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0 (1700-1725).djvu/6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蒲寵傳》:「寵守高平令,縣人張苞為郡督郵,貪穢受取, 干亂吏政。寵因其來,在傳舍,率吏卒出收之,詰責所 犯,即日考竟,遂棄官歸。太祖臨兗州,辟」為從事。及為 大將軍,辟署西曹屬。

《高堂隆傳》:「隆字升平,泰山平陽人。少為諸生,泰山太 守薛悌命為督郵,後去吏,避地濟南。建安十八年,太 祖召為丞相軍議掾。」

《田豫傳》:「豫字國讓,漁陽雍奴人也。劉備之奔公孫瓚 也,豫時年少,自託於備,備甚奇之。備為豫州刺史,豫 以母老求歸,備涕泣與別曰:『恨不與君共成大事也』。 公孫瓚使豫守東州,令瓚將王門叛。瓚敗,而鮮于輔 為國人所推,行太守事,素善豫,以為長史。時雄傑並 起,輔莫知所從,豫謂輔曰:『終能定天下者,必曹氏也。 宜速歸命,無後禍期』。」輔從其計,用受封寵。太祖辟豫 為丞相,軍謀掾

《牽招傳》:「招字子經,安平觀津人也。冀州牧袁紹辟為 督軍從事,兼領烏丸突騎。紹卒,又事紹子尚。建安九 年,太祖圍鄴,尚遣招至上黨,督致軍糧。未還,尚破走 到中山。時尚外兄高幹為并州刺史,招以并州左有 恆山之險,右有大河之固,帶甲五萬,北阻彊胡,勸幹 迎尚,并力觀變。幹既不能,而陰欲害招。招聞之,間行」 而去,道隔不得追,尚遂東詣太祖。太祖領冀州,辟為 從事。

《杜夔傳》:「夔字公良,河南人也。以知音為雅樂郎,中平 五年,疾去官。州郡司徒禮辟,以世亂奔荊州。荊州牧 劉表令與孟曜為漢主合雅樂。後表子琮降太祖,太 祖以夔為軍謀祭酒,參大樂事。」

《郭淮傳》:「淮字伯濟,太原陽曲人也。建安中,舉孝廉,除 平原府丞。文帝為五官將,召淮,署為門下賊曹,轉為 丞相兵曹議令史,從征漢中。」

《鄧艾傳》:「艾為都尉學士,以口吃,不得作幹佐,為稻田 守叢草吏。同郡吏父憐其家貧,給資甚厚。艾初不稱 謝,每見高山大澤,輒規度指畫軍營處所,時人多笑 焉。後為典農綱紀上計吏,因使見太尉司馬宣王,宣 王奇之,辟之為掾。」

《管輅傳》:「輅字公明,平原人也。清河太守華表召為文 學掾。安平趙孔曜薦輅於冀州刺史裴徽曰:『輅雅性 寬大,與世無忌。仰觀天文則同妙甘公、石申,俯覽《周 易》,則齊思季主。今明使君方垂神幽藪,留精九皋,輅 宜蒙陰和之應,得及羽儀之時』。徽於是辟為文學從 事,引與相見,大善友之。徙部鉅鹿,遷治中別駕。初應」 州召,與弟季儒共載,至武城西,自卦吉凶,語儒云:「當 在故城中見三貍,爾者乃顯。」前到河西故城角,正見 三貍共踞城側,兄弟並喜。

《傅嘏傳》:「嘏字蘭石,北地泥陽人。弱冠知名。司空陳群 辟為掾。」

《張遼傳》:「遼字文遠,鴈門馬邑人也。本聶壹之後,以避 怨變姓,少為郡吏。漢末,并州刺史丁原以遼武力過 人,召為從事,使將兵詣京都。」

《吳志朱治傳》:「治字君理,丹陽故鄣人。初為縣吏,後察 孝廉,州辟從事。」

《虞翻傳》:「翻字仲翔,會稽餘姚人。太守王朗命為功曹。 孫策征會稽,翻勸朗避策,朗不能用,拒戰敗績,亡走 浮海。翻追隨營護,到東部候官,候官長閉城不受,翻 往說之,然後見納。朗謂翻曰:『卿有老母,可以還矣。翻 既歸策,復命為功曹,待以交友之禮,身詣翻第。後翻 州舉茂才,漢召為侍御史。曹公為司空,辟皆不就』。」 《陸績傳》:「績博學多識,星曆筭數,無不該覽。孫權統事, 辟為奏曹掾,以直道見憚,出為鬱林太守。」 《駱統傳》:「統字公緒,會稽人。孫權以將軍領會稽太守。 統年二十,試為烏程相,民戶過萬,咸歎其惠理。權嘉 之,召為功曹,行騎都尉。」

《吾粲傳》:「粲字孔休,吳郡烏程人。孫河為縣長,粲為小 吏,河深奇之。河後為將軍,得自選長吏,表粲為曲阿 丞,遷為長史,治有名跡。孫權為車騎將軍,召為主簿。」 《全琮傳》:「琮字子璜,吳郡錢塘人。父柔,漢靈帝時舉孝 廉,補尚書郎右丞。董卓之亂,棄官歸州,辟別駕從事, 詔書就拜會稽東部都尉。孫策到吳,柔舉兵先附策, 表柔為丹陽都尉。孫權為車騎將軍,以柔為長史。」 《潘濬傳》:「濬年未三十,荊州牧劉表辟為部江夏從事, 後為湘鄉令,治甚有名。劉備領荊州,以濬為治中從 事。備入蜀,典留州事。」

《胡綜傳》:「綜字偉則,汝南固始人。孫權為討虜將軍,以 綜為金曹從事。」

《步騭傳》:「騭字子山,臨淮淮陰人。避難江東。孫權為討 虜將軍,召騭為主記,除海鹽長,還辟車騎將軍東曹 掾。」

《闞澤傳》:「澤家世農夫,至澤好學,居貧無資,常為人傭 書以供紙筆,所寫既畢,誦讀亦遍,追思論講,究覽群 籍,兼通歷數,由是顯名,察孝廉,除錢塘長,遷彬令。孫 權為驃騎將軍,辟補西曹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