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9 (1700-1725).djvu/8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博士右師細君,習《魯詩》《論語》。王莽末,去歸鄉里,於東 海界為赤眉賊所得,遂見拘執。十餘日,咸晨夜誦經 自若,賊異而遣之。因住東海,立精舍講授。光武即位, 迺歸鄉里。太守黃讜署戶曹史,欲召咸入授其子。咸 曰:「禮有來學而無往教。」讜遂遣子師之。舉孝廉,除郎 中。建武中,入授皇太子《論語》,又為其章句,拜諫議大 夫、右中郎將。永平五年,遷大鴻臚。每進見,錫以几杖, 入屏不趨,贊事不名經傳,有疑,輒遣小黃門就舍即 問。顯宗㠯咸有師傅恩,而素清苦,常特賞賜珍玩束 帛,奉祿增於諸卿,咸皆散與諸生之貧者。病篤,帝親 輦駕臨視。八年,年七十一,卒於官。子福,拜郎中,亦㠯 《論語》入授和帝。

魏應,字君伯,任城人也。少好學。建武初,詣博士受業, 習《魯詩》,閉門誦習,不交僚黨,京師稱之。後歸為郡吏, 舉明經,除濟陰王文學,㠯疾免官。教授山澤中,徒眾 常數百人。永平初,為博士,再遷侍中。十三年,遷大鴻 臚,十八年,拜光祿大夫。建初四年,拜五官中郎將,詔 入授千乘王伉。應經明行修,弟子自遠方至,著錄數 千人,肅宗甚重之,數進見,論難於前,特受賞賜。時會 京師諸儒於白虎觀,講論《五經》同異,使應專掌難問。 侍中淳于恭奏之,帝親臨稱制,如石渠故事。明年,出 為上黨太守,徵拜騎都尉,卒于官。

伏恭字叔齊,琅邪東武人,司徒湛之兄子也。湛弟黯, 字稚文,㠯明《齊詩》改定章句,作《解說》九篇。位至光祿 勳。無子,㠯恭為後。恭性孝,事繼母甚謹,少傳黯學,㠯 任為郎。建武四年,除劇令。視事十三年,㠯惠政公廉 聞。青州舉為尤異。太常試經第一,拜博士,遷常山太 守。敦修學校,教授不輟,由是北州多為伏氏學。永平 二年,代梁松為太僕。四年,帝臨辟雍,于行禮中拜恭 為司空,儒者㠯為榮。初,父黯章句繁多,恭迺省減浮 辭,定為二十萬言。在位九年,㠯病乞骸骨罷。詔賜千 石奉,㠯終其身。十五年,行幸琅邪,引遇如三公儀。建 初二年冬,肅宗行饗禮,㠯恭為「三老。」年九十,元和元 年卒,賜葬顯節陵下。子壽,官至東郡太守。

任末字叔本,蜀郡繁人也。少習《齊詩》,遊京師,教授十 餘年。友人董奉德於洛陽病亡,末迺躬推鹿車,載奉 德喪,致其墓所,由是知名。為郡功曹,辭㠯病免。後奔 師喪,於道物故。臨命,敕兄子造曰:「必致我尸於師門, 使死而有知,魂靈不慚;如其無知,得土而已。」造從之。 景鸞字漢伯,廣漢梓潼人也。少隨師學,經涉七州之 地。能理《齊詩》、施氏《易》,兼受《河》《洛圖緯》,作《易說》及《詩解》 文句,兼取《河》《洛》,㠯類相從,名為「交集。」又撰《禮內外記》, 號曰《禮略》。又抄風角雜書,列其占驗,作《興道》一篇,及 作《月令章句》。凡所著述五十餘萬言。數上書陳救災 變之術。州郡辟命,不就,㠯壽終。 薛漢,字公子,淮陽人也。世習《韓詩》,父子㠯章句著名。 漢少傳父業,尤善說災異讖緯,教授常數百人。建武 初,為博士,受詔校定圖讖,當世言詩者,推漢為長。永 平中,為千乘太守,政有異跡。後坐楚事,辭相連,下獄 死。弟子犍為杜撫、會稽澹臺敬伯、鉅鹿韓伯高最知 名。

杜撫,字叔和,犍為武陽人也。少有高才,受業于薛漢, 定《韓詩》章句。後歸鄉里教授,沈靜樂道,舉動必㠯禮, 弟子千餘人。後為驃騎將軍、東平王蒼所辟。及蒼就 國,掾史悉補王官屬,未滿歲,皆自劾歸。時撫為大夫, 不忍去。蒼聞,賜車馬財物遣之。辟太尉府。建初中,為 公車令,數月卒官。其所作詩,題約義通,學者傳之曰 「《杜君法》云。」

召馴,字伯春,九江壽春人也。曾祖信臣,元帝時為少 府。父建武中為卷令,俶儻不拘小節。馴少習《韓詩》,博 通《書》傳,㠯志義聞,鄉里號之曰「德行恂恂。」召伯春累 仕州郡,辟司徒府。建初元年,稍遷騎都尉,侍講肅宗, 拜左中郎將,入授諸王。帝嘉其義學,恩寵甚崇,出拜 陳留太守,賜刀劍錢物。元和二年,入為河南尹。章和 二年代任隗為光祿勳卒於官賜冢塋陪園陵孫休 位至青州刺史。

楊仁,字文義,巴郡閬中人也。建武中,詣師習《韓詩》。數 年歸,靜居教授。仕郡為功曹,舉孝廉,除郎。太常上仁 經,中博士。仁自㠯年未五十,不應舊科,上府讓選。顯 宗特召補北宮衛士,令引見,問當世政跡。仁對以寬 和任賢,抑黜驕戚為先,又上便宜十二事,皆當世急 務。帝嘉之,賜以縑錢。及帝崩,時諸馬貴盛,各爭欲入 宮。仁被甲持戟,嚴勒門衛,莫敢輕進者。肅宗既立,諸 馬共譖仁刻峻,帝知其忠,愈善之,拜什邡令。寬惠為 政,勸課掾史弟子,悉令就學。其有通明經術者,顯之 右署,或貢之朝,由是義學大興,墾田千餘頃。行兄喪, 去官後辟司徒桓虞府。掾有宋章者,貪奢不法,仁終 不與交言同席,時人畏其節。後為閬中令,卒於官。 趙曄字長君,會稽山陰人也。少嘗為縣吏,奉檄迎督 郵,曄恥于廝役,遂棄車馬去,到犍為資中,詣杜撫受 《韓詩》,究竟其術。積二十年,絕問不還家,為發喪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