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2 (1700-1725).djvu/10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陳無擇云:「癰則皮薄腫高,疽則皮厚腫堅。初發並宜 灼艾,唯癰膿成則宜針,疽膿成則宜烙,當審察其證, 疎利其毒,補托其裏,然癰疽冠於。」病之首,治失次 序,多致夭枉。故集《得效灸法》,以貽學者,庶不致妄投 也。

按:前證若發熱煩渴,大便祕結者,由邪畜於內,宜內疎黃連湯,以泄內毒。若頭痛拘急,發熱惡寒者,由邪客於外,宜人參敗毒散,以散表邪。若腫痛焮赤,發熱作渴,此毒氣凝於肉裏,宜仙方活命飲,解散其毒。若食少體倦,發熱惡寒,此中氣虛弱,宜六君子湯以補脾胃。

《騎竹馬灸法第四》

治一切瘡瘍。即用此法。無有不愈。其法令病人以肘 「几豎臂」腕要直用。一條,自臂腕中曲處橫紋,男 左女右,貼肉量起,直至中指尖盡處,截斷為則,不量 指甲,卻用竹杠一條,令病人脫衣,正身騎定,前後用 兩人杠起,令病者腳不著地,又令二人扶之,勿令傴 僂,卻將前所量臂篾,從竹杠坐處尾骶骨盡處,直貼 脊背,量至。「盡處為則,用墨筆點定,此只是取中,非 灸穴也。卻用薄篾作則子,量病人中指節相去兩橫 紋為則,男左女右,截為一則,就前所點記處,兩邊各 量一則,盡處即是灸穴」,兩穴各灸五七壯。疽發於左 則灸右,疽發於右則灸左,甚則左右皆灸,蓋此二穴 心脈所過之處,凡癰疽皆心火留滯之毒,灸此則心 火流通而毒散矣。起死回生之功。屢試屢驗。

按:前證若毒既解,而肌肉不生,當求其屬而補之。

「男以左手,女以右手,先屈中指,用薄篾量取中間一 節,兩橫紋盡處為同身一寸」為《則子》。此是第一次法 先從男左女右臂腕中曲橫紋起,用薄篾一條,量至 中指齊肉盡處。不量指爪為則剪斷。此是第二次法 先令病人脫去衣服,以大竹杠一條跨定,令二人徐 徐杠起,足要離地五寸許,兩旁更以兩人扶定,毋令 動搖不穩。卻以第一圖則子貼定竹杠,從尾閭起貼 脊,量至則子盡以墨點定,記之,非灸穴也。此是取中 穴止處。卻以第二圖取同身寸,則取兩寸平摺,自中 穴量之,以中分取兩旁各一寸,方是灸穴也。此是第三次法

《隔蒜灸法第五》

李氏云:「治疽之法,灼艾之功,勝於用藥,蓋使毒氣外 泄。譬諸盜入人家,當開戶逐之,不然則入室為害矣。 凡瘡初發一二日,須用大顆獨蒜,切片三分厚,貼疽 頂,以艾隔蒜灸之,每三壯易蒜,痛者灸令不痛,不痛 者灸之令痛,瘡潰貼神異膏,如此則瘡不開大,肉不 敗壞,瘡口易斂,一舉三得,此法之妙,人所罕知。若頭」 項見疽。則不可用此法。

按:「瘡瘍之證,有諸中必形諸外,在外者引而拔之,在內者疎而下之。苟或毒氣鬱結,瘀血凝滯,輕者藥可解散,重者藥無全功,是以灼艾之功為大。凡灸法,未潰則拔引鬱毒,已潰則補接陽氣。」每治四肢患瘡,氣血無虧者,祇以前法灸之皆愈。若中氣虛弱,不灸而服敗毒之藥,復傷中氣,未有不敗者也。其頭項患者,「亦宜灸之。但艾炷宜小。而少其壯數為善。」

《尋頭灸法第六》

《李氏》云:「凡患背疽,漫腫無頭者,用濕紙貼腫處,但一 點先乾處,乃是瘡頭。可用大蒜十顆,淡豉半合,乳香 錢許,研爛置瘡上,鋪艾灸之。痛否皆以前法為度。」

按:前證或附骨疽及臀腿諸毒,初起未明者,尋頭用灸,多自內消,其毒熾盛,更服活命飲,其功尤捷。若氣血虛弱,必以補托為主。若背疽大潰欲驗,穿透內膜者,不可用「皂角取嚏法,但以紙封患處,令病者用意呼吸,如紙不動者,未穿透也。倘用取嚏,鼓動內膜,反致穿透,慎之慎之。」

《蒜餅分輕重第七》

伍氏曰:「凡用蒜餅灸者。」葢蒜:味辛溫有毒。主散癰疽, 假火勢以行藥力。有只用艾炷灸者,此可施於頑瘡 痼發之類。凡赤腫紫黑毒甚者,須以蒜艾同灸為妙。

按:「前法誠有回生之功,若頑瘡痼疾,脾胃虛弱,營氣不能滋養患處,以致寒邪內襲而不愈,宜用小艾炷頻灸瘡口,以祛寒邪,補接營氣。」其內補之法,說見首論及三十二論。

《灸法要論第八》

《伍氏方論》曰:「夫癰疽發背,皆有所因,前篇言之詳矣。 凡初覺赤腫,先從背脊骨第二陷中,兩旁,相去同身 寸各一寸五分,名熱腑穴,二處各灸七壯,此能疎泄 諸陽熱氣,永無癰疽之苦。或隔蒜灸,不論壯數,則邪 無所容,而真氣不損。但頭項見瘡,宜用騎竹馬法及 足三里灸之。」

按:前論誠為良策,其調理之法,當求首論。

《灼艾痛癢論第九》

伍氏曰:「凡治癰疽、發背、疔瘡,不痛者必灸使痛,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