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9 (1700-1725).djvu/1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王坦之

按《晉書王湛傳》:「湛子承,承子述,述子坦之。坦之字文 度,弱冠與郗、超俱有重名,時人為之語曰:『盛德絕倫 郗嘉賓,江東獨步王文度。嘉賓,超小字也。簡文帝為 撫軍將軍,辟為掾,累遷參軍從事中郎,出為桓溫長 史。尋以父憂去職。服闋,徵拜侍中,襲父爵海西公廢, 領左衛將軍。簡文帝崩,坦之與謝安共輔幼主,遷中』」 書令。俄授都督徐、兗、青三州諸軍事,鎮廣陵。初,謝安 愛好聲律,期功之慘,不廢妓樂,頗以成俗。坦之非而 苦諫之書往反數四,安竟不從。坦之又嘗與殷康子 書,論公謙之義,康子及袁宏並有疑難,坦之標章摘 句,一一申而釋之,莫不厭服。又孔嚴著《通葛論》,坦之 與書贊美之。初,坦之與沙門竺法師甚厚,每共論幽 明報應,便要先死者當報其事。後經年,師忽來云:「貧 道已死,罪福皆不虛,惟當勤修道德,以升濟神明耳。」 言訖不見。坦之尋亦卒,諡曰獻。四子:愷、愉、國寶、忱。

王禕之

按《晉書王湛傳》:「坦之弟禕之,字文邵,少知名,尚尋陽 公主,歷中書侍郎,年未三十而卒,贈散騎常侍。」

王元之

按:《晉書王羲之傳》:「羲之子七人,知名者五人,元之早 卒。」

王凝之

按《晉書王羲之傳》:「羲之子凝之,工草隸,仕歷江州刺 史、左將軍、會稽內史。」《王氏世事》:「五斗米道,凝之彌篤。 孫恩之攻會稽,寮佐請為之備,凝之不從,方入靖室 請禱,出語諸將佐曰:『吾已請大道,許鬼兵相助,賊自 破矣』。既不設備,遂為孫恩所害。」

王徽之

按《晉書王羲之傳》:「『『羲之子徽之,字子猷,性卓犖不羇, 為大司馬桓溫參軍,蓬首散帶,不綜府事。又為車騎 桓沖騎兵參軍。沖問:『卿署何曹』?對曰:『似是馬曹』。又問: 管幾馬』?曰:『不知馬,何由知數』。又問馬比死多少』?曰:『未 知生,焉知死』?時吳中一士大夫,家有好竹,欲觀之,便 出坐輿造竹下,諷嘯良久,主人灑掃請坐,徽之不顧。」 將出,主人乃閉門,徽之便以此賞之,盡歡而去。嘗寄 居空宅中,便令種竹。或問其故,徽之但嘯詠,指竹曰: 「何可一日無此君耶?」嘗居山陰,夜雪初霽,月色清朗, 四望皓然。獨酌酒,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逵。逵時在 剡,便夜乘小船詣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反。人問 其故,徽之曰:「本乘興而來,興盡而反,何必見安道耶?」 後為黃門侍郎,棄官東歸。未幾,獻之卒,徽之奔喪,不 哭,直上靈床坐,取獻之琴彈之,久而不調,歎曰:「嗚呼 子敬!人琴俱亡。」因頓絕。先有背疾,遂潰裂,月餘卒。子 楨之。

王操之

按《晉書王羲之傳》:「羲之子操之,字子重,歷侍中尚書, 豫章太守。」

王獻之

按《晉書王羲之傳》:「羲之子獻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 高邁不羇,風流為一時之冠。嘗與兄徽之、操之俱詣 謝安,二兄多言俗事,獻之寒溫而已。既出,客問安王 氏兄弟優劣,安曰:『小者佳』。客問其故,安曰:『吉人之辭 寡。以其少言,故知之。夜臥齋中,有偷人入其室,盜物 都盡。獻之徐曰:『偷兒青氈,我家舊物,可特置之』。群偷』」 驚走。工草隸,善丹青。七八歲時學書,羲之密從後掣 其筆不得,歎曰:「此兒後當復有大名。」起家州主簿,祕 書郎,轉丞。以選尚新安公主,謝安甚欽愛之,請為長 史,進號衛將軍,復為長史。安問曰:「君書何如君家尊?」 答曰:「故當不同。」安曰:「外論不爾。」答曰:「人那得知。」尋除 建威將軍、吳興太守,徵拜中書令。未幾,遇疾,卒于官。 安僖皇后立,以后父追贈侍中、特進、光祿大夫、太宰, 諡曰「憲。」

王雅祖隆 父景

按《晉書王雅傳》:「雅字茂達,東海剡人,魏衛將軍肅之 曾孫也。祖隆,後將軍。父景,大鴻臚。雅少知名,州檄主 簿,舉秀才,除郎中,出補永興令,以幹理著稱。累遷尚 書左右丞,歷廷尉、侍中、左衛將軍、丹陽尹,領太子左 衛率。孝武帝深加禮遇,朝廷大事,多參謀議。會稽王 道子領太子太傅,以雅為太子少傅。帝將擢王恭、殷」 仲堪等,先以訪雅,雅以「恭等無當世之才,不可大任」, 其後竟敗,有識之士,稱其知人。遷領軍尚書、散騎常 侍,尋遷左僕射。隆安四年卒,時年六十七。

王茂之

按:《晉書王廙傳》:「廙子胡之,胡之子茂之,有美譽,官至 晉陵太守。」

王蘊子華

按《晉書王蘊傳》:「蘊字叔仁,孝武定皇后父司徒左長 史濛之子也。起家佐著作郎,累遷尚書吏部郎。性平 和,不抑寒素。每一官缺,求者十輩,蘊無所是非。時簡 文帝為會稽王輔政,蘊輒連狀白之曰:『某人有地,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