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0 (1700-1725).djvu/6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也。貞觀中端午。賜文官黑玳瑁腰帶。武官黑銀腰帶。 示色不改更故也。

《九環帶》

唐革隋政,天子用「九環帶」,百官士庶皆同。

《玉佩》

玉佩之法,漢末喪亂而不傳。至魏侍中王粲,識古佩 之法,更制焉。

《天子乘輿赤綬》

天子乘輿之制:赤綬,四采,黃、赤、縹、紺,黃為圭,長二丈 九尺,五百首。諸侯赤綬,四采,赤、黃、縹、淳赤圭,長二丈 一尺,三百首。

《公侯大將軍紫綬》

紫綬二采,紫白淳紫圭長一丈七尺,一百八十首。公 侯、封君服紫綬。九卿、中二千石,綠綬三采,青白紅青 圭,長一丈七尺,一百二十首。一千石、六百石,墨綬三 采,青紺淳青圭,長一丈六尺,八十首。四百石、五百石 之長,同前制也。三百石、二百石,黃綬,淳黃一采,圭長 一丈五尺,六十首。一百石,青綬,青紺綸一采,婉轉繆 織,長一丈二尺。自青綬以上,皆長三尺二寸,綠綬同 采而首半之。縌者,古佩繸也,佩綬相迎受,故曰「縌。」紫 綬已上,縌綬之間,施玉環玦。自黑綬已下,縌皆長三 尺,與黃綬同采而首半之。凡先合單方焉。一絲、四絲 為一扶,五扶為一首,五成為一文,文采淳為一圭,皆 廣一尺六寸。

《皇后太后印綬》

太皇太后、皇太后綬,其制與天子乘輿同。赤綬,四采, 黃赤縹紺淳黃為圭,長二丈九尺,五百首。長公主、天 子貴人,與諸侯王同制。其赤綬,四采,赤黃縹紺赤圭, 長二丈一尺,三百首。諸國貴人、相國皆綠綬,三采,綠 紫紺淳綠圭長二丈一尺,三百四十首。

《三才圖會》

《雜佩》

「雜佩」者,左右佩玉也。上橫曰珩,繫三組,貫以蠙珠,中 組之半貫瑀,末懸衝牙;兩旁組各懸琚璜,又兩組交 貫於瑀,上繫珩,下繫璜,行則衝牙觸璜而有聲也。

《綬》

《玉藻》曰:「古之君子必佩玉,天子佩白玉而元組綬,公 侯佩元玉而朱組綬,大夫佩蒼玉而純組綬,士佩瓀 珉而縕組綬,以其貫玉相承受也。」

《縭》

《爾雅》云:「婦人之褘謂之縭。」孫氏云:「褘,帨巾也。」故《集傳》 曰:「婦人之褘,母戒女而為之施衿結帨也。」

《帨》

《禮記》:「婦事舅姑。左佩紛帨。」註:「紛帨,拭手之巾也。」

《觿》

狀如錐角,以象骨為之,頭以解結。

《韘》

古注云:「韘沓也,以朱韋為之,射以彄沓右手食指、將 指、無名指以遂弦也。」

《大帶》

帶以素,天子朱裡,終紕羽,帶與紐及紳,皆飾其側也。 大夫裨其紐及末,士裨其末。帶,玦絹為之,廣四寸,裨 用黑繒,各廣一寸。紳垂三尺,紐闊三寸,長三尺,與紳 齊。

《絛》

以青絲絞如帶,中別綴一流蘇,即所謂「儒紳大帶」之 遺制也。

《事物原始》

《紳》

紳,大帶也。古者搢笏於紳謂之「搢紳」,謂插笏於帶也。 其制始於周。

《帶》

《易》曰:「或錫之鞶帶。」注云:「鞶,大也。即今鸞帶之屬。」劉馮 事始曰:「帶,所以結束衣服者。古有腰帶,以革為之,以 纊為帶,自秦二世始。」

《本草綱目》

《衣帶主治》

陳藏器曰:「婦人難產,及日月未至而產,臨時取夫衣 帶五寸,燒為末,酒服之,裩帶最佳。」 李時珍曰:「療小兒下痢客忤,妊婦下痢難產。」

附方

小兒客忤卒中者:「燒母帶三寸,并髮灰少許,乳汁灌 之。」外臺祕要

小兒下痢,腹大且堅:用多垢故衣帶,切一升,水五升, 煮一升,分三服。千金方

妊娠下痢:中衣帶三寸,燒研水服。千金方

金瘡犯肉,血出不止:取所交婦人中衣帶三寸,燒末, 水服。千金方

令病不復。取女中下裳帶一尺。燒研。米飲服。即免勞 復。肘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