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9 (1700-1725).djvu/8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縉珪涯晙,播鐸京兆,有徽德真,

營州王氏,本《高麗》之族。

太原王氏,世居祁縣,後徙平州。至縉從侯希逸南遷, 遂居河內溫縣。

安東王氏,本阿布思之族。世隸安東都護府,曰「五哥」 之左武衛將軍。生末《怛活》。

王氏三公二人,三師一人。營州王氏有思禮,《河內王氏》有智興,《安東王氏》有鎔。

《鄭樵通志》

以爵為氏

王氏,天子之裔也,所出不一,有姬姓之王,有媯姓之 王,有子姓之王,有外國姓之王。若琅邪、太原之王,則 曰周靈王太子晉,以直諫廢為庶人,其子宗恭為司 徒,時人號曰王家。若京兆、河間之王,則曰周文王第 十五子畢公高之後畢萬,封魏後分晉為諸侯,至王 假為秦所滅,子孫分散,時人號曰王家。或言魏至昭 王彤生無忌,封信陵君。信陵生間憂,間憂生卑子。秦 滅魏,卑子逃于泰山,漢高帝召為中涓,封蘭陵侯,時 人以其王族也,謂之王家,此皆姬姓之王也。出於北 海、陳留者,則曰舜之後也。其先齊諸田,為秦所滅,齊 人號為王家,此媯姓之王也。出于汲郡者,則曰王子 比干之後,此子姓之王也。出于河南者,則為可頻氏。 出于馮翊者,則為《鉗耳族》。出于《營州》者,本高麗。出于 安東者,本阿布思。此皆外國姓之王也。以其所出既 多,故王氏之族最為蕃盛云。

同名異實

《王氏》有四:有姬姓之王,有媯姓之王,有子姓之王,有 外國姓之王。姬姓之王有二族,媯姓之王有一族,子 姓之王有一族,外國姓之王有四族。

《黃學士文集》

《贈奉議大夫大名路滑州知州驍騎尉追封白馬縣子王府君墓誌》

按:王氏之先,實金之宗室完顏氏世居磁州。有諱遠 者,為金統軍使府君之父也。自統軍而上,遭亂,失其 譜,莫得而詳。府君諱思孝,字移忠。幼警悟,年方羇丱, 脫身兵間,東至大名,居開之濮陽,乃易姓王氏,子孫 至今因之。

《廖用賢尚友錄》

王姓

王望出太原,周靈王太子晉之後。世傳晉登仙,是王 家之太子,遂稱王氏。出北海、陳留,齊王田和之後,出 東海,姬姓畢公高之後,出高平、京兆,魏信陵君之後, 出天水、東平、新蔡、新野、山陽、中山、章武、東萊、河東,殷 王子比干之後。又唐王宗,隋末改為王氏,共二十一 望,咸以分封食采為主也。太原、瑯琊二望尢著。

王姓部列傳一

陶唐氏

王倪

按《莊子》:「堯之師曰許由,許由之師曰齧缺,齧缺之師 曰王倪,王倪之師曰被衣。」

王子喬

按《列仙傳》: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也。好吹笙,作鳳凰 鳴,遊伊洛之間,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山,三十餘年 後見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緱氏山巔。」至 期果乘白鶴駐山頭,可望不可到,舉手謝時人,數日 而去。後立祠於緱氏山下。按王子喬靈王太子木姬姓今言氏族者以為王氏

得姓之祖,故載之《王姓傳》中。

王宗敬

按《唐書宰相世系表》,周靈王太子晉,以直諫廢為庶 人,其子宗敬為司徒,時人號曰王家,因以為氏。

王詡

按《仙傳拾遺》:「鬼谷先生,晉平公時人,居鬼谷,號鬼谷 先生,姓王名詡,蘇秦、張儀嘗從之學縱橫之術。先生 在人間數百歲,後不知所之。」

王良

按《左傳哀公二年》:「秋八月,齊人輸范氏粟,鄭子姚、子 般送之,趙鞅禦之。甲戌,將戰,郵無恤御簡子,衛太子 為右。」郵無恤,王良也。王良,善御之士。按漢書古今人表以

《郵亡卹》,《王良》為二人。

王生

按《左傳:哀公五年》春,晉圍柏人,荀寅、士吉射奔齊。初, 范氏之臣王生惡張柳朔,言諸昭子,使為柏人。昭子 曰:「夫非而讎乎?」對曰:「私讎不及,公好不廢,過惡不去 善,義之經也。臣敢違之。」及范氏出,張柳朔謂其子:「爾 從主,勉之。我將止死,王生授我矣,我不可以僭之。」遂 死於柏人。

王駘

按《莊子》:「魯有兀者王駘,從之遊者與仲尼相若。」

王奢

按《史記鄒陽傳》:「王奢去齊之魏,臨城自剄,以卻齊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