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9 (1700-1725).djvu/3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張恭

按《元史張恭傳》:「恭,河南偃師人。以兵部符署鷹房府 案牘。親老,辭歸侍養,墾理先墓,身負水灌松柏。父喪, 過哀,侍母馮氏尢謹。母有疾,恭手除溷穢,喂哺飲食, 且嘗糞以驗疾勢。天曆初,西兵至河南民悉竄,恭守 視母病,項中一劍不去,母驚悸而歿。恭居喪盡禮,人 稱孝焉。有詔旌其閭。」

張旺舅

按《元史張旺舅傳》:「旺舅,安豐霍丘人。幼失父。母陳氏 病,旺舅無貲,命醫,惟日夜痛哭,禮天求代,未幾遂愈。 又自以生業微,不能多給,竟不娶以終母年。縣令言 於朝,旌之。」

張思孝

按《元史張思孝傳》:「思孝,華州人。母喪,以孝聞。父疾,調 護甚至。不愈,復潔齋致禱,乞以身代,未幾,遂痊。至順 三年,表其門。」

張楨

按《元史張楨傳》:「楨字約中,汴人。幼刻苦讀書,登元統 元年進士第,授彰德路錄事,辟河南行省掾。踰年,除 高郵縣尹,門無私謁。累除中政院判官。至正八年,拜 監察御史。二十一年,除僉山南道肅政廉訪司事,至 則劾中書參知政事也先不花、樞密院副使脫脫木 兒、治書侍御史奴奴弄權誤國之罪,不報。楨即辭去」, 居河中安邑山谷間,結茅僅容膝。有訪之者,不復言 時事,但對之流涕而已。二十四年,索羅帖木兒犯闕, 皇太子出居冀寧,奏除贊善,又除翰林學士,皆不起。 後三年卒。

張䇓

按《元史張䇓傳》:「䇓字達善,其先蜀之導江人。蜀亡,僑 寓江左金華,所學弘深微密。至元中,行臺中丞吳曼 慶聞其名,延致江寧學宮,俾子弟受業。其在維揚,來 學者尢眾。大臣薦諸朝,特命為孔、顏、孟三氏教授。鄒 魯之人服誦遺訓,久而不忘。䇓氣宇端重,音吐洪亮, 講說特精詳,子弟從之者詵詵如也。至正中,真州守」 臣以䇓及郝經、吳澄皆嘗留儀真,作祠宇祀之,曰「三 賢祠。」

張翥

按《元史張翥傳》:「翥字仲舉,晉寧人。以詩知名。至元末, 同郡傅巖起居中書,薦翥隱逸。至正初,召為國子助 教,分教上都生。尋退居淮東。會修遼、金、宋三史,起為 翰林國史院編修官。史成,歷應奉修撰,遷太常博士, 陞禮儀院判官。又遷翰林,歷集賢學士。以翰林學士 承旨河南行省平章政事致仕。二十八年三月卒。」

張緝

按《元史張緝傳》:「緝字士朝,益都膠州人。性孝友,能詩 文。至正七年,與兄紳、弟經同領鄉薦,由澤州儒學正 轉泰州幕職,棄之,養親,居揚州。十五年,揚州亂,緝母 姬氏方臥病,賊突入臥內,舉槍欲刺姬,緝以身蔽姬, 槍中緝脅,三日而死。」

張友明

按《廣東通志》:「友明,吳川人。至正九年,海寇犯合浦,逼 瓊山宣慰司。檄化州路通判游弘道以友明為義士, 同會兵追寇於澄邁之石。」港,時寇死戰,友明為先 鋒與戰。俄而海南番兵赴水走,寇乘勝四合,諸兵皆 潰,惟友明力戰而死。

張紹祖

按《元史張紹祖傳》:「紹祖,字子讓,潁州人。讀書力學,以 孝行聞於朝,特授河南路儒學教授。至正十五年,奉 父避兵山間,賊至,執其父將殺之,紹祖泣請代父死。 賊怒,以戈擊之,戈應手挫鈍,因感而相謂曰:『此真孝 子,不可害』。乃釋之。」

張桓

按《元史張桓傳》:「桓字彥威,真定槁城人。父木,知汝寧 府,因家焉。桓以國子生釋褐,授滑之白馬丞,入補中 書掾,擢國子典簿,拜陜西行臺監察御史,以言事不 合去。未幾,汝寧盜起,桓避之確山。賊久知桓名,襲獲 之,請為帥,弗聽,擁至渠魁前,桓與之抗論逆順,其徒 捽桓起跪,桓仰天大呼,詈叱彌厲。賊知終不可屈,遂」 刺之。事聞,諡「忠潔。」

張端

按《浙江通志》:「端,涿州人。父君錫,至正末任平陽州判, 因家焉。方明善破平陽,俘君錫入郡,端隨往,日夜涕 泣不食。既而明善沈君錫於江,端抱父俱沈死。」

張子忠

按《江西通志》:「子忠,新昌人。元至正壬辰,紅巾攻陷新 昌,子忠同毛忠吾、李子鈞、郭克敬興義兵,克復州治。 子忠被執,破肚出腸,罵聲不絕而死。」

張士謙

按《萬姓統譜》:士謙,樂安人。累官南臺監察御史,兵至, 加刃於頸,以脅之降,士謙曰:「吾為國盡忠,豈畏死耶? 可急殺我!」至死色不為變,罵語不絕。事聞,追封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