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8 (1700-1725).djvu/8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方響部雜錄

《補筆談》:「予嘗問教坊樂工云:『樂聲歲久,勢當漸下,唯 方響皆是古器,鐵性易縮,時加磨瑩,鐵愈薄而聲愈 下。樂器須以金石為準,若準方響,則聲自當漸變』。」 《中山詩話》:近世樂府為繁聲加重疊,謂之纏聲,促數 尢甚,固不容一唱三歎也。胡先生許太學諸生鼓琴 吹簫,及以方響代編磬,所奏唯《采蘋》《鹿鳴》數章而已, 故稍曼延,傍邇鄭、衛聲。或問之,曰:「無他,直《纏聲》《鹿鳴》 《采蘋》爾。」

鈸部彙考

宋,陳暘《樂書》。

《正銅鈸》

銅鈸,本南齊穆士素所造。其圓數寸,大者出於扶南、 高昌、疏勒之國。其圓數尺,以韋貫之,相擊以和樂。唐 之燕樂法曲有《銅鈸相和之樂》,今浮屠氏法曲用之, 蓋出於裔音也。然有正與和,其大小清濁之辨歟?

《和銅鈸》

銅鈸謂之銅盤,本西戎南蠻之器也。昔晉人有銅藻 盤,無故自鳴。張茂先謂人曰:「此器與洛陽宮鐘聲相 諧,宮中撞鐘,故鳴也。」後驗之,果爾。大抵音比則和,聲 同則應,非有物使之然也。

《明王圻三才圖會》

銅鈸圖

銅鈸圖

《圖說》

《通典》曰:「鈸,亦名銅盤,出西戎及南蠻。其圓數寸,隱起 如浮漚,貫之以韋,相擊以和樂。南蠻大者圓數尺,或 謂齊穆士素所造。」

鈸部紀事

《文獻通考》:「哥羅國,漢時聞於中國。其音樂有琵琶、橫 笛、銅鈸、鐵鼓。」

渤泥國其人宴會聚樂必坎鼓吹笛擊鈸批掌歌舞 以為樂。

《隋書音樂志》:「康國樂器有笛、正鼓、加鼓、銅鈸等四種, 為一部。」

《唐書·南蠻傳》:「韋皋作南詔奉聖樂,分四部:一龜茲部, 有長短簫、橫笛、方響、大鈸、貝皆四。雍羌亦遣弟悉利 移城主舒難陀獻其國樂。至成都,韋皋復譜次其聲, 以其樂器異常,乃圖畫以獻。其音八,金鈴鈸四,制如 龜茲部,周圓三寸,貫以韋,擊磕應節,皆飾絛,紛以花, 㲲縷為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