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9 (1700-1725).djvu/6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矣。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心一搖,關係甚大。聖天子 初政,軫念及此,特降御筆,令舉廉吏以表勸之,愛護 邦本,此意切矣。臣知陛下非應故事為觀美而已。臣 竊為今日一州一路,惟大吏貪黷為甚。小吏固有貪 者,然民之被害尚狹。若大吏貪黷,民之被害有不可 勝言。小吏之廉亦豈無人?但泛泛枚「舉,恐未足為表 勸,非明詔之意,若大吏之貪者,非臣所當言,敢以大 吏之廉足以表勸風俗,若三人為陛下言之。」臣竊見 前知泉州真德秀、章棶二人,天資潔廉,操守純固。泉 南多舶貨,賢士大夫間有不免,而二人者前後為泉, 皆於舶貨毫髮無所取。去泉之日,舶商擁道攀送,以 大香炷餞其行,二人者皆卻不受。商人無以效其勤, 持香至郡治,曰:「此吾欲獻使君,而使君皆不受,吾安 可復留?」以大爐炷香於郡之門,香聞闔府,相與涕泣 而祝之。何施而得此於人也?《傳》曰:「臨財毋苟得。」司馬 遷薦李陵云:「臣見其臨財廉。」士大夫平居暇日,未嘗 不曰能廉,至臨財未免有可議。而二人者臨財如此, 可謂「忠信行乎蠻貊矣。」又見前知汀州趙崇模,廉介 有守,不自表暴,臨汀《大禮》年分進奉本色銀二千兩, 及支犒諸軍八千餘貫,兩項共為一萬五千緡,例取 之縣,縣敷之民。崇模到任,即自於州家抱認,嚴戢諸 縣敷斂,民咸德之。又諸寨土軍久不補刺,崇模任內 刺百餘人,二年所支錢糧,自當萬五千緡,「皆州郡撙 節支遣,於民間賦稅,日前所欠,並與倚閣。」邦人翕然, 以為前此守臣,蓋未嘗有大概。汝愚諸子皆能守家 法,而崇模賢譽益高,此三人者,皆大吏之廉,足以為 表勸者。今德秀已蒙公朝擢至禁從,章棶見蒙收召, 崇模今為輔郡,公朝已皆獎用,似不待臣言者。然臣 區區,竊謂使大吏之廉者皆如此三人,則斯民蒙福, 邦本益固,實萬世無疆之休。故特述此三吏之廉節, 風厲天下。庶大吏之貪者,苟有羞惡之念,必知愧悔。 若小吏之貪者,聞大吏之廉,必皆化而為廉。所謂「中 人以上,可以語上」也。其關係風俗之樞機,實非細事。 是敢冒昧奏聞。

《奏舉王觀之等十二人狀》
前人

「臣承乏江西閫寄,首尾已是三年,今蒙恩易鎮行且 去,此一時官吏之政績,敢以實聞。竊見承議郎、江南 西路轉運司主管機宜文字王觀之,家學淵深,天資 夷粹,往年編入宣幕,守荊諭蜀者,率賴其助。」試邑江 之德化,善政尤多。今為江西運管,處事極有條理,然 未嘗矜能以求名,持論主於正大,而尤知潔己以律 下,識者皆以為遠器。朝請郎、撫州通判趙時通,公族 之英,自致名第,敭歷州縣,俱以才稱。貳政天府,遇事 不苟,垂滿而罷,或者惜之。通守撫州,就攝郡事,邦人 既服其明允,又稱其廉平,驗之行事,允有實政。承議 郎、江南西路安撫司主管機宜文字。洪徯,風度端凝, 吏能整密,生於相閱,克守儒風。自為「漢陽簽幕,諸司 已交薦其材。及至試邑黃陂,治辦之外,又有學道愛 人之政。今為本司機幕,每事明審,無不合宜,雍容撥 煩,廉介可敬。陸沈幕屬,未盡其長。朝奉郎、筠州通判 孫格,七閩之秀,早拾儒科,明習條章,老成端介。昨來 宰泉之同安,殊有能聲。今茲通判筠陽,凡所關決,未 始留滯。宣教郎、《知建》」章軍新城縣何遲,策名太學,擢 第乙科,初為隆興節推,當路交薦其才,且繼任成都 撫幹,諸司亦表其廉能,試邑新城,盡起宿弊,催科不 勞而辦,田里無不安之。通直郎、知撫州崇仁縣彭耕, 名父之子,克世其美,其才足以強濟,其心主於寬平。 崇仁當累政玩弛之餘,耕到官數月,治聲藹然,獄訟 既清,「財賦亦裕,推其餘力,猶能廣學校,築堤岸,以惠 邑人。」通直郎知臨江軍新淦縣趙公括,學古人官,修 飭廉謹,早年甘守遠,次務師先達以為文,及壯試吏, 所至去思。新淦縣邑素名豪猾,公括廉介守法,不畏 強禦,苗耨而髮櫛之,吏不能欺,邑以大治。奉議郎、知 隆興府新建縣桂如箎,儒行吏能,俱有足「取。安於平 進,廉不近名,服勤邑事,行且受代。臣察其聽斷之間, 並無過舉。」通直郎、知筠州高安縣潘熏,生長名家,習 熟文獻,持心近厚,律己以廉。其在高安,安靜不擾,而 邑事整整有理,閭里安之。文林郎、贛州瑞金縣丞陳 景仁,奮身上庠,遂策名第,再轉而為丞劇邑,每事健 決,不避權豪,洊攝邑寄,無「不辦治,州郡才之。從政郎、 隆興府武寧縣丞連元,操守端溫,學術該洽,贊毗邑 政,潔己奉公,靖共自將,不事奔競。迪功郎臨江軍軍 學教授徐价,經學修明,文詞贍麗,能詳庠序之教,務 崇義理之文,教導有方,士類多之。已上十二人,臣始 得之眾言,未敢深信,及驗之行事,委有實績,多是經 監司守臣論薦,非特臣一己私言。欲望朝廷特賜審 察擢用,他時必能效尺寸於事功,誠非小補。」

《奏舉滕璘等七人狀》
前人

「臣荷蒙聖恩,分閫江右一道十二州之官吏,雖不能 遍觀盡識,然其間學以從政、居官可紀者,采諸公論, 密加考察。今得七人,知而不舉,臣則有罪。切見朝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