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8 (1700-1725).djvu/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介,閒也。凡四者,則中貳,通上下畔,為四處也。漢時鐘乳俠鼓與舞,每處有九,鐘有兩面,面皆三十六。

「于上之《攠》」謂之「隧。」

攠,所擊之處。攠,弊也。隧在鼓中,六分其厚,以其一為之,深而圜之,窐而生光,有似夫隧。《司烜氏》:「夫隧若鏡。」 此窐圜,擊久而有光,故云「似夫隧。」 窐音攜。

《律曆志》云:「以律各倍半而為鐘。」黃鐘管長九寸,其為 鐘也,高二尺二寸半,厚八分。

註:「意厚,十分強。」

兩欒之閒「徑一尺四寸十六分分之十,鉦之下帶橫 徑一尺一寸二分十六分分之八。」

謂「十分其《銑》閒,去二以為鉦」 者也。

鼓閒方八寸四分、十六分分之六;

此謂「以其鉦為之銑閒」 ,又去二分以為之「鼓閒」 者也。

舞閒方舞之四,橫徑八寸四分十六分分之六。

「此謂以其鼓閒為之舞修」 者也。此謂舞上下促,以橫徑為修,舞從為「廣」 也。

舞廣徑五寸六分十六分分之四。

此謂銑閒之六分,又去二分以為《舞廣》者也。

鐘乳謂之「枚」,亦謂之「景」,一物而三名。俠鼓與舞,皆在 帶篆之閒,每處有九。

其篆閒鼓外二,鉦與舞外各一。凡言「閒」 者,亦為縱篆以介之,所圖者是也。

甬長五寸六分,餘博三寸,厚一十六分;餘衡長二寸 八分,餘博一寸八分,厚與甬同。其甬、衡共長八寸四 分十六分分之六。

即《經》云「以其鉦之長,為甬之長」 ,註云:「并衡數」 是也。

編鐘圖

編鐘圖

圖說

編鐘十六枚,同在一簨,簴飾。《梓人職》云:「厚脣,弇口,出 目,短耳,大胸,燿後,大體,短脰。」若是者謂之臝屬。恆有 力而不能走,其聲大而宏。有力而不能走,則於任重 宜;大聲而宏,則於鐘宜。若是者以為鐘簴,是故擊其 所縣,而由其簴鳴。鄭註《明堂位》云:「橫曰簨,飾之以鱗 屬;植曰簴,飾之以臝屬、羽屬。」

《博古圖一》

總說

「聖人之作樂也,文之以五聲,播之以八音;而八音之 始,必原於律呂。律呂之氣,肇於黃鐘。黃鐘之生,而平 於中正,則鑄之金,磨之石,繫之絲木,越之匏竹,其大 不過宮,其細不過羽。或戛或擊,或搏或拊,一合焉,一 止焉,而樂由此以成矣。」然八音之器,語其制作,既肇 於黃鐘之數,而上下相生,月律互閒,周一歲之月十 二數而金奏舉,其餘絲竹之類,必因鐘律以求協,而 同歸於和者為備樂。然則鐘固樂之始也。其大者為 特鐘,則獨垂其一,是律倍黃鐘之數而成者也。其小 者為編鐘,是律數不倍十有六枚而同一簴者也。有 鎛焉,則大於編鐘而減於特鐘者也。考之《周官》,鳧氏 所以鎔範者,有兩欒而為銑,銑閒則有于而鼓舞,與 之相次。其上為衡甬旋蟲,以屬於簴,而體備枚篆攠 隧之飾焉。且特鐘、編鐘至於鎛之為器,小大雖殊,凡 茲致飾,惟一而已,此先王之法也。由漢以來,浸失其 傳,枚所以節聲而長短異狀。衡甬旋蟲,所就以固結, 而易之為「繫以下垂。」枚短則聲不能節而有隆殺,易 之為「繫以下垂」則動搖而有餘韻;參雜相紊,雅正或 乖。而能知之者,夔、襄不世出,良可歎夫!今之所獲,上 追商、周,下逮秦、漢,古法具存。固可因器以考其聲,因 聲以為其樂。將見《濩》《武》之遺音,可復傳於斯日矣,顧 不美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