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03 (1700-1725).djvu/1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人,寄居常州之江陰。文彬幼聰慧,未嘗讀書。其兄子自外塾歸,間以句讀相解說,即識字,曉大義。癸亥年十九,於十月許字丹徒徐祗先。數日,祗先以沙證殀歿,文彬聞訃,號哭幾死,手製麻衣,擬赴徐殉死。父母相勸阻,文彬勺水不入口。一夕,乘家人睡熟,自縊死。懷中有數紙,詞意俱言死志。別一紙字重疊顛倒,不可讀。《徐氏請與祗先合葬丹徒》。

殷鴻學妻王氏

按《丹徒縣志》:「王氏,殷鴻學妻。嫁未半載,鴻學亡。踰三年服除,聞有媒來議婚,王夜半起,服嫁時衣,自縊而死。」

王啟禎妻周氏

按《淮安府志》:「周氏,府學生周秉正女,王啟禎妻。家貧,氏變奩為生計,刲股以療翁疾。閱三月夫病,藥餌無功,復刲股亦不效。氏慟幾絕,中夜始甦。及夫亡後,飲食益不給,日夜操針黹,以延一息。三年服闋,請姑覆墓,暮回,仍服喪服,留詩於衣帶,閉戶自縊死。」

程元相妻俞氏

按《淮安府志》:「俞氏,徽州俞之相女,山陽人,程元相妻。夫賈沒,貲縊死,氏痛甚,亦自縊夫柩前。」

王氏女

按《淮安府志》:「王氏女,父陞以女許字馮京麒。京麒病亡,女聞變,慟哭,累日不食,乘間自縊。人覺救之,乃毀粧易服,以死自誓。越月縊死。」

殷尚義妻李氏

按《淮安府志》:「李氏,殷尚義妻,美姿容。家貧苦飢,夫約鄰與通,妻知,紿夫出,繫兒女於床,投河死。」

沈氏女

按《淮安府志》:「沈氏女,父楷生,年二十四,許嫁薛國琳。國琳病八載,未婚而亡。訃聞,閉戶自縊」 ,奉

旨「建坊。」

錢氏女

按《淮安府志》:「錢氏,爾榮女。許字生員郭建城。未嫁,建城死,氏即欲自盡,母力勸不從,服滷而卒。」

朱得春妻孫氏

按《淮安府志》:孫氏,朱得春妻。家極貧,無生計。夫謂之曰:「『合則俱死,分則兩全,爾謂之何』?氏曰:『寧死不從命』。」 又數日,夫餓不能起。氏幡然曰:「節義廉恥,人有同心,如天意何?我且屈身以活汝,但汝得物即他往,不可一刻遲。」 遂嫁至其家,即目刎死。

趙氏女

按《淮安府志》:「趙氏女,名賢。年十七,許字諸生張令憲季子景緒。景緒孱弱攻學,致成癆瘵,遂不起。訃聞女素服欲往弔,父母以未嫁,禁勿往。女曰:『我義不為他家婦,未嫁何害』?遂聽之。及弔歸,不食,閉戶自縊死。令憲乞女柩合葬城北竹園。」

汪起鵠妻徐氏

按《淮安府志》:「徐氏,徽州人,育於淮。年十六,歸同邑汪起鵠。康熙五年,汪病肺癰,語氏曰:『我死家貧,汝好為之』。氏泣曰:『一子二女俱幼,設不幸,為君圖後計』。六年春,子夭,夫病益篤,復勸去。氏歎曰:『前因子故,許君以守。今已矣,先死以慰君』。」 先是,夫初病,即不施膏沐,衣不解帶,七八閱月矣。是日忽新裝,以二女囑僕,婦對鏡呼夫曰:「吾先去矣!」 遂自刎。三日後夫亡。

彭萬壽妻杭氏

按《淮安府志》:杭氏,宿遷人。康熙七年,年十七,歸彭萬壽為妻。事病姑盡職,以孝稱。鄰人李二者,市惡也。於九年三月十二日誘萬壽出,至夜冒為萬壽,潛入杭室。杭異其舉動,惶惑知其非夫,乃大呼翁李二逸去。氏曰:「致賊入內室,雖未受污,何顏復見人耶?」 乃縊死奉

詔「建坊。」

馬延超妾鍾氏

按《宿遷縣志》:「鍾氏,邑武舉馬延超妾。事延超甚謹。超病,氏侍飲食藥餌,晝夜不解衣。嘗糞割股,無所不至。超亡,氏號慟不食,誓以身殉。家人防之,越三日,伺間自經死。縣令旌其門。」

王氏女

按《宿遷縣志》:「王氏女,順德鄉王于泰姪。女幼喪父,育於于泰,克盡孝道。年十七,許字本縣馬大達。未歸而達沒,女誓從死,家人防護甚謹。女婉紿家人,閉戶自縊。」

蔡珂妻陳氏

按《宿遷縣志》:「陳氏,涿州人。父官靖江,氏幼失母,隨父事繼母以孝著。年十八,適明經蔡毓儁子太學生珂,克盡婦道。珂遘疾,氏調藥餌,三年無倦意。刲股和藥,神色不變。勸夫勉食,婉轉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