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2 (1700-1725).djvu/7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覆,氣難布息,懶言語,此脾受寒濕,中氣不足故也。仲 景言下利清穀,急當救裏,宜四逆湯溫之。《內經》有用 熱遠熱之戒。口乾但嗽水不欲嚥,早晨身涼而肌生 粟,午後煩躁不欲去衣,昏昏睡而面赤,隱隱紅斑見 於皮「膚,此表實裏虛故也。內虛則外證隨時而變。詳 內外之證,乃飲食勞倦,寒傷於脾胃,非四時之證明 矣。治病必察其本。今適當大暑之時而得內寒之病, 以標本論之,時為標也,病為本也,用寒藥則順時而 違本,用熱藥則從本而逆時,此乃寒熱俱傷,必當從 乎中治,中治者溫之是也。」遂以錢氏白朮散加升麻, 就本方加葛根、甘草以解其斑,少加白朮、茯苓,以除 濕而利小便;人參、藿香、木香和脾胃,進飲食;㕮咀一 兩,煎服,再服斑退而利止,身溫而神清。次服「異功散」、 治中湯辛溫之劑,一二服,五日得平止藥。

靜江府提刑李君長子,年十九歲。四月病傷寒九日, 醫作陰證治之,與附子理中丸數服,其證增劇。別易 一醫,又作陽證,議論參差,不敢服藥。李君邀余往視, 坐間有數人,余不欲直言其證,但細為分解,令自忖 度之。「凡陽證者,身大熱而手足不厥,臥則坦然,起則 有力,不惡寒反惡熱,不嘔不瀉,渴而飲水,煩躁不得 眠,能食而多語,其脈浮大而數者,陽證也。凡陰證者, 身不熱而手足厥冷,惡寒,踡臥惡聞人聲,或自引衣 蓋覆,不煩渴,不飲食,小便自利,大便反快,其脈沉細 而微遲者,陰證也。」今診其脈,數得六七至,其母云:「夜 來叫呼不絕,全不睡,又喜飲冰水。」余聞其言,知陽證 悉具,且三日不見大便,宜急下之。余遂以酒煨大黃 六錢,甘草炙二錢,芒硝五錢煎服。至夕下數行,燥糞 二十餘塊,是夜汗大出。明日又往視之,身涼脈靜矣。 《醫學綱目》曰:「一僧傷寒,發汗不徹,有留熱,身面皆黃, 多熱,朞年不愈。醫作食黃治之,治不對,病不去。問之, 食不減。尋與茵陳湯,服五日病減三分之一,十日減 三分之二,二十日病」悉去。方用:茵陳、梔子各三分,秦 艽、升麻各四錢,末之。每用三錢,水四合,煎及二合,去 滓,食後溫服,以知為度。

竇大郎患傷寒,經十餘日,口燥舌乾而渴,心中疼,自 利清水,眾醫皆相守,但調理耳,汗下皆所不敢。竇氏 親故相謂曰:「傷寒邪氣,害人性命甚速,安可以不決 之疾,投不明之醫乎?」召孫至,曰:「即日不可下,明日正 當下,投小承氣湯,遂大便通得睡,明日平復。」眾皆曰: 「此證緣何下之而愈?」孫曰:「不深於書,徒知有書耳,不」 知《書》之奧也。口燥舌乾而渴。豈非少陰證乎?少陰證 固不可下。豈不知少陰一證。自利清水心下痛者。下 之而愈。仲景之書明有是說也。眾皆欽服。

太乙宮道士周德真患傷寒,發汗出,多驚悸目眩,身 戰掉欲倒地。眾醫有欲發汗者,有作風治者,有用冷 藥解者,病皆不除。召孫至,曰:「太陽經病,得汗早,欲解。 不解者,因太陽經欲解,復作汗,腎氣不足,汗不來,所 以心悸目眩身轉。遂作真武湯服之,三服微汗自出, 遂解。蓋真武湯,附子、白朮和其腎氣,腎氣得行,故汗」 得來也。若但責太陽者,惟能乾涸血液爾。仲景云:尺 脈不足,乃榮氣不足,不可汗。以此知腎氣怯,則難得 汗也明矣。許學士云:「鄉里有一姓高者子,年三十,初 得病,身微汗,脈弱惡風,醫以麻黃藥與之,汗遂不止, 發熱心多驚悸,夜不得眠,讝語不識人,筋惕肉瞤,振 振動搖,醫又進鎮心藥。予曰:『強汗之過也。仲景云:『脈 微汗出惡風,不可服青龍湯,服之則筋惕肉瞤,此為 逆也,惟真武湯可救』』。」進此三服,佐以清心竹葉湯,數 日遂愈。

侯國華病傷寒四五日,身微斑,渴欲飲。診之,沉弦欲 絕,厥陰脈也。服溫藥數日不已,又以薑附等藥,覺陽 微回,脈生。因渴私飲水一杯,脈復退,又見頭不舉,目 不開,問之則犯陽易。若只與燒裩散,則寒而不濟矣。 遂更用吳茱萸湯一大服,調燒裩散,連進二服,出大 汗兩晝夜而愈。

李良佐子病太陽證,尺寸脈俱浮數,按之無力。余見 其內陰虛,與神朮加乾薑湯愈。後再病,余視之,見神 不舒,垂頭不欲語,疑其有房過。問之:「犯房過乎?」必頭 重目眩。曰:「唯。」與大建中三四服,外陽內收,脈反沉小, 始見陰候。又與已寒加芍藥、茴香等丸五六服,三日 內約服丸六七百丸,脈復生,又用大建中接之,大汗 作而解。

《醫宗必讀》曰:「社友韓茂遠,傷寒九日以來,口不能言, 目不能視,體不能動,四肢俱冷,眾皆曰陰證。比余診 之,六脈皆無,以手按腹,兩手護之,眉皺作楚,按其趺 陽,大而有力,乃知腹有燥屎也。欲與大承氣湯,病家 惶懼不敢進。余曰:『吾郡能辨是證者,惟施笠澤耳』。延 至診之,與余言若合符節,遂下之,得燥屎六七枚,口」 能言。體能動矣。彼按手不及足者。何以救此垂絕之 證耶。

休寧吳文哉,傷寒,煩躁面赤,昏亂悶絕,時索冷水。其 弟日休乞余決死期,手揚足擲,難以候脈,五六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