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03 (1700-1725).djvu/12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張訒女

按《海寧縣志》:諸生張訒女,孝廉待軒曾孫女也,許字查德昌,少承家訓,端靜有儀。生三歲,即為繼祖母吳所撫。甫議婚,德昌訃至,女顏色不變,家居如平常,雖微見淚痕,不令人知其意。御素服握髮椎髻,六年如一日。癸亥疾作,猶強起。至甲子正月,忽發暈,死而復甦,乃哽咽呼其父曰:「初兒有言不敢告,今且死矣,忍不明此志乎?兒當查郎死時,已欲捐軀,念祖母老姑緩數年耳。是夕夢中與彼有同穴之訂。今所期已至,兒不能復留矣。」 語畢而絕,時年二十有六。親戚莫不哀之。事聞,旌表。

查亦林妻馮氏

按《海寧縣志》:「馮氏,查亦林妻。亦林年二十三歿,馮以節自矢。久之,有陰奪其志者,馮遂自縊死。」

張氏女

按《嘉興府志》:「張氏女,父海昌張珮,賈于桐鄉之青鎮,家焉。年五十無子,贅陸堯煥為婿。氏勤于奉養,斗室近市,人莫聞其聲。婚六日,珮遊楚。又十日,堯煥亡。氏即躍入河救起,以母故忍死。越三年,聞楚寇亂,計父終不歸,遂自經死。」

鄭引妻徐氏

按《嘉興府志》:「徐氏,桐鄉青鎮人。年十六,歸鄭引。」素患羸疾,氏勤《女紅》以養,及疾篤,以家貧無子,囑改適;氏號泣不許。既歿,父母哀其無依,勸如婿言;氏即嚴妝服毒而死,年二十有八。

張國柱妻徐氏

按《海鹽縣志》:徐氏,進士邁姊張國柱妻。柱,高要令源思姪,讀書力學。徐執纂組,挑燈伴之,輒達宵旦。柱屢困棘闈不得志,徐慰之曰:「窮達命也,何鬱鬱耶?惟盡人事以俟之可也。」 柱亡,徐痛哭欲死,父宗穉曰:「子女幼,不可死。」 令婢妾謹伺之,不得間。徐乃飲食如平時。數月,侍者懈,遂赴井死,時康熙十二年十月。

沈登妻張氏

按《平湖縣志》:「張氏,沈登妻。夫早亡,不食而死。」

朱氏女

按《平湖縣志》:「朱氏女,母亡居喪,其姊婿入繐帷逼姦,女遂自縊死。」 今人名其墓曰「阿姨墩」 云。

顧季蘩

按《桐鄉縣志》:「顧季,蘩縣人也。幼通詩史,嫺內則。許配吳江張迪九,迪九苦讀成病,年二十將婚遽亡。訃聞季蘩,遂賦絕命詞一章投繯焉。時康熙九年三月上巳,年二十有一。張氏遂迎其柩,合葬於洚溪。浙撫范承謨題旌,建坊烏戍。」

費皜妾張氏

按《烏程縣志》:「張氏,杭州儒族女。年及笄,為中書費皜副室,生子陛。甫期而皜病,氏糜股以進,日夜呼天,願以身代。及皜卒,欲從死,家人以陛方孩,力阻之。氏截髮茹素,坐臥一小樓,鬱悒而死。」

嚴麒姑

按《烏程縣志》:「嚴麒姑,司空後裔庠生嚴嶸女。許字盛世瑞,未嫁。康熙二十六年六月,瑞夭。麒姑聞訃,登樓自縊,以救甦,復吞金,舉家泣勸,環守累日,瞪目視曰:『許我過盛,我自有主張』。次日,父與俱往,拜盛父母畢,隨奠世瑞靈,復至殯所,撫棺大慟,遂絕食,潛吞針及磁鋒而死,年十八。」

王姓妻任氏

按《紹興府志》:「任氏,王姓妻,會稽人。夫亡,守節三十餘年。有狂徒以非禮犯之,自縊死。」

黃嘉文妻蔡氏

按《臨海縣志》:蔡氏名慧奴,黃巖人,蔡礎之女,黃嘉文妻。美姿容,知書史。生一女一子俱幼。康熙甲寅,耿精忠叛于閩,陷黃巖,圍台郡,軍于城之南。定海將軍固山貝子統大兵駐郡城,阻江而陳。明年乙卯秋,貝子潛遣師自黃之西茅坪、涼棚、半山嶺而進,截賊之後,賊遁。凡大兵所過諸鄉,咸以其民附賊,悉俘焉。慧奴」 并女子為駐防杭州滿帥所獲。帥年邁,有子未婚,瞰慧奴端莊秀麗,冀配為子媳,善待之。越月,遣卒赴杭,迎其子至台成禮。其子將至,時九月望前一日,帥語慧奴曰:「翼日是汝團圓日,汝知之乎?」 慧奴初不解,徐驚曰:「得毋將迫我乎?」 既而帥子至,慧奴覺夜半,私謂其女曰:「吾忍死須臾,為汝故也。今不能為汝計矣。弟尚幼,汝善撫之。」 言畢,遂竊帥壁間所掛佩刀,自刎而死。帥覺大怒,既悔且媿,投其尸於江,繫其女子,歸於杭州。滿城中江通大海,茫茫巨浸,一瞬千里。嘉文痛妻屍不可得,宛轉匍匐而至於杭。家貧,赤手,子女無從得贖。帥恨其母之不諧厥願,故高索值見嘉文操戈以逐之,流離凍餒,無所居止。「《武林好義者》一時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