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6 (1700-1725).djvu/1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定計具本來奏

謹按帝王之量,主於「兼容并包。」故雖遐荒負固,自外於聲教之倫,未嘗不憫其昏迷而冀其覺悟,思引掖以歸大化。此至仁者之用心也。我

皇上於噶爾丹,欲令保境息爭,前此屢遣使臣,申以 敕命,不憚再三。至其入犯邊哨,既以逆我顏行; 天戈所指,人切同仇;而

「帝德好生」,猶望其親見用兵之害,庶幾窮蹙來歸,故

重宣使命,開以自新。於其屬下人等,亦遍示招徠,以定反側。所謂「推赤心置人腹中」 ,毫無芥蔕於夙釁者也。

「聖度如天」,因噶爾丹之冥頑不悟而益顯矣。

乙亥,將軍郎坦等請帶綠旗官兵前進。兵部奏:「將軍郎坦等咨稱,本路兵於二月十三日至大同,與參贊諸大臣及總兵官王弼等同議,地方綠旗兵共一萬五千餘人,陝西撥來綠旗兵一千人,如行軍之時,宜發陝西調來兵一千、大同兵四千,共五千人前往。其管領將弁,亦量兵數派出。又訓練大同綠旗兵砲火」 ,遣有八旗漢軍將校各一員。砲手各一名教習。今猶未盡嫺熟。倘有行軍之事。亦并帶往。應准該將軍所請。奏入得。

旨:「此所請帶往之兵過多。如有事著帶陝西調來兵」

一千,大同鎮標兵二千前往。餘如議

丁丑

命增設西安八旗火器兵。將軍尼雅漢奏言、「目下將」

「西安所有漢軍二千內擇一千官員,亦分半教習鳥鎗,實大有裨於地方戰守。但陝省遼闊境土皆切近外藩,三面交界,不同他省。」 如有軍機之事,各處調度,必將此一千火器兵分用,力分則不全矣。火器者所以攻堅陷陣之急需也,必多而整,始大有濟。今擬將西安八旗滿洲蒙古漢軍丁壯及家人廝役內,不論旗分、擇其人材雄偉者、創增一千人。耑管教習。《滿洲官》亦創令增設。共以兵二千為全數。設立火器營。遵

欽定之式。用心訓練。於七千兵內、撥滿兵一千。漢軍

一千連家口安插蘭州城附近邊塞。倘有軍務連綿絡繹。不誤軍機,而兵威震耀於內外。

「皇上似可少紓西顧之憂矣。」奏至。

命議政王、貝勒、大臣集議。議曰:「應照該將軍所奏,將」

西安八旗滿洲、蒙古、漢軍之丁壯及家人廝役內創增一千,教習鳥鎗。西安之滿洲、蒙古八旗,每旗有協領各一員,佐領各七員,拖沙喇哈番等官各七員,驍騎校各七員,不必創增專管官,即於其內撥每翼協領各一員、佐領各二員,拖沙喇哈番等官各二員,驍騎校各二員,附於現在火器兵專管教習。令滿洲將軍、副都統、漢軍副都統總理之。

上從之。

己卯,都統公蘇努等率八旗將士謝

恩時。

上大發帑金、厚賞八旗官兵,盡償其積負。於是將士

《懽忭》頂感,叩懇蘇努等代陳謝。

恩蘇努等轉奏曰:「八旗參領、佐領、驍騎校等率軍士」

口稱我眾,父子兄弟,蒙

皇上數十年豢養,給之田舍月糧。近因小旱,又蒙 皇上軫念,發倉粟賑濟。又

「俯憐窮兵」,增加餉銀。用是我眾,畜養家口,從容閒暇,

得以習學武藝

聖恩高厚,有如天地。至我等家口漸增,衣食用度不

敷,以至稱貸,皆我眾人之私也,何敢上瀆。

聖聽。今

「皇帝洞見纖微,軫念貧苦。」《大賚》

帑金盡償積負,又均平分給,困者皆蘇,貧者皆足。

如甘霖之霈,萬物皆生我眾蒙,

皇帝山海洪恩。願加勉勵、效力戎行。乞代眾恭謝 天恩等伏睹「敷天胥慶,薄海同歡。」《兵士無憂》,彌增。

壯志

「禁旅強」 而「本根永固」 ,「四海靖而率土安寧。」 皆

皇上聖德,仁恩溥被之所致也。等《幸際》

隆時得逢

大賚仁恩周於

禁近。忭舞遍於九衢。大小臣工、歡呼

階陛內外《文武歌頌》。

《聖仁》。等無任感激,代達輿情。謹具奏以

聞。即率八旗將士、在

午門前謝

恩。

謹按:國家之設兵,豢畜之於平日而驅策之於一時。安其身,則心可得而用也,安其心,則力可得而用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