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03 (1700-1725).djvu/9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旌表

王進科妻郭氏

按《新鄭縣志》:「郭氏,王進科妻。科亡,無子,即日自縊柩前,族人同棺葬之。」

馮三顧妻牛氏

按《新鄭縣志》:「牛氏,諸生馮三顧妻。夫早亡,氏哭死而甦者三。服闋,哭墓歸,自縊死。」

王爾遴妻李氏

按《彰德府志》:「李氏,諸生王爾遴妻。歸王二載,夫歿,自經以殉。姑救之,復甦。勸曰:『爾有遺腹,何可以死絕爾夫後。踰月生女不育,自是遂絕食而卒。士林公舉旌之』。」

崔進經妻郭氏

按《彰德府志》:「郭氏,崔進經妻。年二十二,夫亡。閱四月,遺腹生子,氏矢志育孤,備歷艱苦。夫有兩弟俱幼,同撫之成立。兄欲奪其志,氏知,乘夜自縊死。有司表其墓。」

張玉野妻楊氏

按《彰德府志》:「楊氏,貧民張玉野妻。康熙七年,鄰人曲星偵玉野出樵入室,欲污之,婦怒罵不從。星慮事露,因刺楊以滅口。知其實者,執之官,即時杖殺之。」

徐滾妻張氏

按《安陽縣志》:張氏,徐滾妻。滾早亡,遺孤甫數月,或勸改適,氏誓死守節,勤紡績,事孀姑甚謹。姑亡,殯殮如禮,非有故,足未嘗踰閾。向居天池村,因父在城,年八十餘,隻身無依,遂入城同居,事父盡孝。康熙己卯春,氏昏夜為人所殺,并及一小女,疑獄久不決,縣令忽感異夢,遂得兇人馮三鞫訊,一一吐實。云:「本欲求合,不從利誘,威脅不動,怒罵不已,故殺之以冀滅口。誰知天網難逃,願伏死罪。」 獄成,馮論抵張,建坊旌表。

金才妻齊氏

按《衛輝府志》:「齊氏,新鄉金才妻。康熙二十三年六月初七夜,土人王運子窺氏美,乘才出,入室求合,氏抗執不從,呼聲達戶外,運子以鐮鋤殞其命。事聞。」

詔「給官銀建坊。」

張信妻馮氏

按《衛輝府志》:「馮氏,襄城訓導張信妻。與夫同死難。子婦崔氏,事姑至孝,時在任亦同死。襄城士民俱作詩美之。」

張廷璧妻傅氏

按《汲縣志》:「傅氏,張廷璧妻。年十八,夫亡,子女俱無,堅志守節。父母憐其幼,令改適。氏恐不終其志,自縊死。」

李雙印妻員氏

按《河南府志》:「員氏,陜州李雙印妻,員益女。印患痘疹亡,氏痛哭幾斃,乘間自縊。州守立石作歌以表之。」

張帝錦妻勤氏

按《河南府志》:「勤氏,閿鄉張帝錦妻。歸二載,於康熙十八年。夫亡,氏拊棺痛哭,誓以身殉。及百日,紿往夫墓,焚一陌紙錢,是晚即自縊死。旌表。」

萬得芝女

按《河南府志》:「閿鄉,萬得芝女,許配李準之子。康熙元年,準子死,女年及笄,至墓焚紙錢,痛哭不歸,往守於李,旬月尋殞。」

孔氏女

按《汝州志》:「孔氏女,邑令孔貞璞女也。幼許字曲阜顏氏子。顏氏子亡,遂自縊。疏聞,旌表。」

張光妻程氏

按《汝州志》:「程氏,進士張鳳鳴子光妻,舉人程琮女也。光早亡,氏年十九,欲自盡,家人更伺不得間。既服闋,姑謀奪其志,遂自縊死。」

張聯貴妻楊氏

按《汝州志》:「楊氏,鄉民張聯貴妻。康熙二十四年,夫病亡,氏於次日自縊。州守羅大美旌之。」

趙蘊璋繼妻霍氏

按《汝州志》:「霍氏,諸生趙蘊璋繼妻。璋父母俱年七十,前室遺子甫離襁褓。氏年十八適趙,養親育子,鄉黨推其賢。璋病亡,氏父念其年少無出,屢勸他適,不從。一日父過視,送至門,偶遇一男子窺之,氏疑父有異志,至夜自縊。邑令旌其門。」

張誠姐

按《汝寧府志》:「張誠姐,西平人,貢士我志女。許配同里王道久垂,婚而久夭。誠姐年十七,絕飲食,欲死。母勸諭之,不聽,遂自經於室。」

秦氏女

按《汝寧府志》:「秦氏女,汝陽廩生。費貽德為其子有純聘,未娶。純亡,女父母弔之,即曰:『女不食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