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89 (1700-1725).djvu/10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大清會典戶部漕運》一,督運官員。順治七年停差巡。

運糧官丁凡官軍選補,順治七年,覆准:「選委運官,責成各該糧道。每年七月呈報職名,遲至八月不報者,罰俸三個月。九月不報者,罰俸六個月。十月不報者,降俸一級,糧完開復。」 其僉補運丁,責成清軍同知。

《漕運》二漕船凡回空順治七年覆准:運船交卸後,即照數交密雲道,自通州起押到天津,天津道督押出境。武德、東昌各道督押至淮安,呈明總漕,至江寧呈明兩江總督,至杭州,呈明浙閩總督。各該道逐程督押,交割該管衙門,接濟新運。遲誤者,該道及原領官丁議處。

《考成》:凡運納漕糧完欠。順治七年,覆准選委運官,專責糧道僉補運丁,專責清軍廳。如有盜賣包攬,掛欠一、二分者,罰俸三個月。三四分者,罰俸六個月。五六分者,罰俸一年,停其陞轉。七八分者,降職一級。九十分者,降職二級。運官欠者,責在糧道。運丁欠者,責在清軍廳賠補十分之二 。又題准官丁掛欠漕糧,即遇

赦,亦不准豁免,仍行究追 。又覆准:官丁欠糧產

無可變者,即依律擬罪,不得聽其株扳。

《漕禁》:順治七年,覆准「漕兌積弊四款:一科派常例,一濫差滋擾,一苛勒贈耗,一交兌留難通行勒石禁革。」

順治八年

《大清會典》戶部:「漕運一歲額,凡隨時改折漕糧,或因」

恤災,或因撥餉,俱照時價折徵,多寡不一。順治八年覆准,江、浙水災,除三分以下不議外,四分至七分為輕災,每石徵本色六斗,折色四斗;八分至十分為重災,每石徵本色五斗,折色五斗。督運官員,順治八年覆准山東州縣隔遠水次者多,責令佐貳糧官徵糧督運。其額定腳費,盡給本官,勿令百姓轉運 。又題准裁「《總理》侍郎」

又復差巡漕御史

《運糧官丁凡官軍選補》,順治八年覆准:「漕糧侵欠,皆因僉選官軍不得其人。宜慎選運官,清查舍餘班軍、營軍、屯丁、黃快船丁,及充各衙門書吏承差,俱令僉選,毋得規避。」

《漕規凡漂流定例》順治八年議准:「地方官經過漕船,全無漂燬者註上考,實係漂燬者註中考,通同捏報者註下考。」

《漕運》二漕船凡修造。順治八年,覆准各衛補造漕船,需用錢糧,查各省有應扣永折行月、荒折行月及六升餘米扣存者,盡數清解淮庫,以供修造。

《考成》,凡運納漕糧完欠,順治八年題准,運官一運全完,委用守備、千、百總,俱准實授;二運全完,各加銜一級;三運全完,各實陞授一級 。又題准:漕糧掛欠二、三分者,總漕、巡撫、糧道住俸督催,完日開復;欠四、五分者,各降一級留任督催,完日開復。欠六、七分者,各降二級調用。若一年糧運全完,總漕以通漕論,巡撫、糧道,以本屬論,即與優陞。官丁掛欠一、二三分者,發總漕追比。四五分者,交刑部監禁,行本處變產充賠。六七分者,刑部監比,家產妻孥變賠。八九分者,本犯官丁立斬,仍將家產妻孥變賠。

順治九年

《大清會典》:戶部漕運一歲額。順治九年覆准:江南高

淳縣漕糧一萬六千八百五十石,改折徵銀。運糧官丁,凡官軍選補,順治九年覆准舊例用黃快船以載貢物,設運船以輓漕糧。邇年運丁苦於運糧,每多竄名「黃快船丁」 ,今俱查出補運行月錢糧。順治九年題准江南省南米仍歸漕用 。又題准各省行月糧,令總漕飭各糧道按時給發,不得扣剋累軍。

《漕規》凡水次交兌。順治九年題准、「官收官兌、軍民兩不相見。止令監兌官與運官公平交兌。兌完一船、立刻開行」

《漕規》:凡起糧剝船腳價,順治九年題准,石、土二壩船袋缺額,不敷補造。外河剝船,每隻給排造銀八十五兩六錢二分八釐零;裡河剝船,每隻給排造銀七十八兩一錢三分,照例於腳價內十年勻扣。二壩口袋,令坐糧廳勒限追比經紀,添製接運。其務關剝船,舊例每船一隻給地十頃,免其正供,以備修造。今地圈船缺,酌派應僉州縣撥給。

順治十年

《大清會典》戶部「漕運一,督運官員。順治十年,裁漕儲。」

道。添設江南、江北、浙江、江西糧道各一員。輪徵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