,貶瀧州司戶 參軍,遣人殺之白馬驛,投尸於河。

裴贄

按《唐書裴坦傳》:「坦從子贄,字敬臣,及進士第,擢累右 補闕、御史中丞、刑部尚書。昭宗引拜中書侍郎,兼本 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尋兼戶部尚書。帝幸鳳翔,為 大明宮留守,罷。俄進尚書左僕射,以司空致仕。朱全 忠將篡,貶青州司戶參軍,殺之。」

裴璩

按《萬姓統譜》:「璩,諝之從曾孫也。乾符四年,為浙江鎮 海節度使。值浙西狼山鎮遏使王郢作亂,璩密招其 黨朱實降之,散其從六七十人,郢奔明州。五年,曹師 雄寇湖州,璩遣兵擊破之。後官太師。」

裴覺

按《萬姓統譜》:「覺,長安人。光啟中為杭州刺史。屬董昌 作亂,兵興道阻,覺遂留家於杭。子堅,仕吳越。錢氏累 官至丞相。」

裴子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