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7 (1700-1725).djvu/10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之繼亂世也,掃除其跡而悉去之,復修教化而崇起

之,教化已明,習俗已成,子孫循之,行五六百歲尚未 敗也。至周之末世,大為無道以失天下,秦繼其後,獨 不能改,又益甚之,重禁文學,不得挾書,棄捐禮誼而 惡聞之。其心欲盡滅先聖之道,而顓為自恣苟簡之 治,故立為天子,十四歲而國破亡矣。自古以來,未嘗 有以亂濟亂,大敗天下之民如秦者也。其遺毒餘烈, 至今未滅,使習俗薄惡,人民嚚頑,抵冒殊扞,孰爛如 此之甚者也!孔子曰:「腐朽之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 不可圬也。」今漢繼秦之後,如朽木糞牆矣,雖欲善治 之,亡可奈何。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詐起,如以湯止沸, 抱薪救火,愈甚亡益也。竊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 而更張之,迺可鼓也;為政而不行,甚者必變而更化 之,迺可理也。當更張而不更張,雖有良工不能善調 也;當更化而不更化,雖有大賢不能善治也。故漢得 天下以來,嘗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於當 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曰:「臨淵羨魚,不如退而 結網。」今臨政而願治,七十餘歲矣,不如退而更化。更 化則可善治,善治則災害日去,福祿日來。《詩》云:「宜民 宜人,受祿于天。」為政而宜于民者,固當受祿於天。夫 仁、誼、禮、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修飾,五者修飾,故 受天之祜而享鬼神之靈,德施於方外,延及群生也。 《嚴安傳》:安上書曰:「臣聞鄒子曰:『政教文質者,所以云 救也。當時則用過則舍之,有易則易之,故守一而不 變者,未睹治之至也。今天下人民用財侈靡,車馬衣 裘宮室皆競修飾,調五聲使有節族,雜五色使有文 章,重五味,方丈于』」前,以觀欲天下。彼民之情,見美則 願之,是教民以侈也。侈而無節,則不可贍,民離本而 徼末矣。末不可徒得,故搢紳者不憚為詐,帶劍者夸 殺人以矯奪,而世不知媿,故奸軌浸長。夫佳麗珍怪, 固順於耳目,故養失而泰,樂失而淫,禮失而采,教失 而偽。偽、采、淫、泰,非所以範民之道也。是以天下人民, 逐「利無已,犯法者眾。臣願為民制度,以防其淫,使貧 富不相燿,以和其心。心既和平,其性恬安;恬安不營, 則盜賊銷,盜賊銷則刑罰少;刑罰少則陰陽和,四時 正,風雨時,草木暢茂,五穀蕃熟,六畜遂字,民不夭厲」, 和之至也。

《黃霸傳》:「霸為潁川太守,為條教,置父老師帥伍長,班 行之於民間,勸以為善防奸之意。及務耕桑,節用殖 財,種樹畜養,去食穀馬,米鹽靡密,初若煩碎,然霸精 力能推行之。」

《韓延壽傳》:「延壽為淮陽太守,治甚有名,徙潁川。潁川 多豪彊難治,國家常為選良二千石。先是趙廣漢為 太守,患其俗多朋黨,故搆會吏民,令相告訐,一切以 為聰明,潁川由是以為俗,民多怨讎。延壽欲改更之, 教以禮讓,恐百姓不從,乃歷召郡中長老為鄉里所 信向者數十人,設酒具食,親與相對,接以禮意,人人」 問以謠俗,民所疾苦,為陳和睦親愛、銷除怨咎之路。 長老皆以為便,可施行。因與議定嫁娶喪祭儀品,略 依古禮,不得過法。延壽於是令文學校官諸生皮弁 執俎豆,為吏民行喪嫁娶禮。百姓遵用其教,賣偶車 馬,下里偽物者,棄之市道。數年,徙為東郡太守。黃霸 代延壽居潁川,霸因其跡而大治。延壽為吏,上禮義, 好古教化所至,必聘其賢士,以禮待用。廣謀議,納諫 爭,舉行喪讓財,表孝弟有行,修治學宮,春秋鄉射,陳 鐘鼓管弦,盛升降揖讓。及都試講武,設斧鉞旌旗,習 射御之事。治城郭,收賦租,先明布告,其日以期會為 大事。吏民敬畏,趨鄉之。又置正、五長,相率以孝弟,不 得舍姦人。閭里阡陌有非常,吏輒聞知,姦人莫敢入 界。其始若煩,後吏無追捕之苦,民無箠楚之憂,皆便 安之。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約誓明。或欺負之者,延 壽痛自刻責:「豈其負之,何以至此!」吏聞者自傷悔,其 縣尉至自刺死。及門下掾自剄,人救不殊,因瘖不能 言。延壽聞之,對掾史涕泣,遣吏毉治視,厚復其家。延 壽嘗出臨上車,騎吏一人後至,敕功曹議罰。白還至 府門,門卒當車願有所言。延壽止車問之,卒曰:「《孝經》 曰:『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 敬,兼之者父也。今旦明府早駕,久駐未出騎吏,父來 至府門,不敢入。騎吏聞之,趨走出謁。適會明府登車 以敬父而見罰,得毋虧大化乎?」延壽舉手輿中曰:「微 子太守不自知。」過歸舍,召見門卒。卒本諸生,聞延壽 賢,無因自達,故代卒。延壽遂待用之。其納善聽諫,皆 此類也。在東郡三歲,令行禁止,斷獄大減,為天下最。 入守左馮翊,滿歲稱職為真。歲餘,不肯出行縣丞掾 數白:「宜循行郡中,覽觀民俗,考長吏治跡。」延壽曰:「縣 皆有賢令長督郵,分明善惡於外,行縣恐無所益,重 為煩擾。」丞掾皆以為方春月可壹出勸耕桑。延壽不 得已,行縣至高陵,民有昆弟相與訟田自言,延壽大 傷之,曰:「幸得備位,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民 有骨肉爭訟,既傷風化,重使賢長吏、嗇夫、三老、孝弟 受其恥,咎在馮翊,當先退。」是日移病不聽事,因入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