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0 (1700-1725).djvu/10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何並室而同珍?失媺惡之去取。俾篡逆之餘烈,累神 明之步武。吾又哀司馬氏之逆德,而何尤其武庫也? 嗚呼!履之器可灺兮,其則永存;履之跡可屈兮,道萬 世而長伸。故放四海以布軌,極厚土以躡跟,嚴尺寸 而不頗,垂百聖之所遵。行帝道而帝履,素臣而臣,又 何與漢三尺而共弔,悲玉石而同焚?彼有「衒文豹於 乾溪,結色絲於鳳陵。爭霸者之遺跡,背王法之繩繩。 編明珠以養客,偕長劍而上廷。羌偭規而改錯,匪先 民之攸程。織仲子以傲祿,納東郭以矯名。葛既褊於 魏俗,革又變於趙靈。提嶺上之隻景,翥雲間之雙鳧, 進圯橋之所墮,逐黃石之有無。是又佛老氏之誕幻, 奚啻霄壤之殊途。匪」聖之堂吾何升?匪聖之路吾何 趨?雖瞠若乎其後兮,始吾行之弗渝也。《誶》曰:「青絇赤 繶,履之造兮。由仁行義,履之道兮。履可化兮。道不可 槁兮。非履之寶惟道以為寶兮,展矣君子亦允蹈兮。」

履部藝文二

《詠履》
梁·宣帝

雙見待聲宣,並飛時表異。處卑彌更妍,常安豈悲墜。

《腳下履》
沈約

丹墀上颯褂,玉殿下趨鏘。逆轉珠珮響,先表繡褂香。 裾開臨舞席,袖拂繞歌堂。所歎忘懷妾,見委入羅床。

《詠履》
陳後主

賢舍觀穴踵,瓜田睹躡跡。矩步今有儀,用此前嘉客。

《謝人惠方舄》
宋·蘇軾

胡靴短靿格粗疏,古雅無如此樣殊。妙手不勞盤作 鳳,輕身只欲化為鳧。《魏風》褊儉堪羞葛,楚客豪華卻 笑珠。擬學梁家名解脫,便于禪坐作跏趺。

《贈黃升卿送棕鞋》
張安國

編棕織蒲繩作底,輕涼堅密隱稱趾。帝庭無復夢絲 絇,上客還同貺珠履。我家江南山水窟,日日行山勞 屐齒。感君投贈欲別時,布襪青鞋從此始。亨衢知子 方著腳,直上雲霄三萬里。泰階歷盡即歸來,赤舄一 雙應几几。

《謝雲居山人草鞋》
張詠

雲居山客草為鞋,路轉千峰此寄來。昨日公餘偷步 躡,萬端心緒憶《天台》。

《苴履》
元·李俊民

待詔門前東郭趾,藍關路上仙人跡。雪花紛披蓋地 白,東家不借借不得。雖然近市屨亦無,以故為新即 有餘。同行留我木上座,補過仰渠金十奴。一生能著 屐幾兩,用心猶在阮孚上。不須更覓下邳侯,山林此 計成長往。

《詠繡鞋》
薩都剌

羅裙習習春風輕,蓮花帖帖秋水擎。雙尖不露行復 顧,猶恐人窺針線情。繅雲隱映籠新月,花影依稀襯 香頰。彩鳳將翔相顧飛,鴛鴦謾語愁丹裂。落紅濕透 臙脂膩,半幅凌波剪秋水。莫教踏破《浣溪沙》,濕重東 風抬不起。

《舞姬脫鞋吟應制》
李泂

吳蠶八繭鴛鴦綺,繡擁彩鸞金鳳尾。惜時夢斷曉妝 慵,滿眼春嬌扶不起。侍兒解帶羅襪鬆,玉纖微露生 春紅。翩翩白練半舒卷,筍籜初抽弓樣軟。三尺輕雲 入手輕,一彎新月凌波淺。象床舞罷嬌無力,鴈沙踏 破參差跡。金蓮窄小不堪行,自倚東風玉階立。

《謝僧惠蒲鞋》
張昱

大夫此日可徒行,蒲履深煩遠寄情。除是高僧求易 得,自非巧手織難成。春來見客身差健,老去看花步 覺輕。他日袈裟如過我,定須著此出門迎。

《賦得履送衍上人》
明·高啟

穩稱遊方腳,新編楚岸蒲。滑欺峰頂石,危怯世間途。 輕曳愁妨蟻,高飛笑化鳧。上堂聲每眾,度嶺影還孤。 著處朝行道,拋時夜結趺。空山欲相訪,落葉去蹤無。

《贈鞋生》
僧溥洽

父子相傳履製奇,青絲細軟合時宜。聲隨鳴珮君王 識,影落飛鳧太史知。泥滓乍離歸隱討,香雲纔振上 昇期。年來敝屣無心棄,卻笑干將補較遲。

履部選句

《楚辭》:「垂屣兮將起,跓竢兮須明。」 《古詩》:「頭上金釵十二行,足下絲履五文章。」

漢王褒《聖主得賢臣頌》:「遇明君,遭聖主,離蔬釋屩,而 享膏粱。」

張衡《西京賦》:「振朱屣于盤樽。」

魏劉楨《魯都賦》:「纖纖絲履,燦爛鮮新。表以文綦,綴以 朱蠙。步蹈安審,接踵承身。」

曹植《洛神賦》:「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七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