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9 (1700-1725).djvu/7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自登甲第,已踰二紀。徊翔郎署、監司之間,垂十餘政。 特以不善骫骳,積與時左,數遭謫斥,秉節不回。自涖 鄖陽,即署郡事,勵精釐革,加意節省。逐去舞文猾胥, 禁止濫供宿弊。三月之後,頌聲翕然。本官資歷既久, 琢劘復深。若不早為拔擢,則蹉跎益至。後時騰踔,終」 於無日。伏乞敕下吏部,查果臣言不謬,早賜收擢,庶 幾聖朝不至棄才,而遷客亦知自勵。緣係薦舉遷謫 官員事理,未敢擅便。《為此》

《薦舉疏》
吳仁度

題為《甄拔儒行以勵世風以隆聖治事》。臣稽古聖王, 求賢圖治,必曰「明明揚側陋。」蓋潛光之士,席珍自好, 往往無心聞達。明主自為社稷計,惟恐有隱鱗戢翼, 藏器屠釣。故雖師濟盈廷,俊乂在列,而白駒之逝,叢 桂之招,綣然縈懷,元纁束帛,賁相望於巖岫。亦謂天 之生才不盡,野有不賓之賢,即朝有蔽賢之實。不欲 彌天之網尚有疏目,故求之如此其亟也。維我國家 用人之途不一,祖宗之朝立賢無方,輿臺胥吏,咸躋 通顯。即我皇上馭極以來,先後搜羅,如劉元卿、王臣、 瞿九思、來知德輩,皆拔自田間,布在侍從。雖諸臣見 存曳尾,未憩遐心,而我皇上一念飢渴之思,曉然海 內矣。臣惟奉揚德意,撫晉以來,時進學。臣南居益留 心延訪,據所開報,未嘗無人。如絳州學生員辛全者, 年甫弱冠,慨然以「聖人為必可學,長途深造,其進難 量,臣姑徑行獎勸。」又有平陽府安邑縣舉人姚檟者, 行年五十餘矣,先以親老侍養,罷對公車,遂絕意仕 進,一意理學,深體力索,躬行實踐,其制行無愧於古 人,而醇養可裨于世「用。臣請臚列為皇上陳之。」檟幼 慕河汾之學,於《書》無所不窺,而主於窮理。深思苦索, 朝夕靡怠,所坐處兩足如刻穴,淵源所自,務相師友, 其篤學如此。問學所得,期以身體,言必有物,行必有 恆。非其人不友,非其禮義,一介不取。其持行如此。生 平無溫飽之念,自輟公車以來,日惟與同志講性命 之學,「茅茨土几,飯糗茹蔬,蕭然物外,其恬靜如此。孝 親孺慕,存歿無間,傾篋讓產,約己奉兄,量力以周貧 族,恤孤以全交誼」,其敦倫如此。蓋其於學實有所窺, 而超識定力,不炫騖於俗情,誠儒者之高蹈,而為熙 朝之逸軌,回視劉元卿輩,可相伯仲者。臣自念生長 豫章,最稱駑下,然居恆一念,企慕前修,如「有不及。臣 鄉如鄒元標之為人者,天下仰之如泰山北斗,不可 尚矣。即今吉安賀沚、南昌朱式,或以孝廉,或以布衣, 修身明道,譽望顯著,一為真儒王時槐之高弟,一為 高士章潢之嫡泒也。沉淪草野,臣心嗟惜。若臣叨承 簡命,薦賢載之職掌,而隱逸如姚檟者,乃閼其聲光, 不舉以上聞,則蔽賢之實」,臣實當之矣。伏乞我皇上 鑒臣愚款,准敕下吏部再加諮訪。如果臣言不謬,查 照劉元卿等事例,將舉人姚檟准授京銜,務令就職。 庶獨往幽人,不長淪于空谷;而競抒偉抱,必有效于 官聯。于以風海內而勵真修,甚盛舉也。臣不任激切 待命之至。

《與少京兆徐公論薦舉書》
張自烈

某啟謁執事之次日,掩關山中,念鄉者執事以保舉 得失下詢,座人稠雜,未遑條對,旬內思躬陳鄙見,弗 果。頃閱諸司薦牘,為欷歔久之,以天下幅員之廣,其 中豈無不負所知,光昭盛典者。然據某所見,若而人 學究耳,山癯詞客耳,出任郡縣,鮮不敗迨。其敗舉,主 慮獲罪,又從而彌縫。朝廷期錄真才,仕路益開倖徑。 不謂今天下祖法之壞至此極也。況士習靡敝,中伏 躁競,外示恬退,相漸成風,文過其實,不進用則已。苟 進用,矯偽百出,釀害寖。深知人之難與?人之難知,信 有如執事所太息者。然則今日保任,與鬻爵斜封等 耳。雖欲肅官方,而姦貪窟營于後;方議裁冗職,而闒 茸踵接于前。一旦欲驟舉,數十年以來,耗斁蟲壞之 郡縣,百姓責庸人以潁川、渤海之效,幾何不淪胥以 亡也。嗟乎,天下事尚忍言哉!雖然,非保任不可行,行 保任非其人耳。《語》曰:「公非明也,公可以生明。」孫覺曰: 「知人之要,在于知言。」某則以士大夫不讀書窮理,不 實從天下國家起見,必不能知,言必不能明。且公若 執事者,世所稱能讀「書窮理者也,從天下國家起見 者也。往者奉旨主計,甄明陟黜,中外無間言。推此以 施于保舉,必能廣咨博訪,慎簡人望,為眾正倡。雖先 是保舉徑竇,牢莫可破。某知執事思所以救之,抑僥 倖而圖實效,舍執事誰望哉?」同學楊廷樞、劉城、陳弘 緒諸子皆登薦剡,獨吳次尾應箕以《抗戇》不見錄。次 尾負「才,喜言天下事,所著策議具在。執事少間,與之 商近代利病,次尾必盡言無諱,必有以佐儕輩所未 逮。然非執事先施,次尾雖願奉教,未可折簡致也。」至 某蓄心積行,恥求聞于世,尤執事所稔知者。楚大中 丞方公欲舉賤姓名塞明詔,袁臨侯以方公語告某, 某數移書卻之,然又不屑。如今士之陽避陰就,汲汲 鋟辭薦書,攘名欺世,某所見頗與古近。聞執事語士 大夫曰:「爾公宜一出為保舉重。」某竊謂出處有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