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9 (1700-1725).djvu/8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張爾塾

按《山西通志》:「爾塾,大同人。丰姿魁岸,慷慨有氣節,精 騎射,嫺韜略。居家事母以孝稱,以功陞撫標守備。崇 禎癸未,都城戒嚴,奉令領健卒五百為前鋒,至蘆溝 橋,陡遇敵兵,直前搏敵數重圍之,乃下馬步𩰚,箭不 虛發,身被重創,奮擊愈厲。會日暮,救援不至,遂赴敵 死。」

張輔國

按《山西通志》:「輔國,蔚州人,右衛西路參將,多力健𩰚。 任事十日,敵入,輔國率所部邀擊。敵見其勇戰,乃合 力圍數重,蹙而殺之。奏聞,予祭葬,建忠勇祠。」

張運亨

按《山西通志》:「運亨,沁州所正千戶。崇禎間,調征河曲 流賊,力戰而死。事聞,贈指揮同知,子孫世襲。」

張令聞 張令名

按《山西通志》:「令聞、令名,俱代州生員,兄弟也。祖禎,以 貢任曲沃學訓導。父本順,以貢生未仕。皆志行高潔, 有古人風。令聞兄弟傳其家學,志趣不苟,取與必謹, 以狷介自居。李自成陷潼關,入長安,踰河北上,至甲 申二月初八日,攻陷太原,二人遂服衣巾詣孔廟拜 泣階下,至明倫堂拜師長。抵家,置藥醇酒中,兄弟酬」 酢。飲畢,拜別其母,因相對坐於正室而卒。

張其廉

按《嘉定縣志》:「其廉,字無隅,任之子。成進士,除武學教 授,遷國子助教,累官南京吏部文選郎,卒於官。」

張輔

按《山西通志》:「輔,沁州人,為陵川知縣。山東寇亂,突入 陵川,逼輔使降,抗節不屈,具公服坐廳事,為賊所害。」

張堅

按《河南通志》:「堅,祥符人。與闖賊戰,死之。」

張讚

按《河南通志》:「讚,永寧人,順天府治中。崇禎末年,值寇 變,被執不屈,死之。其子太學生祚延,同殉於難。」

張德崇

按《河南通志》:「德崇,嵩縣生員。寇圍城,德崇禦戰,力竭 死難。」

張應捷

按《河南通志》:「應捷,光州庠生,罵賊死義。」

張鵬翀

按《河南通志》:「鵬翀,河內人。闖賊圍城,鵬翀禦賊,戰死。」

張內實

按《河南通志》內,實「濟源庠生,寇陷城,罵賊死。」

張鴻光

按《河南通志》:「鴻光,歸德衛指揮。領兵禦賊,戰敗死。」

張維世

按《河南通志》:「維世,字海澄,太康人,進士。歷任宣大巡 撫,解任居里。闖賊攻太康,維世與知縣魏令望決策 守禦,殺賊甚多。城陷,世維不屈,賊怒磔之。妻李氏與 子生員正誼縱火自焚,正誼妾汪氏亦投井死,闔門 被害者二十餘人。」

張培

按《河南通志》:「培,裕州生員,禦寇被執,罵賊死。」

張連曜

按《浙江通志》:「連曜,字景明,建德人。中丞宋賢薦連曜 賢良方正,授四川巴州同知。流賊張獻忠圍巴城,連 曜督兵民死守。城陷被執,大罵不屈,賊磔殺之。事聞, 追贈奉訓大夫。」

張騰鸞

按《廣東通志》:「騰鸞,崖州庠生。其父被海寇所擄,騰鸞 率鄉勇奪之,手殺數賊,遇害。」

張燦

按《廣東通志》:「燦,鳳陽都督通之後,閩都司棨之次子。 領兵征鍾陳巨寇,生擒斬級共二百餘,至黃牛渡,孤 軍無援,陣亡。」

張瓚

按《安慶府志》:「瓚齠齡能文,家於皖。乙酉城潰,父庠生 映光為兵所執。瓚紿以多金求全父生許身為質,父 得逸去,遂遇害。」

張映奎

按《安慶府志》:「映奎,字聚明,郡庠生。以孝弟聞。左賊陷 城,以義憤不屈,遇害。學者私諡為『貞介先生』。」

張自達

按《安慶府志》:「自達,太湖諸生。城陷,不屈死。」

張鴻業

按《邵武府志》:「鴻業,于屏之姪也。于屏令蜀之金堂,甫 三日,流寇猝至,于屏與鴻業率鄉勇禦之。鴻業被執, 剮目剖心而死。」

張熙

按《膠州志》:「熙,號春臺,庠生。少負才名,屢不第,勉兩子 苦學,俱成進士。甲申土賊蜂起,熙引避夾山莊。賊猝 至,脅以從逆,罵賊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