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1 (1700-1725).djvu/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用心也。確死南荒,豈獨有傷國體哉?劉摰、梁燾、王巖

叟、劉安世忠直有餘,然疾惡已甚,不知國體,以貽後 日縉紳之禍,不能無過也。趙鼎少從伯溫游,及當相, 乞行追錄,始贈祕閣修撰。嘗表伯溫之墓曰:「以學行 起元祐,以名節居紹聖,以言廢于崇寧。」世以此三語 盡伯溫出處云。著書有《河南集》《聞見錄》《皇極系述》《辨 誣、辨惑》《皇極經世序》《觀物內外篇解》近百卷。三子:溥、 博、傅。

林光朝

按《宋史林光朝傳》:「光朝,字謙之,興化軍莆田人。再試 禮部不第,聞吳中陸子正嘗從尹焞學,因往從之游。 自是專心聖賢踐履之學,通《六經》,貫百氏,言動必以 禮,四方來學者亡慮數百人。南渡後,以伊洛之學倡 東南者,自光朝始。然未嘗著書,惟口授學者,使之心 通理解。嘗曰:『道之全體,全乎太虛。《六經》既發明之,後 世註解固已支離,若復增加,道愈遠矣』。」孝宗隆興元 年,光朝年五十,以進士及第,調袁州司戶參軍。乾道 三年,龍大淵、曾覿以潛邸恩倖進,臺諫、給舍論駁不 行。張闡自外召為執政,銳欲去之,覺其不可,詘遂以 老疾力辭不拜,而光朝及劉朔方以名儒薦對,頗及 二人罪,由是光朝改左承奉郎、知永福縣。而大臣論 薦不已,召試館職,為祕書省正字兼國史編修、《實錄》 檢討官,歷著作佐郎兼禮部郎官。八年,進國子司業 兼太子侍讀,史職如故。是時,張說再除簽書樞密院 事,光朝不往賀,遂出為廣西提點刑獄,移廣東。茶寇 自荊、湘剽江西,薄嶺南,其鋒銳甚。光朝自將郡兵,檄 摧鋒統制路海、本路鈐轄黃進,各以軍分控要害。會 有詔徙光朝轉運副使,光朝謂賊勢方張,留屯不去, 督二將遮擊,連敗之,賊驚懼宵遁。帝聞之,喜曰:「林光 朝儒生,乃知兵耶?」加直寶謨閣,召拜國子祭酒兼太 子左諭德。四年,帝幸國子監,命講《中庸》,帝大稱善,面 賜金紫。不數日,除中書舍人。是時,吏部郎謝廓然由 曾覿薦,賜出身,除殿中侍御史。命從中出,光朝愕然 曰:「是輕臺諫,羞科目也。」立封還詞頭。天子度光朝決 不奉詔,改授工部侍郎,不拜,遂以集英殿修撰出知 婺州。光朝老儒,素有士望,在後省未有建明,或疑之, 及聞繳駮廓然,士論始服。光朝因引疾,提舉興國宮。 卒,年六十五。

黃灝

按《宋史黃灝傳》:「灝字商伯,南康都昌人。幼敏悟強記, 肄業荊山僧舍。三年,入太學,擢進士第,教授隆興府, 知德化縣,以興學校、崇政化為本,歲饉行賑給有方。 王藺、劉潁薦于朝,除登聞鼓院。光宗即位,遷太常寺 簿,論今禮教廢闕,請敕有司取政和冠、昏喪葬儀及 司馬光、高閌等書參訂行之。除太府寺丞,出知常州」, 提舉本路常平。秀州海鹽民伐桑柘,毀廬屋,莩殣盈 野,或食其子,持一臂行乞,而州縣方督促逋欠,灝見 之蹙然。時有旨倚閣夏稅,遂奏乞併閣秋苗,不俟報 行之。言者罪其專,移居筠州。已而寢謫命,止削兩秩, 而從其蠲閣之請。灝既歸里,幅巾深衣,騎驢匡山閒, 若素隱者。起知信州,改廣西轉運判官,移廣東提點 刑獄,告老不赴,卒。灝性行端飭,以孝友稱。朱熹守南 康,灝執弟子禮,質疑問難。熹之沒,黨禁方厲,灝單車 往赴,徘徊不忍去者久之。

王端禮

按《吉安府志》:「王端禮,字懋甫,吉水人。登元祐三年進 士。時黃庭堅為參詳官,亟稱其試論。初授連州桂陽 尉,進富川令,皆行其所學。端禮平雅謹厚,不妄言笑, 進退動止皆有法度。嚮慕濂洛之學,慨然以斯道自 任,探索究極,思以身體之,不徒為言語文字之工。年 四十,表求致仕,築別墅於南山,延四方來學之士。所」 著有《強仕集》等書。

吳漢英

按《江陰縣志》:「吳漢英,字長卿,少孤力學,得力於『毋自 欺』一語。登乾道丁丑進士,由廬江簿陞管湖南運司, 受知於陳止齋先生,率諸生從之講道嶽麓。累官大 宗正丞、兵部郎官。曾奏安邊十策及更化三劄,皆嘉 納施行。會言者疑為黨論,罷主管台州明道觀。閒居 六年,講明理學,綜考典故,未嘗以書干廟堂。置田守」 祖塋,遜屋居貧族,「敦倫修行,毋自欺」之學,始終貫徹 如此。晚慕陶淵明,著《歸去集》二十卷。

謝用賓

按《祁陽縣志》:謝用賓,少時志氣跌宕,不與俗人交,讀 書過目輒成誦,為文下筆數千言。嘗閱張南軒先生 《希顏錄》,豁然想其為人,往求一言可終身行之訣,南 軒曰:「其敬乎?」

《用賓書諸紳》:「自是研精性學以古聖賢。」

自期祖田百餘畝盡遜以贍弟妹,婚嫁之資,用特科 奏名。任橫州法曹,適守倅皆闕,用賓兼之革俗導化, 脂膏不污,俸給不受。未幾中登極榜,補文學,尋隱去, 號「雲山野客」,時稱為「白雲先生。」

吳柔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