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0 (1700-1725).djvu/1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道生於黃州之黃陂,明年伊川生大賢,所生其地,其 時皆不偶然也。二程侍其父大中公宦遊南安,周子 適官,于是承父命從學焉。是則道學之興,其始蓋自 南也。程子既長,歸北方,乃以其所得周子者教河洛 之閒,一時南北多士從之遊。南方之士,其尤著名者, 游與楊也,游之別也。程子未嘗無贈言,惟龜山先生 之行,特發為「吾道南矣」之嘆。所謂南者,非道始之南 也,道終歸於南也。嗟乎!先生之歸,豈但儒道之隨而 南哉?曾幾何時,而世道亦從而南,雖以嵩洛閒人,亦 不復知有程學。幸而斯文道脈中興於南。朱子者出, 斯道乃大明於甌閩之閒,使天下後世知有聖賢全 體大用之學、帝王大中至正之道,萬世行之而無弊 者,其功大矣。後之人推原所自,咸歸其功於龜山先 生。蓋以周、程二三子發明孔、孟不傳之祕於絕學千 五百年之後,演斯道之脈而延之,俾常行至今者,非 先生之功而誰功?《傳》曰:「道待人而後行,當宋運中否?」 假饒世無先生,則無朱子矣。無朱子則周、程以後所 傳之要,堯舜以來相承之緒,必至中絕。其所關係,豈 細故哉。是以尚友古人者,不徒論其世,而必表其地 也。謹按先生自五世祖來居將樂,初師程伯子於潁 川,繼師叔子於洛,得道南歸,以授其徒羅仲素。仲素 之先豫章人也,避難來居南平,後徙於沙。仲素於楊 門獨能任重詣極,以所得《河》《洛》之學授其同邑李愿 中,而朱子淵源實於是焉出。是三先生者,皆劍產也, 而朱子亦生劍之屬邑尤溪。夫以一郡之狹,四邑之 小,二三百里之近,百年之中,乃有四賢並出於一時, 上承下啟,以延千萬年道學之脈,其地蓋視東周之 鄒、魯也。昔孔子生於魯,當成周之既東,乃欲興其道 於東方,蓋謂魯也。然而竟不得如所志,惟以斯道傳 其徒曾參,以傳聖孫伋伋傳於鄒、孟軻氏。後世稱斯 文之宗,必曰孔、孟;稱文憲之邦,則歸鄒、魯云。方宋盛 時,孔、孟之道大行於河洛之閒,是時猶未南渡也。先 生歸延平,程子已謂其「載道之南。」其後果有羅、李二 先生繼先生而起,以傳其道,集大成於朱子。今天下 家藏朱子之書,人習朱子之學,夫孰不知其淵源來 自紫陽,而聚徒講學於考亭、雲谷之閒,以發揮程學, 上愬孔孟之傳。抑亦或有不知劍浦之濱、九峰之麓, 乃朱學所「從來之要會者矣。」苟非當路君子有以表 章之,夫孰知其然哉?鄱陽蘇侯章早習程、朱之書,以 明經登進士第,歷官郎署,來知延平府事,欲推所學 以見於行,首以化民成俗為政。恆以為世之論道學 所興之地,必曰濂、洛、關、閩、閩八郡而分上下,玆郡實 居上下之中,西與建境。其西之趨會府者,沿劍「津而 下,東與福境;其東之朝京國者,泝劍津而上。或往或 來,何莫不由於斯。閩中所產士,以朱子為第一流人 物;而閩士所建立者,以重明道學為第一等事功。」延 平為郡,雖僻而小,然其所關係甚重而大如此,非但 有光於閩八郡也。於是與其同寅通判府事應元徵、 推官王鐸,圖所以厚報祀而大顯揚之者。僉曰:「三先 生於南沙、將樂,舊各有專祠,近又於郡城北隅合而 祀之,毋庸致力矣。今吾儕新構公宇,以為朝命重臣 駐節之所,甫爾告成,而未有名稱。盍揭『道南』二字,以 為道院之榜,以示八閩士民與夫四方宦遊士夫,凡 使節往來及以事經行者,但知茲郡為道學重興淵 源所自之地,不」亦韙歟?侯曰:「然。」使价來求記於予。予 既推原斯道所以南之故,及其書院所以名者,

《考亭書院記》
熊禾

「周東遷而夫子出,宋南渡而文公生。世運升降之會, 天必擬大聖大賢以當之者,三綱五常之道所寄也。 道有統,羲、軒邈矣,陶虞氏迄今六十二甲子,《孟子》歷 序道統之傳,為帝為王者千五百餘歲」,則堯、舜、禹之 於冀也,湯、尹之于亳也,文、武、周公之于岐、豐也,自是 而下,為霸為強者二千餘歲,而所寄僅若此,儒者幾 無以藉口於來世。嗚呼!微夫子《六經》,則五帝三王之 道不傳,微文公《四書》,則夫子之道不著。人心無所為 主,利欲持世,庸有極乎?七篇之終,所以大聖人之居, 而尚論其世者,其獨無所感乎?嗚呼!由文公以來,又 百有餘歲,建考亭視魯闕里,初名竹林精舍,後更「滄 洲。」宋理宗表章公學,以公從祀廟庭,始賜書院額。諸 生世守其學不替。龍門方侯逢辰灼見斯道之統有 關於世運,故於此重致意焉。蓋文公之學,聖人全體 大用之學也。本之心身則為德行,舉而措之家國天 下則為事業。其體有健順仁義中正之性,其用有治 教、農禮刑兵之具,其文則小學、《大學》《語》《孟》《中庸》《易》《詩》 《書》《春秋》《三禮》《孝經》圖書、《西銘》《通鑑綱目》《近思錄》等書, 學者學此而已。今但知誦習公之文,而體用公之學, 曾莫之究其指歸,其得謂之善學乎矧?曰:「體其全而 用其大者乎?」公之在考亭也,門人蔡氏淵嘗言:其晚 年閒居於大本大原之地,克養敦厚,人有不得窺其 際者。蓋其喜怒哀樂之未發,早聞師說於延平李先 生,體驗已熟,雖其語學者非一端,而敬貫動靜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