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9 (1700-1725).djvu/9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詩》類者,稱為長沙太守;其見於別集類者,稱為汝南

守,或皆毓所周歷時著述,各紀其官爵,故或不同,然 未可考云。

《徐州人物志》:「陳統字元方,為徐州從事。篤志好學,尤 專精經義,於漢儒箋註,窮其閫奧。嘗著《毛詩難孫氏 評》四卷,以駁孫申、鄭,極有理致。」

《新蔡人物志》:「干寶字令升,少勤學,博覽書記,以才器 召為著作郎。平杜弢有功,賜爵關內侯,領國史。以家 貧求補山陰令,遷始安太守,歷散騎常侍,著《晉紀》。又 集古今神祇靈異,人物變化,名為《搜神記》二十卷,以 示劉惔,惔曰:『卿可謂鬼之董狐矣』!尤肆力經學,所著 有《毛詩音》一卷。」

《兩浙人物志》:「謝沉,字行思,會稽山陰人。以太學博士 徵,除尚書度支郎。何充、庾冰並沉稱有史才,遷著作 郎。所著有《毛詩釋義》十卷,《毛詩義疏》十卷、《毛詩注》二 十卷。」

《陳留先賢志》:「阮侃字德恕,幼聰穎嗜學,專心經術,尤 長於詩。仕至河內太守,著《毛詩音》行世。」

《東莞名賢志》:「徐邈,姑幕人。永嘉時,避亂京口,遂家焉。 邈姿性端雅,勤學勵行,博涉多聞,下帷讀書,不遊城 邑。孝武帝崇尚儒學,招徠名士,邈以東州儒士,謝安 舉以應選,補中書舍人,在西省侍帝。雖不口傳章句, 然開釋文義,標明指趣,撰正《五經》言訓,學者宗之。性 至孝,嘗患疾,遭父憂,哀毀增篤,遂卒。仕至驍騎將軍。」 著《毛詩音》十六卷。

《河東志》:「郭璞,字景純,聞喜人。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 吶於言論詞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 曆筭。其於經學,尤精《毛詩》。其釋《羔裘》晏兮,三英粲兮」 曰:「三英,三德也。英謂古者以素絲英飾裘,即素絲五 紽也。其詮解之異多類此。所著述甚富。《毛詩》則有《拾 遺》一卷,《毛詩略》四卷。」

《陳郡人物志》:「殷仲堪能清言,善屬文,與韓康伯齊名, 士咸愛慕之。調補佐著作郎,歷廣州刺史,著《毛詩雜 義》四卷。」

《陳留先賢志》:「蔡謨,字道明,陳留考城人也。弱冠舉孝 廉,州辟從事,舉秀才。東海王越召為掾,皆不就。後歷 仕至太常,領祕書監。成帝臨軒,遣使拜太傅、太尉、司 空。會將作樂,門下奏非祭祀燕享則無設樂之制,事 下太常,謨議臨軒遣使,宜有金石之樂,遂從之。臨軒 作樂,自此始也。歷開府儀同三司,領司徒,贈侍中、司 空,諡文穆。謨博學,尤長於《詩》《禮》,嘗作《毛詩疑字》,其辭 曰:『佩者,服用之稱;珮者,玉器之名。稱其服用,則字從 人;名其器,則字從玉』。其辨析精核,一時學者宗之。」 《兗州府志》:「江熙字太和,濟陽人。東晉時官兗州別駕, 著《毛詩注》二十卷。」

《河東志》:「江惇字思俊,少好《毛詩》,著有《毛詩音》。東晉時, 屢徵不仕。」

《宋書裴松之傳》:「松之字世期,河東聞喜人也。年八歲 學通《論語》《毛詩》,博覽墳籍。歷仕中散大夫,領國子博 士,進太中大夫。」

《隱逸傳》:「周續之字道祖,鴈門廣武人也。豫章太守范 甯於郡立學,招集生徒,遠方至者甚眾。續之年十二, 詣甯受業,居學數年,通五經并緯候,名冠同門,號曰 顏子。通《毛詩》六義及《禮論》《公羊傳》,皆傳于世。」

《東莞志》:徐廣字野民,姑幕人,邈之弟也。家世好學,至 廣尤精,百家數術,無不研覽。仕晉歷大司農祕書監。 恭帝遜位,廣哀感,涕泗交流,謝晦曰:「徐公將無小過?」 廣曰:「身與君不同,君佐命興王,逢千載嘉運,身世荷 晉德,眷戀故主,因更歔欷。」永初元年,詔遷中散大夫, 廣表歸桑梓,許之。性好讀書,老猶不倦,著《毛詩隱 義》二卷。

《豫章志》:「雷次宗,字仲倫,南昌人。宋徵通直郎,不赴。開 館教授,門徒千人,著《毛詩義》一卷。」

《琅邪志》:「徐愛字長玉,開陽人。宋元徽年歷中散大夫, 著有《毛詩音》。」

《廬江志》:「何偃字仲弘,灊人也,尚之之子。尚之為司空 尚書令,偃居門下,為侍中,父子並處權要,頗得時譽。 偃好著書,有《毛詩釋》一卷。」

《彭城志》:劉孝孫博學通敏,仕多不遂,常嘆曰:「古人開 一說而至卿相,立談間而降白璧,書籍妄耳。」著《毛詩 正論》十卷,演毛之簡,破鄭之恠。 《南齊書蕭惠基傳》:惠基弟惠休,進號冠軍將軍。建武 二年,虜圍鍾離,惠休拒守。虜遣使仲長文真謂城中 曰:「聖上方修文德,何故完城拒命?」參軍羊倫答曰:「獫 狁孔熾,我是用急。」

《高逸傳》:「顧歡字景怡,早孤,每讀書至哀哀父母,輒執 書慟泣。學者由是廢《蓼莪》篇不復講。」

《梁書許懋傳》:「懋字昭哲,高陽新城人。父勇惠,齊太子 家令,穴從僕射。懋少孤,篤志好學。十四入太學,受《毛 詩》。旦領師說,晚而覆講,座下聽者常數十百人。因撰 《風雅比興義》十五卷,盛行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