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0 (1700-1725).djvu/5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六十人,延年親臨見,令有文者東,有武者西,閱數十」 人,次到翁歸,獨伏不肯起,對曰:「翁歸文武兼備,唯所 施設。」功曹以為此吏倨傲不遜,延年曰:「何傷?」遂召上 辭問,甚奇其對,除補卒史,便從歸府,案事發姦,窮竟 事情,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歸,徙署督郵 馮奉世傳。奉世以良家子選為郎。昭帝時,以功次補 武安長,失官,年三十餘矣。乃學《春秋》,涉大義,讀兵法 明習。前將軍韓增奏以為軍司空令。本始中從軍擊 匈奴,罷復為郎。

《陳湯傳》:「湯為射聲校尉,坐免。大將軍王鳳奏以為從 事中郎,莫府事一決於湯。」

《王尊傳》:「尊給事太守府,問詔書行事,尊無不對,太守 奇之,除補書佐,署守屬監獄。久之,尊稱病去,事師郡 文學官,治《尚書》《論語》,略通大義。復召署守屬治獄,為 郡決曹史。」

《諸葛豐傳》:「豐以明經為郡文學,名特立剛直。貢禹為 御史大夫,除豐為屬,舉侍御史。」

《孫寶傳》:「寶以明經為郡吏,御史大夫張忠辟寶為屬, 欲令授子經,更為除舍,設儲偫。寶自劾去,忠固還之, 心內不平。後署寶主簿,寶徙入舍,祭竈請比鄰。忠陰 察怪之,使所親問寶:前大夫為君設除大舍,子自劾 去者,欲為高節也。今兩府高士,俗不為主簿,子既為 之徙舍,甚說,何前後不相副也?寶曰:『高士不為主簿, 而大夫君以寶為可。一府莫言非士,安得獨自高?前 日君男欲學文,而移寶自近。《禮》有來學,義無往教,道 不可詘,身詘何傷!且不遭者可無不為,況主簿乎』!」忠 聞之,甚慚。寶為京兆尹,故吏侯文以剛直不苟合,常 稱疾不肯仕。寶以恩禮請文欲為布衣友,日設酒食, 妻子相對。文求受署為掾,進見如賓禮。數月,以立秋 日署「文東部督郵。」

《原涉傳》:「涉字巨先,父為南陽太守,天下殷冨,大郡二 千石,死,官賦斂送葬皆千萬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 定產業。時又少行三年喪者。及涉父死,讓還南陽賻 送,行喪冢廬三年,繇是顯名京師。禮畢,扶風謁請,為 議曹。」

《陳萬年傳》:「萬年子咸為御史中丞。是時中書令石顯 用事顓權,咸頗言顯短,顯等恨之。時槐里令朱雲殘 酷,殺不辜,有司舉奏未下。咸素善雲,雲從刺候教令, 上書自訟。於是石顯微伺知之,白奏咸漏泄省中語, 下獄掠治減死,髡為城旦,因廢。成帝初即位,大將軍 王鳳以咸前指言石顯有忠直節,奏請咸補長史。」 《杜欽傳》:「欽字子夏,少好經書,家富而目偏盲,故不好 為吏。時帝舅大將軍王鳳以外戚輔政,求賢知自助。 鳳父頃侯禁與欽兄緩相善,故鳳深知欽能,奏請欽 為大將軍軍武庫令,職閒無事,欽所好也。」

《谷永傳》:「永少為長安小吏,後博學經書。建昭中,御史 大夫繁延壽聞其有茂材,除補屬,舉為太常丞。」 《杜鄴傳》:「鄴以孝廉為郎,後以病去。王商為大司馬衛 將軍,除鄴主簿,以為腹心,舉侍御史。」

《毋將隆傳》:「隆字君房,東海蘭陵人也。大司馬車騎將 軍王音,內領尚書,外典兵馬,踵故選置從事中郎,與 參謀議,奏請隆為從事中郎。」

《匡衡傳》:「衡字稚圭,東海承人也。父世農夫,至衡好學, 家貧,庸作以供資用,尤精力過絕人。諸儒為之語曰: 『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衡射策甲科,以不應 令,除為太常掌故,補平原文學。學者多上書薦衡經 明當世,少雙令為文學,就官京師,後進皆欲從衡,平 原衡不宜在遠方。事下太子,太傅蕭望之、少府梁丘』」 賀問衡《對》《詩》諸大義,其對深美。望之奏衡經學精習, 說有師道,可觀覽。宣帝不甚用儒,遣衡歸官,而皇太 子見衡對,私善之。會宣帝崩,元帝初即位,樂陵侯史 高以外屬為大司馬車騎將軍,領尚書事,前將軍蕭 望之為副。望之名儒,有師傅舊恩,天子任之,多所貢 薦,高充位而已。與望之有隙,長安令楊興說高曰:「將 軍以親戚輔政,貴重于天下無二,然眾庶論議,令問 休譽,不專在將軍者,何也?彼誠有所聞也。以將軍之 莫府,海內莫不仰望,而所舉不過私門賓客,乳母子 弟,人情忽不自知,然一夫竊議,語流天下。夫冨貴在 身而列士不譽,是有狐白之裘而反衣之也。古人病 其若此,故卑體勞心,以求賢為務。《傳》曰:『以賢難得之 故,因曰『事不待賢』;以食難得之故,而曰飽不待食』。惑 之甚者也!平原文學匡衡,材智有餘,經學絕倫,但以 無階朝廷,故隨牒在遠方。將軍誠召置莫府,學士歙 然歸仁,與參事議,觀其所有,貢之朝廷,必為國器。以 此顯示眾庶,名流於世。」高然其言,辟衡為議曹史,薦 衡於上,上以為郎中。

《後漢書卓茂傳》:「茂字子康,南陽宛人也。初辟丞相府 史,事孔光,稱為長者。」

《董鈞傳》:「鈞字文伯,健為資中人也。建武中舉孝廉,辟 司徒府。」

《魯恭傳》:「恭字仲康,扶風平陵人也。年十五,與弟丕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