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8 (1700-1725).djvu/5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往不顧,乃造堋的。操志入山,惟往勿疑,乃獲至真。」羲 恭受勤行,得仙簡文。後師羲得道。

按《九江府志》:「楊羲得道,與紫微夫人諸仙遊,諸仙各 授學道口訣,并說群仙事跡。楊錄其書,司馬朗得之, 常有雷電光怪。晉人陸脩靜又得之,遂成仙道。」

杜昺

按《洞仙傳》:杜昺字叔恭,吳國錢塘人也。年七八歲,與 時輩北郭戲,有父老召昺曰:「此童子有不凡之相,惜 吾已老,不及見之。昺早孤,事後母至孝,有聞,鄉郡三 禮命仕不就,歎曰:『方當人鬼殽亂,非正一之炁無以 鎮之』。」於是師餘杭陳文子受治,為正一弟子,救治有 效,百姓咸附焉。後夜中有神人降云:「我張鎮南也,汝」 應傳吾道法,故來相授諸祕要方。陽平治昺每入靜 燒香,能見百姓三五世禍福,說之了然,章書符水,應 手即驗,遠近道俗,歸化如雲。十年之內,操米戶數萬。 晉太傅謝安時為吳興太守,見黃白光,以問昺,昺曰: 「君先世有陰德於物,慶流後嗣,君當位極人臣。」尚書 令陸納,世世臨終,而並患侵淫瘡,納時年始出三十, 忽得此瘡。昺為奏章,云:令君大戹得過。授納靈飛散 方,納服之,云年可至七十。大司馬桓溫北伐,問以捷 不,昺云:「公明年三月專征,當挫其鋒。」溫至枋頭,石門 不開,水涸糧盡,為鮮卑所攝。謂弟子桃葉云:「恨不從 杜先生言,遂至此敗。」苻堅未至壽春,車騎將軍謝元 領兵伐堅,問以勝負,昺曰:「我不可往,往必無功;彼不 可來,來必覆敗。是將軍效命之秋也。」堅果散敗。盧竦 自稱先生,常從弟子三百餘人。昺以白桓溫:竦協東 治老木之精,衒惑百姓,比當逼宮闕,然後乃死耳。 咸安中,竦夜半從男女數百人,直入宮,稱海西復位。 一時間官軍誅勦,溫方歎服。後桓沖欲引昺息該為 從事,昺辭曰:「吾兒孫並短命,不欲令進仕,至曾元孫, 方得吾福耳。」昺曰:「吾去世後,當有假吾法以破大道 者,亦是小驅除也。與《黃巾》相似,少時消滅。」素書此言, 函封付妻馮氏:若有災異,可開示子姪,勤修德自守。 隆安中,瑯琊孫泰以妖惑陷咎,及禍延者眾,昺忽彌 日聚集,縱樂無度。敕書吏崇桃生市凶具,令家作衣 衾,云「吾至三月二十六日中當行。」體尋小惡。至期於 寢,不覺尸柔炁潔。諸道民弟子為之立碑,諡曰明師。 按《浙江通志》:「杜昺字叔恭,錢塘人。謝靈運幼養其家, 今客兒亭是也。事」後母以孝聞,三辟不就,神人授以 祕典,焚香即見人三五世禍福符章立驗。桓溫北伐 敗績,悔違其言。所策淝水之勝,其蚤鑒也。後戒家人 治凶具,剋期尸解。

許邁

按《晉書》本傳,「邁字叔元,一名映,丹陽句容人也。家世 士族。而邁少恬靜,不慕仕進。未弱冠,嘗造郭璞,璞為 之筮,遇《泰》之上六爻發,璞謂曰:『君元吉自天,宜學升 遐之道』。時南海太守鮑靚,隱跡潛遁,人莫之知,邁乃 往候之,探其至要,父母尚存,未忍違親。」謂餘杭懸霤 山近延陵之茅山,是洞庭西門,潛通五嶽,陳安世、茅 「季偉常所游處。」於是立精舍於懸霤,而往來茅嶺之 洞室,放絕世務,以尋仙館。朔望時節,還家自省而已。 父母既終,乃遣婦孫氏還家,遂㩦其同志,遍游名山 焉。初採藥於桐廬縣之桓山,餌朮涉三年,時欲斷穀, 以此山近人,不得專一,四面藩之。好道之徒欲相見 者,登樓與語,以此為樂。常服氣,一氣千餘息。永和二 年,移入臨安西山,登巖茹芝,眇爾自得,有終焉之志, 乃改名元,字遠遊。與婦書告別,又著詩十二首,論神 仙之事焉。羲之造之,未嘗不彌日忘歸,相與為世外 之交。元遺羲之書云:「自山陰南至臨安,多有金堂玉 室,仙人芝草,左元放之徒,漢末諸得道者皆在焉。」羲 之自為之傳,述靈異之跡甚多。不可詳記。元自後莫 測所終。好道者皆謂之「羽化」矣。

按《雲笈七籤》:許邁,字叔元,小名映,丹陽句容人也。世 為胄族,冠冕相承。映總角好道,潛志幽契,曾從郭璞 筮卦,遇大壯之大有,上六爻發。璞謂映曰:「君元吉自 天,宜學輕舉之道。」初師鮑靚,受中部之法及三皇天 文。一旦辭家,往而不返。東入臨安山中,散髮去累,改 名遠遊。服朮黃精,漸得其益。注心希微,日夜無間。數 年之中,密感元虛太元真人定錄茅君降授上法,遂 善於胎息內觀,步斗隱逸,每一感通,將超越雲漢。後 移臨海赤山,遇王世龍、趙道元、傅太初。映因師世龍, 受解束反行之道,服玉液朝腦精,三年之中,面有童 顏,靈應得道。三官都禁遣典柄侯周魴、主非使者嚴 白虎,出丹簡罪簿,各執一通,詰映諸愆,如其無答,便 當執也。賴得龔幼節、李開林相助,映甚怖懼,強長嘯 叱咤而答曰:「大道無親,唯善是與;天地無私,隨德乃 矜。是以阪泉流血,無違龍髯之舉;三苗丹野,涿鹿絳 草。豈妨大聖靈化,高通上達耶?吾七世祖許子阿者, 積仁蘊德,陰加鳥獸,遇凶荒疫癘之年,百遺一口。子 阿散財拯救,自營方藥。已死之命,懸於子阿手,得濟 者四百八人。德垂我等,應得仙者五人,皆錄字青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