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9 (1700-1725).djvu/8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選舉典

 第五十四卷目錄

 薦舉部紀事二

選舉典第五十四卷

薦舉部紀事二

《後漢書馮異傳》:「異好讀書,通《左氏春秋》《孫子兵法》。漢 兵起,異以郡掾監五縣,與父城長苗萌共城守,為王 莽拒漢。光武略地潁川,攻父城不下,屯兵巾車鄉。異 間出行屬縣,為漢兵所執。時異從兄孝及同郡丁綝、 呂晏並從光武,因共薦異,得召見。異曰:『異一夫之用, 不足為彊弱有老母在城中,願歸據五城,以效功報 德』。」光武曰:「善。」異歸,謂苗萌曰:「今諸將皆壯士,崛起多 暴橫,獨有劉將軍,所到不虜掠。觀其言語舉止,非庸 人也,可以歸身。」苗萌曰:「死生同命,敬從子計。」光武南 還宛,更始諸將攻父城者前後十餘輩,異堅守不下。 及光武為司隸校尉,道經父城,異等即開門奉牛酒 迎。光武署異為主簿,苗萌為從事。異因薦邑子銚期 叔壽段建左隆等光武皆以為掾史。

《馮勤傳》:「勤字偉伯,魏郡繁陽人也。初為太守銚期功 曹,有高能稱。期嘗從光武征伐,政事一以委勤。勤同 縣馮巡等舉兵應光武,謀未成而為豪右焦廉等所 反,勤乃率將老母兄弟及宗親歸期,期悉以為腹心, 薦於光武。初未被用,後乃除為郎中。」《給事尚書 張堪傳》:「堪志美行厲,世祖微時見堪志操,常嘉焉。及 即位」,中郎將來歙薦堪,召拜郎中。

《杜詩傳》:「詩遷南陽太守,雅好推賢,數進知名士清河 劉統及魯陽長董崇等。」

《桓榮傳》:「建武十九年,顯宗始立為皇太子,選求明經, 乃擢榮弟子豫章何湯為虎賁中郎將,以尚書授太 子。世祖從容問湯本師為誰,湯對曰:『事沛國桓榮』。帝 即召榮令說尚書,甚善之。榮為博士,引閎弘為議郎。 車駕幸太學,會諸博士論難於前。榮被儒衣,溫恭有 蘊藉,辯明經義,每以禮讓相厭,不以辭長勝人,儒者」 莫之及。特加賞賜。又詔諸生雅吹擊磬,盡日乃罷。後 榮入會庭中,詔賜奇果,受者皆懷之,榮獨舉手捧之 以拜。帝笑指之曰:「此真儒生也。」以是愈見敬厚,常令 止宿太子宮。積五年,榮薦門下生九江胡憲侍講,乃 聽出,旦一入而已。

《宋弘傳》:「弘為大司空,帝嘗問弘通博之士,弘乃薦沛 國桓譚,才學洽聞,幾能及揚雄、劉向父子。於是召譚, 拜議郎,給事中。帝每讌,輒令鼓琴,好其繁聲。弘聞之 不悅,悔於薦舉,伺譚內出,正朝服坐府上,遣吏召之。 譚至,不與席而讓之曰:吾所以薦子者,欲令輔國家 以道德也。而今數進鄭聲以亂雅頌,非忠正者也。能 自改邪?將令相舉以法乎?」譚頓首辭謝,良久乃遣之。 後大會群臣,帝使譚鼓琴。譚見弘,失其常度。帝怪而 問之。弘乃離席免冠謝曰:「臣所以薦桓譚者,望能以 忠正導主,而令朝廷耽悅鄭聲,臣之罪也。」帝改容謝, 使反服。其後遂不復令譚給事中。弘推進賢士,馮翊、 桓梁三十餘人,或相及為公卿者。

《陰興傳》:「興,光烈皇后母弟也。雖好施接賓,然門無俠 客。與同郡張宗、上谷鮮于裒不相好,知其有用,猶稱 所長而達之。友人張氾、杜禽與興厚善,以為華而少 實,但私之以財,終不為言。是以世稱其忠平。興疾病, 帝親臨問以政事及群臣能不。興頓首曰:『臣愚不足 以知之。然伏見議郎席廣、謁者陰嵩,並經行明深,踰』」 於公卿。興沒後,帝思其言,遂擢廣為光祿勳,嵩為中 郎將,監羽林,十餘年,以謹敕見幸。顯宗即位,拜長樂 衛尉,遷執金吾。

《吳良傳》:「良字大儀,齊國臨淄人也。初為郡吏,歲旦與 掾史入賀,門下掾王望舉觴上壽,諂稱太守功德。良 於下坐勃然進曰:『望佞邪之人,欺諂無狀,願勿受其 觴』。太守斂容而止。讌罷,轉良為功曹,恥以言受進,終 不肯謁。時驃騎將軍東平王蒼聞而辟之,署為西曹。 蒼甚相敬愛,上疏薦良曰:『臣聞為國所重,必在得人, 報恩之義,莫大薦士。竊見臣府西曹掾齊國吳良,資 質敦固,公方廉恪,躬儉安貧,白首一節。又治《尚書》,學 通師法;經任博士,行中表儀。宜備宿衛,以輔聖政。臣 蒼榮寵絕矣,憂責深大,私慕公叔同升之義,懼於臧 文竊位之罪,敢秉愚瞽,犯冒嚴禁』。」顯宗以示公卿曰: 「前以事見良,鬚髮皓然,衣冠甚偉。夫」薦賢助國,宰相 之職。蕭何舉韓信,設壇而拜,不復考試。今以良為議 郎,

《淳于恭傳》:「恭遷侍中騎都尉,禮待甚優,所薦名賢,無 不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