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4 (1700-1725).djvu/1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記他。《兵法》有云:「車載糗糧兵仗,以養力也。」編次文字, 用簿抄記。此亦養心之法。學者理會文義,只是要 先理會難底,遂至於易者,亦不能曉。《學記》曰:「『善問者 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所謂攻瑕則堅者瑕, 攻堅則瑕者堅。不知道理好處,又卻都在平易處。 凡讀書,且須從一條正路直去,四面雖有可觀,不妨 一看,然非是緊要。」《曾裘父詩話》中載東坡教人讀 書小簡,先生取以示學者曰:「讀書要當如是。東坡《與 王郎書》云:『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次讀之,當如 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 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 興亡治亂聖賢作用,且只作此意求之,勿生餘念。又 別作一次求事跡文物之類亦如之。他皆倣此。若學 成八面受敵,與慕涉獵者』」不可同日而語。大凡看 文字,要急迫不得,有疑處且漸漸思量,若一下便要 理會得,也無此理。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 卻要無疑,到這裡方是長進。讀書理會道理,只是 將勤苦捱將去,不解得不成。文王猶勤,而況寡德乎! 今世上有一般議論,成就後生懶惰,如云「不敢輕議 前輩,不敢妄立論」之類,皆中怠惰者之意,前輩固不 敢妄議,然論其行事之是非何害?固不可鑿空立論, 然讀書有疑,有所見,自不容不立論。其不立論者,只 是讀書不到疑處耳。看文字且自用工夫,先已切 至,方可舉所疑與朋友講論。假無朋友,久之自能見 得。蓋蓄積多者,忽然爆開,便自然通,此所謂「『何天之 衢亨』也」,蓋蓄極則通,須是蓄之極則通。讀書若有 所見,未必便是,不可便執著,且放在一邊,益更讀書 以來新見。若執著一見,則此心便被此見遮蔽了。譬 如一片潔淨田地,若上面纔安一物,便須有遮蔽了 處。聖人七通八達,事事說到極致處。學者須是多讀 書,使互相發明,事事窮到極致處。所謂「本諸身,徵諸 庶民,考諸三王而不謬,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 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直到這箇田地,方是。 《語》云:「『執德不弘』,《易》云:『寬以居之』。聖人多說箇廣大寬 弘之意,學者須要體之。」或問:「讀書未知統要。」曰:「統 要如何便會知得?近來學者有一種,則舍去冊子,卻 欲於一言半句上便要見道理;又有一種,則一向汎 濫,不知歸著處,此皆非知。學者須要熟看熟思,久久 之閒,自然見箇道理,四停八當,而所謂統要者自在 其中矣。」或問讀書工夫。曰:「這事如今似難說。如世 上一等人說道,不須就書冊上理會,此固是不得。然 一向只就書冊上理會,不曾體認著自家身己,也不 濟事。如說仁義禮」智,曾認得自家如何是仁,自家如 何是義,如何是禮,如何是智,須是著身己體認得。如 讀學而時習之,自家曾如何學,自家曾如何習,不亦 說乎!曾見得如何是說,須恁地認,始得。讀書不可 只專就紙上求義理,須反來就自家身上推究。秦漢 以後無人說到此,亦只是一向去書冊上求,不就自 家身上理會,自家見未到,聖人先說在那裡,自家只 借他言語來,就身上推究始得。學須作自家底看, 便見切己。今人讀書,只要科舉用,已及第則為雜文 用,其高者則為古文用,皆作外面看。讀書須是虛 心切己,虛心方能得聖賢意,切己則聖賢之言不為 虛說。學者讀書,須要斂身正坐,緩視微吟,虛心「涵 泳,切己省察。」又云:「讀一句書,須體察這一句,我將來 甚處用得?」又云:「文字是底固當看,不是底也當看,精 底固當看,粗底也當看。」先生戲引《禪語》云:「一僧與 人讀《碑》云:『賢讀著總是字,某讀著總是禪』。溈山作一 書,戒僧家整齊。有一川僧最䖃苴,讀此書云:『似都是 說我善財五十三處見善知識,問皆』」如一,云:「我已發 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如何行菩薩行,成菩薩道。」 尹先生門人言:「尹先生讀《書》云:『耳順心得,如論己言。 工夫到後,誦聖賢言語,都一似自己言語』。」良久曰:「佛 所謂心印是也。印第一箇了,印第二箇,只與第一箇 一般;又印第三箇,只與第二箇一般。惟堯舜孔顏方 能如此。堯老,遜位與舜」,教舜做,及舜做出來,只與堯 一般,此所謂真同也。《孟子》曰:「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 節。」不是且恁地說。讀書便是做事,凡做事,有是有 非,有得有失。善處事者,不過稱量其輕重耳。讀書而 講究其義理,判別其是非,臨事即此理為學,須是 先立大本。其初甚約,中閒一節甚廣大,到末梢又約 孟子曰:「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故必先觀《論》 《孟》《大學》《中庸》,以考聖賢之意,讀史以考存亡治亂之 跡,讀諸子百家以見其駁雜之病。其節目自有次序, 不可踰越。近日學者多喜從約,而不於博求之。不知 不求於博,何以考驗其約?如某人好約,今只做得一 僧,了得一身,又有專於博上求之,而不反其約。今日 考一制度。明日又考一制度。空於用處做工夫。其病 又甚於約而不博者。要之均是無益。

《徽州婺源縣學藏書閣記》

道之在天下,其實原於天命之性,而行於君臣、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