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1 (1700-1725).djvu/8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滅,嘗寢伏冢廬,服竟不忍除。郡守遣丞掾釋服,因請 以為吏。永平初,舉孝廉,為郎,補楚太僕。月餘,自劾去。 楚王英馳遣官屬追之,遂不肯還。復使中傅贈送,辭 不受。後數應三公命,輒去。建初初,太尉牟融舉賢良 方正,再遷司空長史,肅宗甚崇禮之,遷五官中郎將。 每朝會,帝常使虎賁扶侍,及進拜,恆目禮焉。時有疾, 不會,輒大官送醪膳,恩寵有殊,於是京師貴戚衛尉 馬廖、侍中竇憲慕其行,各奉書致禮,革無所報受,帝 聞而益善之。後上書乞骸骨,轉拜諫議大夫,賜告歸, 因謝病稱篤。元和中,天子思革至行,制詔齊相曰:「諫 議夫大江革前以病歸,今起居何如?夫孝,百行之冠, 眾善之始也。國家每惟志士,未嘗不及。革縣以見穀 千斛賜巨孝,常以八月長吏存問,致羊酒以終厥身。 如有不幸,祠以中牢。」由是巨孝之稱,行於天下。及卒, 詔復賜穀千斛。

淳于恭

按《後漢書淳于恭傳》:「恭字孟孫,北海淳于人也。善說 《老子》,清靜不慕榮名。家有山田果樹,人或侵盜,輒助 為收採。又見偷刈禾者,恭念其愧,因伏草中,盜去乃 起,里落化之。王莽末,歲飢兵起,恭兄崇將為盜所烹, 恭請代,得與俱免。後崇卒,恭養孤幼,教誨學問,有不 如法,輒反用杖自箠以感悟之,兒慚而改過。初遭賊」 寇,百姓莫事農桑,恭常獨力田耕。鄉人止之曰:「時方 淆亂,死生未分,何空自苦為?」恭曰:「縱我不得,它人何 傷?」墾耨不輟。後州郡連召不應,遂幽居養志,潛於山 澤,舉動周旋,必由禮度。建武中,郡舉孝廉,司空辟,皆 不應。客隱琅邪黔陬山,遂數十年。建初元年,肅宗下 詔,美恭素行,告郡賜帛二十匹,遣詣「公車。」除為議郎, 引見極日,訪以政事。遷侍中騎都尉,禮待甚優。其所 薦名賢,無不徵用。進對陳政,皆本道德,帝與之言,未 嘗不稱善。五年,病篤,使者數存問,卒於官。詔書「褒歎, 賜穀千斛,刻石表閭。」除子孝為太子舍人。

劉平

按《後漢書劉平傳》:「平字公子,楚郡彭城人也。本名曠, 顯宗後改為平。王莽時為郡吏,守菑丘長,政教大行。 其後每屬縣有劇賊,輒令平守之,所至皆理,由是一 郡稱其能。更始時,天下亂,平弟仲為賊所殺。其後賊 復忽然而至,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難。仲遺腹女,始一 歲,平抱仲女而棄其子,母欲還取之,平不聽,曰:『力不 能兩活,仲不可以絕類』。」遂去不顧,與母俱匿野澤中。 平朝出求食,逢餓賊將烹。平叩頭曰:「今旦為老母求 菜,老母待曠為命,願得先歸,食母畢,還就死。」因涕泣。 賊見其至誠,哀而遣之。平還,既食母訖,因白曰:「屬與 賊期,義不可欺。」遂還詣賊。眾皆大驚,相謂曰:「嘗聞烈 士,乃今見之。子去矣,吾不忍食子。」於是得全。建武初, 平狄將軍龐萌反於彭城,攻敗郡守孫萌。平時復為 郡吏,冒白刃伏萌身上,被七創,困頓不知所為,號泣 請曰:「願以身代府君。」賊乃斂兵止曰:「此義士也,勿殺。」 遂解去。萌傷甚氣絕,有頃蘇,渴求飲,平傾其創血以 飲之。後數日,萌竟死。平乃裹創扶送萌喪,至其本縣。 後舉孝廉,拜濟陰郡丞。太守劉育甚重之,任以郡職。 上書薦平。會平遭父喪去官,服闋,拜全椒長。政有恩 惠,百姓懷感,人或增貲就賦,或減年從役。刺史太守 行部,獄無繫囚,人自以得所,不知所問,唯班詔書而 去。後以病免。顯宗初,尚書僕射鍾離意上書薦平及 琅邪王望、東萊王扶曰:「臣竊見琅邪王望、楚國劉曠、 東萊王扶,皆年七十,執性恬淡,所居之處,邑里化之, 修身行義,應在朝次。臣誠不足知人,竊慕推士進賢 之義。」書奏,有詔徵平等,特賜辦裝錢。至,皆拜議郎,並 數引見。平再遷侍中,永平三年,拜宗正,數薦達名士 承宮、郇恁等。在位八年,以老病上疏乞骸骨,卒於家。

樂預

按《南陽府志》:「樂預,性孝友,父臨亡,執其手以托郢州 行事王奐,預悲感悶絕,吐血數升,遂發病。建武中為 永世令,民懷其德,卒於官。」

古初

按《長沙縣志》:「古初,長沙臨湘人。光武時,遭父喪,未葬, 鄰家失火,初匍匐柩上,以身捍火,火為滅,太守郅惲 甄異之。」

趙孝

按《後漢書趙孝傳》,「孝字長平,沛國蘄人也。父普,王莽 時為田禾將軍,任孝為郎,每告歸,常白衣步擔。嘗從 長安還,欲止郵亭。亭長先時聞孝當過,以有長者客, 掃灑待之。孝既至,不自名,長不肯內,因問曰:『聞田禾 將軍子當從長安來,何時至乎』?孝曰:『尋到矣』。於是遂 去。及天下亂,人相食,孝弟禮為餓賊所得,孝聞之,即」 自縛詣賊,曰:「禮久餓羸瘦,不如孝肥飽。」賊大驚,並放 之,謂曰:「可且歸,更持米糒來。」孝求不能得,復往報賊, 願就烹。眾異之,遂不害。鄉黨服其義。州郡辟召,進退 必以禮。舉孝廉,不應。永平中,辟太尉府,顯宗素聞其 行,詔拜諫議大夫,遷侍中,又遷長樂衛尉。復徵弟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