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89 (1700-1725).djvu/1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

 第一百七十卷目錄

 漕運部彙考十六

皇清三康熙三十四則

食貨典第一百七十卷

漕運部彙考十六

皇清三

康熙元年

《大清會典戶部漕運》一,督運官員,凡督徵漕糧。康熙

元年覆准沿江、沿河各官,凡遇漕船入境,出境分汛催儹,糧道親身往來督催。

《漕規》:凡運糧程限,康熙元年覆准:「漕糧過淮後,總漕將各幇盤足米數,過淮日期及押運廳官職名,預咨倉督及巡倉御史查考。其廳官押運抵通後,將過淮以北路程、入境出境某官催儹,計日揭送倉督及巡倉御史。其天津南北沿河道官,五日揭送倉督,互相磨對。如有時日不符,停泊盜賣,以致欠糧者,按地指」 名參究。

《漕運》二,漕船凡灑帶。康熙元年覆准補解一項,欠三四百石者,許搭新運糧道先取運官願搭甘結,發縣稽查,五百石以上,不許搭運。

漕禁康熙元年

諭「領運官丁。多有不守成法。夾帶私販貨物。」隱藏犯

法人口倚恃勢力,行兇害人,借名阻礙河道,毆責平人,托言搜尋失物,搶劫民船,且有盜賣漕糧,故致船壞,貽累地方。嗣後仍有違禁肆行者,督漕各官並該地方官即行參奏,嚴提官丁治以重罪。若徇情不奏,各官亦從重處治。

康熙二年

《大清會典》戶部「漕運一,運糧官丁,凡官軍選補。」康熙

二年覆准:各鎮牙軍及明季護衛運丁,悉令僉運。如有串名朋匿,或殷丁佔役避運,各官徇庇不僉者,總漕、該督、撫指參。

《漕運》二漕船凡盤查。康熙二年題准:糧船經由儀真、瓜洲、淮安、濟寧、天津五處,地方官嚴加盤詰。如有夾帶私貨,呈報督撫題參。若徇情容過,事發降一級調用。如水次附載貨物,沿途包買,運官通同姦商搭船者,糧道不行嚴禁,罰俸一年,監兌、押運等官,降一級調用。

考成,凡催徵漕糧完欠,康熙二年題准,隨漕行月輕齎各項錢糧,俱在地畝銀米內支辦,不必各作分數,應總作十分。州縣衛所官欠不及一分者,停陞、罰俸一年;欠一分者,降一級,欠二分者,降二級,欠三分者,降三級,欠四分者,降四級,俱戴罪徵收。欠五分以上者,俱革職。知府、糧道欠不及一分者,停陞、罰俸六個月。欠一分者,罰俸一年。欠二分者,降一級;欠三分者,降二級;欠四分者,降三級;欠五分者,降四級。俱戴罪督催。欠六分以上者,俱革職。巡撫,欠一二分者,罰俸三個月;三分者,罰俸六個月;四分者,罰俸一年;五分者,降俸一級;六分者,降俸二級;七分者,降職一級;八分者,降職二級。俱戴罪督催,完日開復。凡本年內接徵接催之官,或一官經管,或數官經管,總計十分,不必各作十分,仍照經徵經催官例處分。署印官欠不及一分者,罰俸三個月。欠一分者,罰俸六個月。欠二分者,罰俸九個月。欠三分者,罰俸一年。欠四五分者,降一級調用。欠六七分者,降二級調用。欠八分以上者,革職。不及一月者,「免議。」 參後州縣衛所官限一年,糧道知府限一年半,巡撫限二年。其年限內不完者,不復作分數,照原參分數處分。如州縣衛所官限內不完,原欠不及一分者,降一級調用。原欠一分者,降三級調用。原欠二分者,降四級調用。原欠三分者,降五級調用。原欠四分以上者,革職。巡撫、糧道知府限內不完,原欠不及一分者,降一級,仍戴罪督催。其餘俱照州縣例處分。至限年錢糧接徵,接催之官,俱併前官總作十分,以到任日為始,限半年催完。如不能完,題參之日,照初次分數例處分。凡各官催徵,本年內全完者,紀錄二次。三年連次全完者,加一級。未經催完,因他事離任者,俱罰俸一年。

白糧康熙二年題准、白糧、除光祿寺改折三萬石、每石折銀一兩五錢、解該寺外、餘米俱徵本色起運

康熙三年

《大清會典》戶部「漕運一腳耗輕齎蓆木,康熙三年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