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2 (1700-1725).djvu/3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右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

附子瀉心湯

大黃二兩 黃連 黃芩各一兩 附子一枚,炮,去 皮,破,別煮取汁

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內附子汁,分溫再服。

生薑瀉心湯

生薑切,四兩 甘草炙 人參 黃芩各三兩 半夏半升,洗 乾薑 黃連各一兩 大棗十二枚

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甘草瀉心湯

甘草四兩 黃芩 乾薑各三兩 半夏洗,半升 大棗十二枚,擘 黃連一兩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黃芩湯

黃芩三兩, 甘草炙, 芍藥各二兩, 大棗十二枚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若嘔者,加半夏半升、生薑三兩。」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於黃芩湯方內,加半夏半升,生薑一兩半,餘依黃芩 湯服法。

黃連湯

黃連 甘草炙 乾薑 桂枝去皮,各三兩

人參二兩 半夏洗,半升 大棗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

乾薑、 黃連、 黃芩、 人參各三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黃連阿膠湯

黃連四兩, 阿膠三兩, 黃芩一兩, 芍藥二兩, 雞子黃二枚

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內膠烊盡,小冷,內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

白頭翁湯

白頭翁二兩。 黃連、 黃蘗、 秦皮各三兩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竹葉石膏湯

竹葉二把 石膏一升 麥門冬去心,一升

人參三兩 甘草炙,二兩 半夏洗 粳米各半升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1。

白虎湯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虎加人參湯

於白虎湯內加人參,餘依白虎湯方法。

四逆湯

甘草炙,二兩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 破八片

右三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茯苓四逆湯

茯苓六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臍,破八片

甘草炙,二兩 乾薑一兩半 人參一兩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四逆加人參湯

於四逆湯內,加人參一兩,餘依《四逆湯》方法。

通脈四逆湯

甘草炙,二兩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面色赤者,加蔥九莖。蔥味辛,以通陽氣。

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芍藥之酸。通寒利氣。腹中痛。為氣不通也。

嘔者加生薑二兩。辛以散之。嘔為氣不散也。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一兩。咽中如結。加桔梗則能散之。

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利止脈不出者,亡血也,加人參以補之。《經》曰:脈微而利,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脈病皆與方相應者,乃可服之。

四逆加豬膽汁湯

於四逆湯方內,加入豬膽汁半合,餘依前法服。如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