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74 (1700-1725).djvu/7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南京通政,歷太僕寺卿,請告歸,卒。存仁為人淳厚,即 之可親,然不屑脂韋取容。」

顧霑

按《萬姓統譜》:「霑,字少雨,海鹽人。嘉靖乙未進士,歷運 使。」

顧允揚

按《萬姓統譜》:「允揚字懋稱,太倉州人。嘉靖丁未進士, 歷知府。」

顧柄

按《萬姓統譜》:「柄字文謙,常熟人。嘉靖丁未進士,歷參 議。」

顧問

按《萬姓統譜》:「問,字子承,蘄州人。嘉靖戊戌進士,歷參 政。弟闕,癸丑進士,歷郎中。」

顧信

按《無錫縣志》:「嘉靖丙辰夏,倭至焚掠。信應募禦敵,力 戰而死。」

顧憲成

按《明外史顧憲成傳》:「憲成,字叔時,無錫人。萬曆八年 成進士,授戶部主事,改吏部。請告歸,讀《易》《春秋》者。三 年,補驗封主事。十五年,大計京朝官,都御史辛自修 掌計事,工部尚書何起鳴在拾遺中,自修坐是失執 政意。給事中陳與郊承風旨並論二人,實庇起鳴,攻 自修。於是二人並罷,并責御史糾起鳴者四人。憲成」 不平,上疏語侵執政,并責大臣言官各務自反,被旨 切責,謫桂陽州判官。稍遷處州推官。丁母憂,服除,補 泉州推官。舉公廉第一,擢吏部考功主事,歷本司員 外郎,遷文選郎中。王錫爵將謝政廷推代者,憲成舉 故大學士王家屏,忤帝意,削籍歸。至三十六年,始起 南京光祿少卿,力辭不就。四十年卒於家。

顧允成

按《明外史顧允成傳》:「允成,字季時,憲成弟。性耿介,自 厲名節。舉萬曆十一年會試,十四年始赴殿試。對策 中以鄭妃弄威福,言之。執政駭且恚,置末第。會南畿 督學御史房寰疏詆都御史海瑞,允成不勝憤,偕同 年生彭遵古、諸壽賢抗疏劾之,政府謂不當出位妄 奏,奪三人冠帶還家。南京御史陳邦科請錄用允成」 等。巡按御史復言之。詔許以教授用。允成歷任南康、 保定,入為國子監博士,遷禮部主事。三王並封制下, 偕同官合疏諫。帝震怒,以諫者眾,知不可盡斥,但報 遵旨行,已而竟寢。未幾,吏部尚書孫鑨等以拾遺事 被責,允成謂閣臣張位實為之,上疏力詆。帝怒,謫允 成光州判官。乞假歸,不復出。

顧養謙

按《明外史石星傳》:「萬曆二十年,倭大入朝鮮,朝鮮乞 援。山東巡撫宋應昌為兵部右侍郎,經略朝鮮。封貢。 議敗,給事御史疏劾應昌,應昌引疾乞休,乃召為兵 部左侍郎,而命顧養謙代。養謙字益卿,南通州人。巡 撫遼東,著勳績,遷南京戶部侍郎,以憂去排款。議者 謂養謙必能辦倭,故帝起為兵部侍郎,總督薊遼軍」 務。尋令經略朝鮮。比至,則首請封,且請許貢,并開市 寧波。朝議大譁。養謙因薦孫礦自代,乞身去。

顧秉謙

按《明外史顧秉謙傳》:「秉謙,崑山人。萬曆二十三年進 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晉禮部右侍郎。天啟元年,晉尚 書。二年,魏忠賢用事,秉謙及魏廣微率先諂附。明年 春,遂以秉謙入參機務,用原官兼東閣大學士。七月, 晉太子太保,改文淵閣。十一月,晉少保。五年正月,慶 陵成,晉少傅、吏部尚書,改建極殿。九月,晉少師。秉謙」 為人庸劣無恥,以附忠賢得柄。朝廷有一舉動,輒擬 旨歸美忠賢。忠賢褒贊不已。魏廣微、馮銓等更相傾 排,群小亦各有所左右。同黨中日夜交軋。秉謙內不 自安。屢疏乞休,遂歸。崇禎元年坐交結近侍入《逆案》 中,論徒三年,贖為民。

顧大章

按《明外史顧大章傳》:「大章字伯欽,常熟人。父雲程,南 京太常卿。大章舉萬曆三十五年進士,授泉州推官, 乞改常州教授。父喪除,補國子博士,遷刑部主事。以 奉使歸。還朝,天啟已改元,進員外郎。魏忠賢欲借劉 一巘株連劉一燝,大章力辨其非,忠賢大恨。會王紀 劾罷徐大化又疏刺客氏,其黨疑紀疏出大章手,恨」 之,令所親御史楊維垣攻大章,大章遂引歸。五年起 官,歷禮部郎中、陝西副使。大化已起大理丞,與維垣 為忠賢鷹犬,因假汪文言獄,連及大章,逮下鎮撫拷 掠,坐贓四萬。既移刑部,獄。比對簿,大章詞氣不撓。刑 部尚書李養正等一如鎮撫原詞,坐大辟。《爰書》既上, 忠賢大喜,矯詔仍移大章鎮撫。大章慨然曰:「吾安可 再入此獄?」投繯卒。崇禎初,追諡《裕愍》。

顧大韶

按《明外史顧大章傳》:「大章弟大韶,字仲恭,老於諸生, 通經史百家及內典,於《詩》《禮》《儀禮》《周官》,多所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