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9 (1700-1725).djvu/7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獄,眾皆羅拜,養獨挺身直立,賊怒,復安置鎮安。

張維世

按《明外史張維世傳》:「維世,太康人。萬曆四十四年進 士。歷官平陽知府,就遷副使。崇禎九年,累官右僉都 御史,巡撫宣府。坐失防削籍遣戍,已而釋還。十五年, 李自成犯太康,維世佐知縣魏令望竭力拒守。城陷, 抗節而死。十三年,登封土寇李際遇倡亂,前鳳陽通 判姚若時被執,大罵死,族諸生不顯亦死之。若時子」 諸生城思報父讎,數請兵討賊,賊執之,亦抗罵死。陝 州趙良棟,仕蓬萊教諭,罷歸。《澠池寇》陷,澠城,父子罵 賊死。其媳若孫亦赴井以殉。陝州之陷,平定知州梁 可棟、淮安同知蕭大成死。商水陷,臨汾知縣張質死。 西平陷,懷仁知縣楊士英死之,子婦王亦死。息縣陷, 前項城教諭王多福投繯死。而洛陽阮泰、睢州楊汝 經,皆以國變死。

張伯鯨

按《明外史張伯鯨傳》:「伯鯨,字繩海,江都人。萬曆四十 四年進士,歷知會稽、歸安、鄞三縣。天啟中,調盧氏。崇 禎二年,遷戶部主事,出督延、寧二鎮軍儲,擢兵備僉 事,轄榆林中路,擊破賀思賢,斬一座城。金翅鵬敗套 寇於長樂堡,巡撫陳奇瑜上其功,詔進階參政。七年, 奇瑜遷總督,遂擢伯鯨右僉都御史代之。伯鯨蒞延」 綏,久視民若子,以拾遺論罷,大失民望。尋論延綏功, 有詔起用,廕子錦衣千戶。十年,楊嗣昌議大舉討賊, 遣戶部一侍郎駐池州,專理兵食。帝以命傅淑訓。明 年,淑訓以憂去,即家起伯鯨代之。時熊文燦定計撫 賊,賊多就撫。十二年,撫事敗,嗣昌自出督師,移伯鯨 襄陽。文燦被逮,伯鯨坐貶秩。其後,嗣昌討賊無功,賊 益不可制。帝數詔廷臣舉知兵者,多推伯鯨。十五年 召為兵部添設侍郎。明年以疾乞休。揚州被圍,與當 事分城固守。城破,自縊死。

張士俊

按《應城縣志》:「士俊,字登揆,中萬曆戊午鄉試。崇禎初, 授寧化知縣。時峒賊竊發,士俊募勇士截守六隘,賊 不敢犯。事平,擢寧羌知州,丙子還里。十二月,獻賊陷 城,士俊抗節不屈,遂死於難。」

張神武

按《明外史張神武傳》:「神武,新建人。萬曆中,舉武會試 第一,授四川都司僉書。永寧宣撫奢效忠卒,子崇明 幼,其妻奢世統與妾奢世續爭印,相攻十餘年。後崇 明襲職,世續猶匿印不予。神武謀擒世續以歸,其部 目閻宗傳怒,以求主母為名,大掠永寧事聞,論死。遼 左兵興,用經略袁應泰薦,命從征。神武疾馳至廣寧」, 遼陽已失,巡撫薛國用留之不可前,至河,遇逃卒十 餘萬。神武激其帥曰:「以此眾戰,雖死不失忠義,乃鼠 竄偷生乎?」帥不從。神武獨率所部以進,渡河抵首山, 孤軍無援,遂歿于陣。

張耀

按《明外史張耀傳》:「耀字融我,三原人。萬曆中,舉于鄉, 除聞喜知縣,以慈惠撫民。崇禎中,歷官貴州布政使。 所至以和厚得民。張獻忠部寇孫可望、李定國等奄 至,耀率家眾乘城拒擊。亡何,賊攻陷之,執耀見其帥。 其帥說之降,耀怒詈不屈,賊殺之,并殺其家屬十三 人。」

張棟

按《畿輔通志》:「棟字七隆,安肅人。萬曆時進士。授渭南 令。遷兵曹主事,司餉榆關。時日本內訌,有主和議者, 力爭不可。轉蘭州兵備副使,招徠叛丁,吏以為神。錄 功晉參藩。己亥,播逆鴟張,黔、蜀大用兵,特命棟監其 軍。棟抵重慶,探巖剪箐,鍪弧先登,軍士皆殊死戰,播 酋瓦解,殲其渠魁,露布以聞。棟擐甲兩日夜,勺水不」 入口。炎天瘴癘,病劇垂絕,猶呼曰:「殺賊!殺賊!」旋卒。朝 廷震悼,贈太僕寺卿,廕一子。

張貞明

按《壽光縣志》:「貞明,神宗時從父彥池援高麗,入日本 營,偽與議和。日本營將信之,不為備,大兵猝乘之,得 大捷,貞明遂死于亂軍中。事定,論功,以其子為青州 衛百戶,世襲。彥池亦以功陞都指揮使。」

張奇策

按《觀城縣志》:「奇策,萬曆間貢生,授元氏丞,歷金壇丞, 陞選遼海衛經歷。開元城陷,南向再拜,觸階死。贈蒲 縣知縣,廕其子。」

張振德

按《明外史張振德傳》:「振德,字季修,崑山人。祖情,從祖 意皆進士。情福建副使,意山東副使。振德由選貢生 授四川興文知縣。萬曆初,永寧宣撫奢崇明有異志, 潛結奸人,掠賣子女。振德捕奸人,論配之,招還被掠 者三百餘人。崇明賄以二千金,振德怒卻之,裂其牘。 天啟元年,方赴成都與鄉闈事,而崇明部將樊龍殺」 巡撫徐可求,遂據重慶叛。時振德兼署長寧,疾趨入 城。長寧主簿徐大禮與振德善,以騎來迎,振德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