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76 (1700-1725).djvu/9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泰山而下。尋復見神,謂廣曰:「君言泄於人間,固有難 厄也。本與君一小筆,欲為君致福,君反自致禍,君當 見還。」廣乃懷中探筆還之,神尋不見。廣因不復能畫。 《下邳畫龍》,竟為泥壁。

《茶經廣陵耆老傳》:「晉元帝時,有老姥每旦獨提一器 茗往市鬻之,市人競買,自旦至夕,其器不減。所得錢 散路傍孤貧乞人,人或異之。州法曹縶之獄中。至夜, 老姥執所鬻茗器,從獄牖中飛出。」

《報應記》:慕容文策,隋人,常持金剛經,不喫酒肉,大業 七年暴卒,三日復活。策初見二鬼把文牒追至一城 門,顧極巖峻,入行四五里,見有宮殿羽衛主當殿坐, 僧道四夷不可勝數。使者入見,文策最在後,一一問 在生作善作惡,東西令立,乃唱策名,問曰:「作何善,對 曰:『小來持金剛經』。」王聞,合掌歎曰:「功德甚大,且放還。」 忽見二僧執火引,策即捉袈裟角問之。僧云:「緣公持 經,故來相衛,可隨燭行。」遂出城門,僧曰:「汝知地獄處 否?」指一大城門曰:「此是也。策不忍看,求速去。」二僧即 領至道有一橫垣塞路,僧以錫扣之,即開云:「可從此 去。」遂活。

唐宋義倫,麟德中為虢王府典籤,暴卒三日方蘇,云 被追見王,王曰:「君曾殺狗兔鴿,今被論君算合盡然。 適見君師主云:君持《金剛經》,不惟滅罪,更合延年。我 今放君,君能不喫酒肉,持念尊經否」義倫拜謝曰:「能。」 又見殿內床上有一僧,年可五六十,披衲,義倫即拜 禮僧曰:「吾是汝師,故相救,可依王語。」義倫曰:「諾。」王令 隨使者往看地獄。初入一處,見大鑊行列,其下燃火, 鑊中煮人,痛苦之聲,莫不酸惻。更入一處,鐵床甚闊, 人臥其上,燒炙焦黑,形容不辨。西顧有三人,枯黑佇 立,頗似婦人。向義倫叩頭云:「不得食喫,已數百年。」倫 答曰:「我亦自無,何可與汝更入一獄?」向使者云:「時熱, 恐家人見斂。」遂去。西南行數十步,後呼云:「無文書,恐 門司不放出。」遂得朱書三行字,並不識。門司果問看 了,放出乃蘇。

《吉凶影響錄》:治平中,黃靖國死,見冥中數獄吏指一 所曰:「此唐武后獄。」后惡至大方,以大甕貯黃蝎螫之 也。酷吏奸臣皆有獄也。

《艾子雜說》:齊宣王時,人有死而生,能言陰府間事,乃 云:方在陰府時,見閻羅王詰責一貴人曰:「汝何得罪 之多也?」因問曰:「何人也?」曰:「魯正卿季氏也。」其貴人再 三不服,曰:「無罪。」閻王曰:「某年齊人侵境,汝只遣萬人 往應之,皆曰:『多寡不敵必無功。豈徒無功,必枉害人 之命』。汝愎而不從,是以齊兵眾萬人皆死。又某年某 月饑,汝蔽君之聰明而不言,遂不發廩,因此死數萬 人。又汝為人相,職在燮理陰陽。汝為政乖戾,多致水 旱,歲歲民被其害,此皆汝之罪也。」其貴人叩頭乃服。 王曰:「可付阿鼻獄。」乃有牛頭人數輩執之而去。艾子 聞之,太息不已。門人問曰:「先生與季氏有舊耶?何歎 也?」艾子曰:「我非歎季氏也,蓋歎閻羅」王也。門人曰:「何 謂也。」曰:「似此安得獄空耶?」

《仇池筆記》:戊寅十一月,余於儋耳聞城西民李氏處 子病卒,兩日復生。余與進士何旻同往見其父,問死 生狀,云:初昏,若有人引去,至官府幕下,有言:「此誤追。 庭下一吏云:『可且寄禁』。又一吏云:『此無罪,當放還。見 獄在地窟中,隧而出入,繫者皆儋人,僧居十六七。有 一嫗身皆黃,毛如驢馬,械而坐。處子識之,蓋儋僧之』」 室也。曰:「吾坐用檀越錢物,已三易毛矣。」又一僧亦處 子,鄰里死已二年矣,其家方大祥,有人持盤餐及錢 數千,云付某僧,僧得錢分數百遺門者,乃持飯入門 去,諸繫者皆爭取其飯,僧所食無幾。又一僧至,見者 擎跪作禮,僧曰:「此女可差人速送還。」送者以手擘牆 壁使過。見一河有舟,使登之,送者以手推舟,舟躍,處 子驚而寤。是僧豈所謂地藏菩薩耶?書此為世戒。 《家世舊》聞蔡京自少好方士之術,其在錢塘,嘗遇異 人,以故所至輒延道人輩。崇寧初作相,即為徽廟言 泰州徐神翁能知未來事。元祐中,蘇軾知揚州,遣人 往求字,神翁大書曰:「泄慢墮地獄,禍及七祖。」神翁雖 方外士,而能疾元祐人,「所宜褒顯,其可笑如此。」然上 頗喜之。群閹又言:「元符中,哲宗嘗遣人密問聖嗣神 翁,曰『吉人君子』。」吉人者,上名也。於是召至都下。上用 太宗見陳摶故事,御絛褐,即便殿,以賓禮接之。又有 劉混康者,茅山道士,其師祖朱自英以傳籙著名,章 獻明肅太后臨朝時,嘗召至京師,從受法籙,故混康 亦得召。混康頗有識,善劾鬼神,然未嘗行,每曰:「安能 敲枷擊鎖,作老獄吏邪?」二人者既至,皆物故。上疑其 變化仙去,益求其類。

《道山清話》:「趙先生能使人夢寐中隨其往,以觀地獄。 寶靈長老不信,欲往觀之。先生與之對趺坐,命長老 合眼正念。人視之,二人皆已熟睡,鼻息如雷,俄頃而 覺,長老者流汗被體,視先生合掌作戰悸之狀。人問 之,皆不答,但亟遣人往州橋問銀鋪李員外如何,既 而人回曰:『今早殂矣』。明日長老遂退院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