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0 (1700-1725).djvu/8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節度使李彥佐為招討使,各選簡求以副之,俾知後 務。

《記纂淵海》:牛僧孺鎮揚州,辟杜牧為節度府書記。數 年,召拜侍御史。僧孺餞之曰:「以御史風概遠馭,固當 自極夷塗。」

《唐書錢徽傳》:「徽中進士第,居穀城。穀城令王郢善接 僑士游客,以財貸饋,坐是得辠。觀察使樊澤視其簿, 獨徽無有,乃表署掌書記,又辟宣歙崔衍府。」

《鄭朗傳》:「朗字有融,始辟柳公綽山南幕府,入遷右拾 遺。」

《柳公權傳》:公權擢進士第。李聽鎮夏州,表掌書記。 《柳公綽傳》:公綽子仲郢及進士第,為校書郎。牛僧孺 辟武昌幕府,有父風矩。僧孺歎曰:「非積習名教,安及 此邪?」

《仲郢》子璧,馬植鎮汴州,辟管書記。又從李瓚桂州,規 止其不法,瓚不聽,乃拂衣去。

《冊府元龜》:「柳玭初辟高湜度支推官,踰年拜左補闕。 湜出鎮澤、潞,奏為節度副使,入為殿中侍御史。李尉 鎮襄陽,辟為掌書記。湜再鎮澤、潞,復為副使。」

《唐書李商隱傳》:「商隱,懷州河內人。令狐楚帥河陽,奇 其文,使與諸子游。楚徙天平、宣武,皆表署巡官,歲具 資裝使隨計。開成二年,擢進士第,又試拔萃中選。王 茂元鎮河陽,愛其才,表掌書記,以子妻之,得侍御史。 茂元死,來遊京師,久不調,更依桂管觀察使鄭亞府 為判官。亞謫循州,商隱從之,凡三年乃歸。京兆尹盧」 弘止表為府參軍,典箋奏。弘止鎮徐州,表掌書記。 《楊收傳》:「收擢進士,杜悰表署淮南推官。」悰領度支,又 節度劍南東西川,輒隨府三遷。始,周墀節度東川,表 其弟嚴掌書記。俄而墀卒,悰辟為觀察府判官,兄弟 並在幕府。

《劉鄴傳》:「鄴父三復,以善文章知名。李德裕為浙西觀 察使,奇其文,表為掌書記。德裕三領浙西及劍南、淮 南,未嘗不從,鄴六七歲能屬辭。德裕憐之,使與其子 共師學。德裕既斥,鄴無所依,去客江湖間。陝虢高元 裕表署推官,高少逸又辟鎮國幕府。」

《畢諴傳》:「諴通經史,工辭章。辟忠武杜悰幕府。悰領度 支,表為巡官。又從辟淮南,入拜侍御史。」

《趙隱傳》:隱父存約,辟署興元李絳府。值軍亂,方與絳 燕閒。吏報賊至,絳麾存約使去,對曰:「荷公德厚,誼不 當獨免。」即部勒左右捍之,而同被害。隱以父死難,與 兄騭廬墓幾十年,闔門讀書,不應辟召。親友更敦勉 令仕,會昌中,擢進士第,歷州刺史、河南尹。

《裴坦傳》:「坦及進士第,沈傳師表置宣州觀察府。」 《鄭延昌傳》:延昌,咸通末得進士第,遷監察御史。鄭畋 鎮鳳翔,表在其府。

《王溥傳》:「溥累擢禮部員外郎,史館脩撰。崔引鎮武安, 表署為觀察府判官。引不赴鎮,溥留充集賢殿直學 士。」

《司空圖傳》:「圖,咸通末擢進士,禮部侍郎王凝特所獎 待。俄而凝坐法貶商州,圖感知己,往從之。凝起拜宣 歙觀察使,乃辟置幕府。」

《冊府元龜》:「劉崇望登進士科,王凝廉問宣歙,辟為巡 官。崔安潛鎮許昌、成都,崇望昆仲四人皆在安潛幕 下。」

韋寂字處黜釋褐為萬年尉同州夏陽令崔裔知為 循吏辟鹽鐵巡官。

王蕘苦學善屬文以季父作相避嫌不就科試乾符 初崔瑾廉察湖南崔涓鎮江陵皆辟為從事。

李襲吉乾符末為河東節度李都榷鹽判官時喪亂 之後衣冠多逃難汾晉間襲吉訪舊至太原武皇署 為府掾出宰榆社光啟初武皇遇難上源記室歿焉 既歸鎮辟掌奏者多不如旨,或有薦襲吉能文召試 稱旨即奏為掌書記三遷節度副使。

趙光逢幼嗜墳典動守規簡議者目為「玉界尺」昭宗 朝登進士第踰月辟度支巡官鳳翔支使。

盧汝弼大順中登進士第宣歙觀察使裴樞辟為判 官。

孔邈兗州曲阜人乾寧五年登進士第除校書郎崔 遠在中書奏萬年尉充集賢較理以親舅獨孤損方 在廊廟避嫌不赴職謁羅紹威於鄴下辟為判官 孔崇弼登進士第為弘文較理昭宗幸雒陽河南尹 張宗奭以崇弼名家子署為幕賓。

《北夢瑣言》:大中四年進士馮涓登第,牓中文譽最高。 是歲暹羅國起樓,厚齎金帛,奏請撰記,時人榮之。初 官京兆府參軍,恩地即杜相審權也。杜有江西之拜, 制書未行,先召長樂公密話,垂延辟之命,欲以南昌 牒奏任之,戒令勿泄。長樂公拜謝,辭出宅,速鞭而歸, 於通衢遇友鄭賨,見其喜形於色,駐馬懇詰,長樂遽 以恩地之辟告之。滎陽尋捧刺詣京兆門謁賀,具言 得於馮先輩也。京兆嗟憤而鄙其淺露。自制下開幕, 馮不預焉。心緒憂疑,莫知所以。廉車發日,自霸橋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