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0 (1700-1725).djvu/6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任之重。安雖處衡門,其名猶在萬之右,自幼有公輔 之望,處家常以儀範訓子弟。安妻,劉惔妹也,既見家 門富貴而安獨靜退,乃謂曰:「丈夫不如此也。」安掩鼻 曰:「恐不免耳。」及萬黜廢,安始有仕進志,時年已四十 餘矣。征西大將軍桓溫請為司馬。將發新亭,朝士咸 送。中丞高崧戲之曰:「卿累違朝旨,高臥東山,諸人每 相與言,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蒼生今亦將如卿 何?」安甚有媿色。既到,溫甚喜,言生平歡笑竟日。既出, 溫問左右:「頗嘗見我有如此客否?」

《庾衮傳》:「衮少履勤儉,篤學好問,事親以孝稱。元康末, 潁川太守召為功曹,衮服造役之衣,杖鍤荷斧,不俟 駕而行,曰:『請受下夫之役』。太守飾車而迎,衮逡巡辭 請,徒行入郡,將命者遂逼扶升車,納于功曹舍。既而 袞自取己車而寢處焉。形雖恭而神有不可動之色。 太守知其不可屈,乃歎曰:『非常士也,吾何以降之。厚 為之禮而遣焉』?」

《王獻之傳》:「獻之起家州主簿,祕書郎,轉丞。謝安甚欽 愛之,請為長史。安進號衛將軍,復為長史。」

《桓宣傳》:「宣父弼,冠軍長史。宣為元帝丞相舍人,時塢 主張平自稱豫州刺史,樊雅自號譙郡太守,各據一 城,眾數千人。帝以宣信厚,又與平、雅同州里,轉宣為 參軍,使就平、雅。平、雅遣軍主簿隨宣詣丞相府受節 度,帝皆加四品將軍,即其所部,使扞禦北方。南中郎 將王含請宣為參軍。」

《桓伊傳》:「伊有武幹,標格簡率,為王濛劉惔所知。頻參 諸府軍事,累遷大司馬參軍。」

《毛寶傳》:「寶子穆之,果毅有父風,安西將軍庾翼以為 參軍。翼子方之,為建武將軍,守襄陽。方之年少,翼選 武將可信杖者為輔弼,乃以穆之為建武司馬。」 《虞預傳》:「預為縣功曹,太守紀瞻到,預復為主簿,轉功 曹史,察孝廉不行。安東從事中郎諸葛恢參軍庾亮 等薦預,召為丞相行參軍記室。」

《棗據傳》:「據美容貌,善文辭,弱冠辟大將軍府。」

《周處傳》:「處子𤣱,彊毅沉斷,有父風,名重一方。弱冠,州 郡命不就。刺史初到,召為別駕從事,虛己備禮,方始 應命。累薦名宰府,舉秀才,除議郎。」

《車引傳》:「引風姿美劭,機悟敏速,甚有鄉曲之譽。桓溫 在荊州,辟為從事,以辯識義理深重之,引為主簿,稍 遷別駕征西長史。」

《習鑿齒傳》:「鑿齒少有志氣,博學洽聞,以文筆著稱。荊 州刺史桓溫辟為從事,江夏相袁喬深器之,數稱其 才於桓,轉西曹主簿,親遇隆密。」

《謝元傳》:「元少穎悟,及長,有經國才略,屢辟不起。後與 王珣俱被桓溫辟為掾,並禮重之。」

《謝萬傳》:「萬弱冠,辟司徒掾,遷右西屬,不就。簡文帝作 相,聞其名,召為撫軍從事中郎。」

《鄧粲傳》:「粲,長沙人。少以高潔著名,與南陽劉驎之、南 郡劉尚公同志友善,並不應州郡辟命。荊州刺史桓 沖卑辭厚禮,請粲為別駕,粲嘉其好賢,乃起應召。驎 之尚公謂之曰:『卿道廣學深,眾所推懷,忽然改節,誠 失所望』。粲笑答曰:『足下可謂有志於隱而未知隱。夫 隱之為道,朝亦可隱,市亦可隱。隱初在我,不在於物』。」 尚公等無以難之,然粲亦於此名譽減半矣。

《孫盛傳》:「盛起家著作郎,以家貧親老,求為小邑,出補 瀏陽令。太守陶侃請為參軍,庾亮代侃,引為征西主 簿,轉參軍。庾翼代亮,以盛為安西諮議參軍,尋遷廷 尉正。會桓溫伐翼,留盛為參軍,與俱代蜀。累遷從事 中郎。」

《羅企生傳》:「企生多才藝,初拜佐著作郎,以家貧親老, 求補臨汝令。刺史王凝之請為別駕。殷仲堪之鎮江 陵,引為功曹,累遷武陵太守。未之郡,而桓元攻仲堪, 仲堪更以企生為諮議參軍。」

《宋書徐羨之傳》:「羡之少為王雅太子少傅主簿,劉牢 之鎮北功曹,尚書祠部郎,不拜。桓脩撫軍中兵曹參 軍。與高祖同府,深相親結。義旗建,高祖版為鎮軍參 軍,尚書庫部郎,領軍司馬,與謝混共事,混甚知之。補 瑯琊王大司馬參軍,司徒左西屬,徐州別駕從事史, 太尉諮議參軍。義熙十一年,除鷹揚將軍、瑯琊內史, 仍為大司馬從事中郎,將軍如故。」高祖北伐,轉太尉左 司馬,掌留任,以副貳劉穆之。

《王鎮惡傳》:鎮惡頗讀諸子兵書,論軍國大事,騎乘非 所長,關弓亦甚弱,而意略縱橫,果決能斷。廣固之役, 或薦鎮惡於高祖,時鎮惡為天門臨澧令,即遣召之。 既至,與語甚異焉,因留宿,明旦謂諸佐曰:「鎮惡,王猛 之孫,所謂將門有將也。」即以為青州治中從事史,行 參中軍太尉軍事,署前部賊曹。拒盧循於查浦,屢戰 有功,封博陸縣五等子。高祖謀討劉毅,鎮惡曰:「公若 有事西楚,請賜給百舸為前驅。」義熙八年九月,大軍 西討,轉鎮惡參軍事,加振武將軍。十二年,高祖將北 伐,轉鎮惡為諮議參軍,行龍驤將軍,領前鋒。

《孟懷玉傳》:「龍符,懷玉弟也。驍果有膽氣,幹力絕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