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9 (1700-1725).djvu/9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下流。及宰相獻言,長吏薦士,則又納橫議,廢始謀,是 任以重者輕其言,待以輕者重其事也。」帝雖嘉之,然 卒停薦士。

《冊府元龜》:「張九皋為宋州刺史時,高適好學,以詩知 名,佳句朝出,夕遍人口。九皋表薦之。」

韓滉為浙西觀察使時萬年人韋渠年少警悟涉覽 經史滉奏授試祕書省校書郎。

韋皋為西川節度使西河人段文昌家於荊州倜儻 有氣義節度使裴胃知之而不能用皋在蜀表授校 書郎。

《冊府元龜》:崔潭峻為荊南監軍使,時監察御史元稹 謫為江陵府士曹參軍,潭峻禮接,不以掾吏遇之,嘗 徵其詩什諷誦之。長慶初,潭峻歸朝,出稹《連昌宮詞》 等百餘篇奏御,穆宗大悅,問稹安在,對曰:「今為南宮 散郎。」即日轉祠部郎中、知制誥。

常貞伯為御史中丞德宗貞元初袁滋為岳鄂從事 部有邑長下吏誣以盜金滋察其冤竟出之貞伯聞 之薦為侍御史。

高郢為御史大夫時右拾遺翰林學士李建罷職降 詹事府司直郢表授殿中侍御史。

裴度為御史中丞奏崔從為侍御史知雜及度作相。 又奏從自代為中丞從所取御史必先知其重貞退 者時論嘉之。

李夷簡為御史中丞櫟陽尉徐晦本楊憑所薦及憑 得罪貶官臨賀縣尉親交無敢祖送獨晦至藍田與 憑言別時故相權德輿與憑交分最深知晦之行因 謂晦曰:「今日送臨賀誠為厚矣。無乃反為累乎!」晦曰: 「自布衣沐楊公之知不一送他日相公為姦邪所譖 焉可不送相公乎!」德輿大慚因稱之於人不數日夷 簡請為監察。晦至官之日,白夷簡曰:「晦不由公門,公 何所取信,而見獎拔於千萬人中哉?」答曰:「君《送楊臨 賀》,寧肯負國乎?」由是名益振。

韋有翼為御史中丞,奏《職方員外郎鄭處誨兼侍御 史,制》曰:「御史中丞有翼上言曰:御史府其屬三十人, 例以中臺郎一人稽參其事,以重風憲。如處誨族親 冑貴,能博文論義理,無不講求,朝廷典章,飽於聞見, 乞為副貳,以佐紀綱。以爾處誨嘗居內廷,草具密旨, 自以疾去,於今惜之。」俞納其言,如有所得,有翼為爾 之「知已」,予為《有翼》之「德鄰。」上下交舉,豈有私受。勉修 職業,所報非一。

李栖筠為御史大夫。時河中少尹嚴郢召至京師,元 載言郢於代宗,帝已疏忌,載拒而不納。是時帝委腹 心於栖筠,亦嘗薦延之。帝曰:「郢方為元載所厚,寧可 信乎?」栖筠曰:「如郢材力,陛下不自採拔,豈使為姦人 用乎!」即日擢授河南尹、兼御史中丞、水陸運使。 《唐國史》補:李實為司農卿,督責官稅。蕭祐居喪,輸不 及期,實怒召至,租車亦至,故得不罪。會有賜與,當為 謝狀。嘗秉筆者有故,實急乃曰:「召衣齊衰者。」祐至,立 為草狀。實大喜,延英面薦。德宗聞居喪禮,屈指以待。 及釋服,明日以處士拜拾遺。祐雖工文章,善書畫,好 鼓琴,其拔擢乃偶然耳。

《唐書裴垍傳》:「垍字弘中,絳州人。擢進士第,以賢良方 正對策第一,補美原尉。藩府交辟,不就,四遷考功員 外郎。吏部侍郎鄭珣瑜委垍校辭判,研覈精密,皆值 才實。憲宗元和初,召入翰林為學士,再遷中書舍人。 李吉甫始執政,以情謂垍曰:『吾落魄遠裔,更十年始 相天子。比日人物,吾懵不及知。且宰相職當進賢任 能,君精鑒為我言之』。」垍即筆略疏三十許人,吉甫藉 以薦於朝,天下翕然稱得人。垍器局峻整,持法度,雖 宿貴前望,造詣不敢干以私。諫官言得失,大抵執政 多忌之,惟垍獎勵使盡言。初,拾遺獨孤郁、李正辭、嚴 休復三人皆遷,及過謝垍,垍獨讓休復曰:「君異夫二 人孜孜獻納者,前日進擬,上固為疑」,休復大慚。垍為 學士時,引李絳、崔群與同列,及相,又擢韋貫之、裴度 知制誥,李夷簡御史中丞,皆踵躡為輔,相號「多臣。」自 它選任,罔不精明,人無異言,士大夫不以垍年少柄 用為嫌。故元和之治,百度修舉,稱「朝無幸人。」

《崔祐甫傳》:「德宗即位,拜祐甫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 平章事,俄改中書侍郎。自至德乾元以來,天下戰討, 啟丐填委,故官賞繆紊。永泰後,稍稍平定,而元載用 事,非賄謝不與官,划塞公路,綱紀大壞。載誅,楊綰相, 未幾卒。袞當國,懲其敝,凡奏請一杜絕之,惟文辭入 第乃得進,然無所甄異,賢愚同滯焉。及祐甫,則薦舉」 惟其人,不自疑畏,推至公以行,未踰年,除吏幾八百 員,莫不諧允。帝嘗謂曰:「人言卿擬官多親舊,何邪?」對 曰:「陛下令臣進擬庶官,夫進擬者,必悉其才行,如不 與聞知,何由得其實?」帝以為然。

《韋陟傳》:「陟為太常卿,呂諲入輔,薦為禮部尚書。」 《李鄘傳》:「鄘拜淮南節度使,吐突承璀為監軍,貴寵甚。 鄘以剛嚴治相禮憚,稍厚善承璀歸,數稱薦之,召拜 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鄘不喜由宦倖進,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