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56 (1700-1725).djvu/3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草木典第三百十四卷

雜樹木部彙考

《爾雅》

釋木

《髡,梱》。

未詳。

狄藏槔貢綦。

皆未詳。

《枓》。音糾《者聊》。

未詳。

權黃英,《輔小木》。

權輔皆未詳。

柷州「木,髦柔英。」

皆未詳。

《山海經》

《南山經》

招搖之山,臨於西海之上,有木焉,其狀如榖而黑理, 其花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

「四照」,言有光焰也。

侖者之山有木焉,其狀如榖而赤理,其汗如漆,其味 如飴,食者不饑,可以釋勞,其名曰「白。」䓘可以血玉。

或作「睪蘇。」一名白。䓘「血」謂可用染玉作光彩。

《西山經》

符禺之山,其上有木焉,名曰「文莖」,其實如棗,可以已 聾。

嶓冢之山,其上多桃枝鉤端。

鉤端桃枝屬。

中皇之山,其 多蕙棠。

彤棠之屬。

崇吾之山有木焉,圓葉而白柎,赤華而黑理,其實如 枳,食之宜子孫。

今江東人呼草木子房為「柎。」音府。一曰《柎花下鄂》。

峚山,「其上多丹木,圓葉而赤莖,黃華而赤實,其味如 飴,食之不饑。」「丹水出焉,西流注於稷澤。其中多白玉, 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湯湯。黃帝是食是饗,是生元玉。 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歲,五色乃清,五味乃馨。」 槐江之山,其陰多榣,木之有若。

《榣木》,大木之奇靈者。

《剛山》多《柒木》。

中曲之山有木焉,其狀如棠而圓,葉赤實,實大如木 瓜,名曰「櫰木」,食之多力。

崦嵫之山,其上多丹木,其葉如榖,其實大如瓜,赤符 而黑理,食之已癉,可以禦火。

《北山經》

湖灌之山有木焉,其葉如柳而赤理。

繡山其木多栒。

《木中枚》也。

《東山經》

《北號》「之山,臨于北海。有木焉,其狀如楊,赤華,其實如 棗而無核,其味酸甘,食之不瘧。」

東始之山有木焉,其狀如楊而赤理,其汁如血,不實, 其名曰「芑」,可以服馬。

以汁塗之。則馬調良。

《中山經》

歷兒之山,其上多。《木》是木也,方莖而圓葉,黃華而 毛,其實如棟,服之不忘。

陰山其中多彫棠,其葉如榆葉而方,其實如赤菽,食 之已聾。

葌山有木焉,其狀如棠而赤葉,名曰「芒草」,可以毒魚。 柄山有木焉,其狀如樗,其葉如桐而莢實,其名曰「茇」, 可以毒魚。

陽華之山多苦辛,其狀如橚,其實如瓜,其味甘酸,食 之已瘧。

《苦山》其上有木焉,名曰「黃棘」,黃華而圓葉,其實如蘭, 服之不字。

《堵山》,其上有木焉,名曰「天楄」,方莖而葵狀,服者不 放皋之山有木焉,其葉如槐,黃華而不實,其名曰「蒙 木」,服之不惑。

少室之山,百草木成囷。其上有木焉,其名曰「帝休」,葉 狀如楊,其枝五衢,黃華黑實,服者不怒。

《五衢》,言樹枝交錯相重。五出,象衢路也。

泰室之山,其上有木焉,葉狀如梨而赤理,其名曰「栯 木」,服者不妒。

《講》「山有木焉,名曰『帝屋』。」葉狀如椒,反傷赤實,可以禦 凶。

反傷刺下勾也。

浮戲之山有木焉,葉狀如樗而赤實,名曰「亢木」,食之 不蠱。

《敏山》上有木焉,其狀如荊,白華而赤實,名曰「葪柏」,服 者不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