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1 (1700-1725).djvu/10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一百九卷目錄

 醫部彙考八十九

  外診法一望一

  黃帝素問五臟生成篇 移精變氣論 玉版論要篇 診要經終論 脈要精微

  論 平人氣象論 玉機真臟論 三部九候論 通評虛實論 刺熱篇 評熱病論 舉

  痛論 痿論 大奇論 脈解篇 皮部論 經絡論 方盛衰論 解精微論

  靈樞經九鍼十二原篇 邪氣臟腑病形篇 經脈篇 師傳篇 五閱五使篇 逆

  順肥瘦篇 五變篇 本臟篇 五色篇

藝術典第一百九卷

醫部彙考八十九

外診法一望一

《黃帝素問》

《五臟生成篇》

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其主腎也。

心主血脈,故合於脈。《經》云:「脈出於氣口,色見於明堂。」心之華在面,故其榮在色。五臟合五行,各有相生相制,制則生化。心主火而受制於腎水,是腎乃心臟生化之主,故其主腎也。

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其主心也。

肺主氣,氣主表,故合於皮。《傷寒論》曰:「寸口脈緩而遲」,緩則陽氣長,其聲商,毛髮長,毛附於皮,氣長則毛榮。

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其主肺也。

髓生肝,肝生筋,故所合在筋。爪乃筋之餘,故其榮在爪。

脾之合肉也,其榮脣也,其主肝也。

脾主中央土,乃倉稟之官。主運化水穀之精,以生養肌肉,故合肉。脾開竅於口。故榮在脣。

腎之合骨也,其榮髮也,其主脾也。

腎藏精而主髓,故所合在骨;髮乃精血之餘,故其榮在髮。《五運行論》曰:「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心生血,血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此天一生水,而五臟之相生也。

五臟之氣,故色見青如《草茲》者死,黃如枳實者死,黑 如炲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 見死也。

五味藏於胃以養五臟之氣,五臟內藏五神,五氣外見五色,五臟之氣受傷,則見五行之敗色。「茲草」者死,草之色,青而帶白也。枳實者,黃,帶青色也。炲,煙塵也。黑而帶黃。衃者,敗惡凝聚之血色赤黑也。枯骨者死,白而乾枯也。五色乾枯,而兼有所勝之色,故死。

「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雞冠者生,黃如《蟹腹》者生,白如 《豕膏》者生,黑如《烏羽》者生」,此五色之見生也。

五色正而華彩光潤故生。

生於心,如以縞裹朱;生於肺,如以縞裹紅;生於肝,如 以縞裹紺;生於脾,如以縞裹《栝樓》實;生於腎,如以縞 裹紫。此五臟所生之外榮也。

縞,素白也。朱,紅之深也。紅,淡白紅也。紺,青揚赤也。「栝樓實」,紅黃色也。紫,赤黑之間色也。此五行之色而俱兼紅者也。蓋氣主白而榮主紅,如以縞裹者,五臟之氣包於外也。五色之俱兼紅者,五臟之榮隱見於內也。

色味當五臟:白當肺辛,赤當心苦,青當肝酸,黃當脾 甘,黑當腎鹹。故白當皮,赤當脈,青當筋,黃當肉,黑當 骨。

言色味之應五臟者,色外而味內也。故曰:「白當肺辛」,言辛生肺而肺生白也。此言五臟死生之色,生於五臟之氣,五臟之神氣生於五味也。肺合皮,心合脈,肝合筋,脾合肉,腎合骨,此言生於心,生於肺之色,承五臟之合而見於外也。

夫脈之小大滑濇浮沉,可以指別;五臟之象,可以類 推;五臟相音,可以意識;五色微診,可以目察;能合色 脈,可以萬全。

此以診脈察色,而知五臟之病也。「小者正氣虛,大者邪氣盛,滑主血傷,濇為少氣,浮為在外在腑,沉為在裡在臟」,此六者,脈之提綱,而可以指別也。五臟在內,而氣象見於外,以五行之理,可類而推之。五臟之相合於五音,發而為聲,可以意識;視五色之微見,可以目內察之。能審色脈之相應,以辨病之死生,則萬全而無失矣。

凡相「五色之奇脈,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 黃目黑者,皆不死也。」

《奇脈奇經》,衝任之脈色也。衝任為經血之海,皆歸於肝,外榮於目也。面主氣色,目主血色,目之五色俱見。面黃者,五臟之陰,而俱見胃脘之陽也。

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 皆死也。

《經》云:「人無胃氣者死」,面無黃色,無胃土之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