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7 (1700-1725).djvu/9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念一堂之虞夏殷周。「惟皇祖半百年於善人,而深仁 高必世之王者。初憑察相,用剛克以致平康;繼奮乾 綱,攬福威而享玉食。龍馭于今杳矣,可無覲文之光; 燕謀亦已皇哉,盍綴遵堯之錄。朕心滋惕,予輔惟勤。 東壁西園,豈乏掞天之藻筆;焚藜刻燭,須知惜日之 花磚。」或比事,或屬辭,務生皇祖之精神。於尺管,為闡 幽,為搜佚,必快諸臣之瀝液於寸陰,俾予一人,得接 《關雎》《麟趾》之脈。在爾多士,可當《伊訓》。《說命》之陳,遠將 勒之軒鼎堯樽,近亦藉為起居日曆。臣等學迷丘索, 志慕祈招。不畏三難,竊有愚忠以可罄;敢矜五至,惟 虞帝德之難名。蓋官以史稱,均屬大書特書之裔,且 錄以實著,應秉譽誰毀誰之公,編摹非造次之華,剔 刮須歲時之力。婆娑片帙,敬向瑤山伊水而陳;隱躍 一斑,已知生氣,德音如旦。夫由皇祖而推列祖之祖, 此祭川後海而先河,因纂修而想學修之修,如作書, 心正則筆正,及史之闕文也,忠焉能勿誨乎?伏願作 聖述明,居今摹古,蹴周成,跨殷甲,神在赤文綠字之 先。奴七制,隸三宗,意與墳典疇書俱遠。「守法為第一 義,勿輟滇水黔蜀之防;承休斯億萬年,常護璽降河 清之瑞。」臣等無任瞻天仰聖,激切屏營之至。

《壬午功臣爵賞錄跋》
都穆

賞賜,國之盛典,禮部主客一司實主其事。正德壬申 秋,穆為主客郎中,理故牘,得洪武壬午九月爵賞功 臣名數。惜其繕寫失次,因略為修整,勒成一卷,名之 曰《壬午功臣爵賞錄》。蓋將以備史家之闕。若夫諸臣 事功,則有史氏手筆在焉。

《壬午功臣別錄跋》
前人

穆為主客郎中之一月,於故牘得洪武壬午功臣受 爵賞者三十三人,既次第之為錄。後三月,復得指揮 而下功賞之數,仍為次第筆藏之,名之曰《壬午功賞 別錄》,補前錄之闕。后之欲知當時之事者,或於是乎 有考。

《郭氏家傳跋》
前人

《郭氏家傳》五卷,前四卷「柱國定襄忠武侯撰」,后一卷 則定襄從孫今武定侯之所續也。郭氏自營國公以 來,皆積德累功,世有茆土,五為佐命元勳。而定襄與 武定公又皆文武兼資,功業茂著,所以繼先業而裕 後昆者,固有在矣。而惓焉是書之圖,豈非以昔人名 德在人耳目者,或有時而泯,而信史之載,亦往往略 而未詳,於是有僚吏子孫之撰述,蓋將備史之闕而 行之無窮者也。穆觀唐、宋之世,若李丞相泌、呂忠、穆 頤浩,咸有家傳,以傳於後。然求其更盛迭貴,餘二百 年如郭氏者,一何鮮邪!吾知是書不但與古並傳,又 以見我朝之有功臣若是,非前代之可及也。

《請駁正三朝要典疏》
孫國敉

奏為逆璫矯命、脅編疑史;乞賜乾斷、以雪公憤、以正 國體事:臣年四十五歲,應天府六合縣人,繇天啟六 年恩貢,蒙廷試錄取首名。伏遇皇上御極之初,即蒙 天恩新選福建延平府儒學訓導。時在候憑赴任,未 即辭朝,適逢我皇上聖政維新,太阿獨握,首鋤姦黨、 大振乾綱,竊躍然起舞,竦然興歎曰:「萬世有國統,即 有國史。」今賴列祖在天之靈,既以萬世承乾之國統, 中興於皇上之一身;即欲以萬世袞鉞之國史,取裁 於皇上之一心。今皇上誅一魏忠賢,并其弟姪公侯 伯三爵,而萬世之矯命竊國者懼。誅一客氏,而萬世 之通同煽惑者懼。誅一崔呈秀併其子弟,而萬世之 鬻權固寵者懼。逐一田爾耕,而萬世之假借鍛煉者 懼;逐一倪文煥,而萬世之望風承旨者懼;煌煌乎一 時斧鉞。永光史冊,為萬世法程,至明也。惟是《三朝要 典》者,雖為已頒之書,似為未定之論。蓋臣伏讀先帝 御製序文併《聖諭》二條,竊疑名雖藉於先帝,而實出 於逆璫魏忠賢之所迫脅而成,即以先帝舉動,尚或 受其迫脅,而況為史臣者,何以能攖其鋒,而俾不為 此書?故不善讀《要典》者,第以為此史臣之屈筆也。善 讀《要典》者,設身處地,乃知史臣剖心之無益,而姑為 「褚裒陽秋」之疑詞,而留其舌以有待,恍若待我皇上 之獨秉乾斷者焉。不然,則每事直書其斷、直定其罪 足矣,何以先存其原疏之始末,姑贅以後斷之是非? 信乎其贅後斷者,以塞矯命者也;而存原疏者,正以 留翻案者也。即或我皇上當日初見《要典》,未嘗不駭 目指髮,而仍必有以諒史臣之苦心有如此者,臣益 以見逆璫魏忠賢之罪之重也。彼楊漣者,非首劾魏 忠賢二十四罪者乎?則魏忠賢指楊漣等為姦人,不 亦宜乎?今皇上所首誅者在魏忠賢,則所首追卹者, 宜莫如楊漣、左光斗、周順昌、周宗建等,而所首當駁 正者,宜莫如《三朝要典》之三。案臣伏讀《要典》中凡所 稱皇祖之仁慈與皇考之仁孝,皆上通於天而下燭 於萬世,原不待反覆闡繹而明者。即使「挺擊」果出於 風顛漢,紅丸果出於九還丹,在皇祖與皇考之慈孝, 原不以其故為加損,而在楊、左諸臣「防微杜漸」之疏, 原不可少。不然,則挺擊「紅丸」,乃宇宙何等事,而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