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2 (1700-1725).djvu/3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絕,津液何生?津液既無,心何所養?故結胸而又煩躁, 所以證成,不可治也。雖然,津液之竭,非五臟之自絕, 亦因結胸之故耳。是必攻其中堅,使結胸證愈,而津 液自生,死證可望重甦也。《一奇方》名化結湯,天花粉 五錢,麥芽、天門冬、桑白皮、神麴各三錢,枳殼一錢,陳 皮五分,水煎服。一劑即結胸開,而津液自生也。此方 用天花粉以代䒷蔞,不至陷胸之過猛。然而天花粉 即䒷蔞之根也,最善開陷胸而無性猛之憂。枳殼消 食寬中,麥芽與桑白皮同用,而化導更速,神麴、陳皮 調胃實有神功,天門冬善生津液,佐天花粉有水乳 之合,人未知也。天花粉得天門冬化痰化食,殊有不 可測識之效,所以既結者能開,必死者可活。若以大 陷胸湯蕩滌之,於已汗已下之後,鮮不速其死矣。 《傷寒》陽明證中,有「直視讝語喘滿者死,而下利者亦 死」之文,此必證犯直視讝語,而又喘滿下利,一齊同 見也。苟有一證未兼,尚不宜死,倘三證皆見,明是死 證矣。雖然,直視讝語之生,多是胃火之盛,自焚其心, 而腎冰不能來濟,於是火愈盛而無制。喘滿者,火炎 而氣欲上脫;下利者,火降而氣欲下脫也。此猶屬欲 脫未脫之危證,苟治之得法,猶可望生。有一奇方,名 曰《援脫散》。人參、麥冬、白芍各一兩,石膏五錢,竹茹三 錢,水煎服。此方用人參以救脫,用石膏以平火,用麥 冬以平喘,白芍以止利,用竹茹以清心,自然氣不絕 而可救也。

傷寒少陰證,吐利兼作,又加煩悶,手足四逆者,死證 也。上吐下瀉,且兼煩躁,則陰陽擾亂,拂抑而無生氣 可知,況加手足之逆冷,是脾胃之氣又將絕也,自是 死證無疑。然而治之於早,未嘗不可救。如一見此等 證,急以人參、白朮各二兩,肉桂、丁香各二錢灌之,尚 可救耳。方名「止逆奠安湯。」人參救元陽之絕,原有奇 「功;白朮救脾胃之崩,實有至效;丁香止嘔,肉桂溫中, 又能止瀉。」救中土之危亡,奠上下之變亂,轉生機於 頃刻,杜死禍於須臾,舍此方又何有別方哉。 傷寒少陰證,下利雖止,而頭眩運,亦是死證。蓋陽雖 回而陰已絕,下多亡陰,竟致陰絕,原無救法。雖然,陰 陽之道,未嘗不兩相根而兩相生也。今因陰絕而諸 陽之上聚於頭者,紛然亂動,所以眩冒,此陽欲脫而 未脫,補其陽而陽氣生,陽生則陰之絕者,可以重續, 陰生於陽也。方用參桂湯:人參二兩,肉桂二錢,煎服。 可救人參返陽氣於無何有之鄉,是止能返陽氣也, 如何陰絕者亦能回之?不知人參雖屬陽,而中存陰 氣,陽居其八,陰居其二,陽既回矣。陰氣亦從之而漸 返。肉桂雖是純陽之品,而性走肝腎,仍是補陰之聖 藥,故用之而成功也。

《傷寒》少陰證,「四逆、惡寒,身踡,脈不至、不煩而躁」,本是 死證,而吾以為可救者何?全在「脈不至、不煩而躁也。」 夫病至四肢之逆,其陰陽之將絕可知,脈之不至,未 必非寒極而伏也。不然,陽絕則心宜煩矣,而何以不 煩?但嫌其不煩而躁,則陽未絕而將絕為可畏耳。陽 既欲絕,則陰亦隨之而絕矣。故一補其陽,陽回而陰 「亦回也。」陰陽之道,有一線未絕,俱為可救。譬如得餘 火之星星引之,可以焚林,況真陰真陽,非有形之水 火,乃先天之氣耳。一得接續,便有生機。故一見此等 之證,急以生生湯救之,可以重生。方用人參三兩,炒 棗仁五錢,附子三錢,水煎服。此方得人參以回其陰 陽,得附子以祛其寒逆,加棗仁以安「心,則心定而躁 可去,躁定而脈自出矣。」死中求生,其在斯方乎! 《傷寒》少陰證,六七日息高者死,息高見於六七日之 間,明是少陰之證,而非太陽之證也。息高與氣喘大 殊,太陽之證乃氣喘,氣喘本於邪盛,少陰之證乃息 高息高本於氣虛,而息高與氣喘終。何以辨之?氣喘 者,鼻息粗大,息高者,鼻息「微小耳。」此乃下元之真氣 欲絕而未絕,牽連氣海之間,故上行而作氣急之狀, 能上而不能下也,最危最急之候。方用止息湯:熟地、 人參各三兩,麥冬二兩,牛膝、破故紙各三錢,核桃仁 一箇,乾薑五分,水煎服。此方大補關元、氣海,引火下 行,絕不祛寒逐邪,庶幾氣可回而息高可平也。倘疑 是太陽喘證,而妄用桂枝湯,殺人於頃刻矣。故必用 止息湯救之。十中亦可望生五六。然必須多服久服 始得。苟或服一劑而輒止,亦未能收功也。

「傷寒少陰病,脈微沉細,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嘔吐, 至五六日自利,復煩躁不能臥寐者,死證也。」傷寒而 脈微沉細,明是陰證,況欲臥而不欲動乎?汗已出矣, 內無陽證可知。心中不煩,時欲嘔吐,此陽邪已散,而 陰邪作祟,急宜祛寒為是。乃失此不溫,至五六日而 下利,是上下俱亂也。此時尚不煩躁,則腎中之真陽 未散,今又加煩躁,不得臥寐,明是奔越而不可回之 兆矣,非死證而何?然而其先原因失治,以至於不可 救,非本不可救,而成此擾亂之證也。有一奇方,名「轉 陽援絕湯」,用人參、白朮、炒棗仁各一兩,茯神五錢,肉 桂二錢,水煎服,一劑即可安臥而回春矣。此方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