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82 (1700-1725).djvu/10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

 第七十四卷目錄

 荒政部彙考七

  後梁太祖開平一則

  後唐莊宗同光四則 明宗天成三則 長興四則 末帝清泰二則

  後晉高祖天福六則 出帝天福一則 開運二則

  後漢隱帝乾祐一則

  後周太祖廣順三則 世宗顯德三則

  遼穆宗應曆一則 聖宗統和十三則 開泰三則 太平二則 興宗景福一則 重熙

  二則 道宗清寧二則 咸雍四則 太康六則 大安五則 壽隆一則 天祚帝乾統一

  則

食貨典第七十四卷

荒政部彙考七

後梁

太祖開平四年詔賑貸水澇諸州

按《五代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開平四年 十二月己巳,詔曰:「滑、宋、輝、亳等州,水澇敗傷,人戶愁 歎,為民父母,良用痛心。其令本州各等級賑貸,所在 長吏監臨周給,務令存濟。」壬辰,賑貸東都畿內,如宋、 滑制。

後唐

莊宗同光元年詔雹旱所損田苗處據畝蠲賦

按《五代史莊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同光元年 十月詔曰:「理國之道,莫若安民。勸課之規,宜從薄賦。 庶遂息肩之願,冀諧鼓腹之謠。應天下諸道,其兵戈 蹂躪之地,水旱災沴之鄉,苗稼不登,征賦宜減。應今 年經雹旱所損田苗處,檢覆不虛,據畝壟蠲免。」 同光二年,以州郡彫殘,特蠲租稅。以霖雨傷稼,差官 祈晴。諸「道經雹水旱。納稅懸欠處。並與蠲放。又祈時 雪。以濟農功。」

按:《五代史莊宗本紀》:「二年八月,大雨霖,河溢。」

按《冊府元龜》二年二月詔曰:「水旱之鄉,饑寒宜卹;兵 戈之地,勞弊堪傷。鄴都及河東,久興師旅,頗困生靈。 其近中州縣,又輦運徭役,無時暫息。應北京以北諸 州川界及至新州、幽州、鎮、定管界,契丹侵掠,井邑凋 殘。兼遼州、沁州南界及安義北界、澤州諸縣,河陽向 下至鄆、濮、齊、棣以來邊河州縣,數年兵革,至甚凋殘。 自北,並宜倍加撫安,召令復業。應人戶所輸稅租,特 與蠲減,已從別敕處分。兼諸道州縣,有經雹水旱之 處,所損田苗,納稅不迨。懸欠處,仰仔細檢詳,如不虛 妄,特與蠲放。」十一月,中書奏:「天下州府,今秋多有水 潦處,百姓所輸秋稅,請特減,以慰貧民。」敕俟來年蠲 免。 又按《冊府元龜》,二年八月乙未敕:「旬日霖雨,恐 傷秋稼,須命祈止,冀獲開晴。可差官分禱祠廟。」十二 月戊寅,敕:「節及杪冬,稍𠍴時雪,須命祈禱,以濟農功。 宜令有司差官分命祈祭諸神廟。」乙酉,輿駕幸廣化 寺祈雪。

同光三年,以亢旱妨農,遣官祈雨。又以久雨傷稼,遣 官祈晴。並敕「京東水潦人戶收糴西京者,州府不得 輒有稅率。」

按:《五代史莊宗本紀》:「三年夏四月,旱,九月,自六月雨 至於是月。」

按《冊府元龜》:三年四月丁卯敕:「時雨少𠍴,恐妨農事, 須命祈禱,冀遂豐登。宜令差官分道祈禱百神。」癸酉, 租庸院奏:「時雨少𠍴,恐傷宿麥,兼慮有妨耕稼,請諸 道州府,依法祈禱。」從之。辛巳,敕:「亢陽稍甚,祈禱未徵, 將致感通,難避勞擾。宜令河南府於府門造五方龍, 集巫禱祭徙市。」九月辛卯朔,敕:「霖雨未止,恐傷苗稼, 及妨收穫。宜令差官於諸寺觀神祠,虔心祈禱。仍令 河南府差官,應有靈跡處,精虔祈止。」丙午,敕:「霖雨未 晴,宜令宰臣、尚書丞郎分於寺觀祈晴。」 又按《冊府 元龜》,三年閏十二月十九日敕:「今歲自京已東,水潦 為患,物價騰踴,人戶多於西京收糴斛㪷。近聞京西 諸道州府,逐㪷皆有稅錢,遂不通行,乃同閉糴。宜令 各下京西諸道州府,凡收糴斛㪷,不得輒有稅率,及 經過水陸關坊鎮縣,妄有邀詰。」

同光四年以人戶饑窮,借貸倉儲,放免差稅,廣通和 糴。

按《五代史莊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四年正月 己卯,明宗奏,「深、冀諸州縣流亡饑饉戶一千四百,乞 鄴都倉儲借貸,以濟窮民。」 又按《冊府元龜》:四年正 月壬戌制,應同光三年經水災處,有不迨及逃移人 戶差科,夏秋兩稅及諸折配,委官吏切加點檢,並與 放免,仍一年內不得雜差遣。 又按《冊府元龜》: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