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0 (1700-1725).djvu/7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避不出。素為懌所厚者,彌不自安。固以嘗被辟命,遂 獨詣喪所,盡哀慟哭,良久乃還。僕射游肇聞而歎曰: 「雖欒布、王脩,何以尚也?君子哉若人!」及汝南王悅為 太尉,辟固為從事中郎,不就。正光二年,京兆王繼為 司徒,高選官僚,辟固從事中郎。

《韓麒麟傳》:「麒麟除冠軍將軍、齊州刺史,以新附之人 未階臺宦士人沈抑乃表曰:齊土自屬偽方,歷載久 遠,舊州府寮動有數百。自皇威開被,并職從省,守宰 闕任,不聽土人監督。竊惟新人未階朝宦,州郡扃任 甚少,沈塞者多,願言冠冕,輕為去就。愚謂守宰有闕, 宜推用豪望,增置吏員,廣延賢哲,則華族蒙榮,良才 獲敘,懷德安土,庶或在茲。」朝議從之。

《李琰之傳》:「琰之弱冠舉秀才不行,曾游河內北山,便 欲有隱遁意。會彭城王勰辟為臺參軍,苦相敦引,尋 為侍中。」

《胡叟傳》:「叟少聰慧,好屬文,孤飄坎壈,未有仕路,遂入 漢中。劉義隆梁秦二州刺史馮翊吉翰以叟才士,頗 相禮接,授叟末佐,不稱其懷。未幾,翰遷益州,叟隨入 蜀,多為豪雋所尚。」

《高允傳》:「允弟燮,字季和,小字淳于,亦有文才。世祖每 詔徵,辭疾不應,𢘆譏笑,允屈折久宦,栖泊京邑,常從 容於家。州辟主簿。」

《北史李元忠傳》:「元忠少厲志操,粗覽書史及陰陽術 數,有巧思。居喪以孝聞,襲爵平棘子。魏清河王懌為 營明堂大都督,引為主簿。」

《叱羅協傳》:「協少寒微。嘗為小吏。以恭謹見知。常州刺 史楊均擢為從事。」

《周書趙肅傳》:「肅早有操行,知名於時。魏正光五年,酈 元為河南尹,辟肅為主簿。」

《薛寘傳》:「寘幼覽篇籍,好屬文。魏廢帝元年,領著作佐 郎,修國史,遷中書令、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燕公于 謹征江陵,以寘為司錄。軍中謀略,寘並參之。」

《辛慶之傳》:「慶之除祕書郎,屬爾朱氏作亂,魏孝莊帝 令司空楊津為北道行臺,節度山東諸軍以討之,津 啟慶之為行臺左丞,典參謀議。普泰二年,遷平北將 軍大中大夫。及賀拔岳為行臺,復啟慶之為行臺吏 部郎中,開府掾。」

《令狐整傳》:「整幼聰敏,沈深有識量,學藝騎射,並為河 右所推。刺史魏東陽王元榮辟為主簿。」

《隋書盧昌衡傳》:「昌衡年十七,魏濟陰王元暉業召補 太尉參軍,兼外兵參軍。」

《王接傳》:接字祖游,河東猗氏人,漢京兆尹尊十世孫 也。父蔚,世脩儒史之學,魏中領軍曹羲作《至公論》,蔚 善之,而著《至機論》,辭義甚美,官至夏陽侯相。接幼喪 父,哀毀過禮,鄉親皆歎曰:「王氏有子哉!」渤海劉原為 河東太守,好奇以旌才為務。同郡馮收試經為郎七 十餘,薦接於原曰:「夫驊騮不總轡,則非造父之肆,明 月不留光,則非隋侯之掌。伏惟明府苞黃中之德,耀 重離之明,求賢與能,小無遺錯,是以鄙老,思獻所知。 竊見處士王接,岐嶷雋異,十三而孤,居喪盡禮,學過 目而知,義觸類而長,斯玉鏡之妙味,經世之徽猷也。 不患元𥟖之不啟,竊樂春英之及時。」原即禮命,接不 受。原乃呼見曰:「君欲慕肥遯之高邪?」對曰:「接薄祐,少 孤而無兄弟,母老疾篤,故無心為吏。」

《北齊書司馬子如傳》:「子如字遵業,河內溫人。孝昌中, 北州淪陷,子如攜家口南奔肆州,為爾朱榮所禮遇, 假以中軍。榮之向洛也,以子如為司馬,持節假平南 將軍,監前軍。」

《李繪傳》:「繪儀貌端偉,神情朗儁,齊王蕭寶夤引為主 簿記室,專管表檄,待以賓友之禮。司徒高邕辟為從 事中郎。」

《王紘傳》:「紘父基,頗讀書,有智略。初從葛榮反,榮授基 濟北王、寧州刺史。後葛榮破,而基據城不下。爾朱榮 遣使喻之,然後始降。榮後以為府從事中郎。」

《封子繪傳》:「子繪,性和理,有器局,釋褐祕書郎中。爾朱 兆之害魏莊帝也,與父隆之舉義信都,奉使詣高祖。 至信都,召署開府主簿,仍典書記。中興元年,轉大丞 相主簿。」

《張華原傳》:「華原少明敏,有器度。高祖開驃騎府,引為 法曹參軍,遷大丞相府屬,仍侍左右。從於信都,深為 高祖所親待。高祖每號令三軍,常令申諭意旨。」 《崔㥄傳》:「㥄少有名望,為當時所知,釋褐太學博士。永 安中,坐事免歸鄉里。高祖於信都起義,悛歸焉。高祖 見之甚悅,以為諮議參軍,尋除給事黃門侍郎,遷將 軍右」光祿大夫。

㥄子瞻,聰朗強學,有文情,善容止,神采凝然,言不妄 發。年十五,刺史高昂召署主簿。清河公嶽辟為開府 西閤祭酒。崔暹為中尉,啟除御史,以才望見收,非其 好也。高祖入朝,還晉陽,被召,與北海王師陪從俱為 諸子賓友。仍為相府中兵參軍,轉主簿。

《祖鴻勳傳》:「鴻勳,涿郡范陽人,弱冠與同郡盧文符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