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94 (1700-1725).djvu/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世祖建武十三年始備車輿法物

按:《後漢書世祖本紀》,「建武十三年夏四月,益州傳送 公孫述瞽師、郊廟樂器、葆車輿輦,於是法物始備。」 按《通典》,後漢光武平公孫述,始獲葆車輿輦,而因舊 制金根車,擬周之玉輅,最尊者也。大駕則御鳳皇車, 以金根為副。

魏因漢制,改「獵車」名《闟虎車》。

按:《通典》云云。

明帝青龍 年令作指南車

按《三國魏志明帝本紀》。不載。按《通典》,「青龍中,令博 士馬鈞紹作指南車。車上有木仙人。舉手恆指南。車 箱迴轉。所指微差。」

齊王正始 年詔出入必御輦乘輿

按《魏志三少帝本紀》。不載。按《通典》云云。

晉承周,「五路」,仍損益漢魏車輿之制。

按《晉書輿服志》:「玉、金、象革木等路,是為五路,並天子 之法。」車皆朱班漆輪,畫為𣝛文,三十輻,法月之數。重 轂貳轄,以赤油,廣八寸,長三尺,注地,繫兩軸頭,謂之 飛軨。金薄繆龍之,為輿倚較,較重為文。獸㐲軾,龍首 銜軛,左右吉陽筩,鷥雀立衡,𣝛文畫轅及轓,青蓋,黃 為裡,謂之黃屋。金華施橑,朱橑二十八,以象宿。兩箱 之後,皆玳瑁為鶤翅,加以金銀雕飾,故世人亦謂之 「金鶤車。」斜注旂旗於車之左,又加棨戟於車之右,皆 橐而施之。棨戟韜以黼繡,上為字繫大蛙蟆轓軛 長丈餘,於戟之杪,以氂牛尾大如斗,置左騑馬軛上, 是為左纛。轅皆曲向上,取《禮緯》「山車垂句」之義,言不 揉而能自曲。

玉、金、象三路,各以其物飾車,因以為名。革者漆革,木 者漆木,其制玉路最尊,建太常十有二旒,九軔委地, 畫日月升龍以祀天。金路建大旂九旒,以會萬國之 賓,亦以賜上公及王子母弟。象路建大赤,通赤無畫, 所以視朝,亦以賜諸侯。革路建大白,以即戎兵事,亦 以賜四鎮諸侯。木路建大麾,以田獵,其麾色黑,亦以 賜藩國。玉路,駕六黑馬,餘四路皆駕四馬。馬並以黃 金為文,髦插以翟尾,象鹿面,鏤鍚。

鍚在馬面,所謂「當顱」 者也。

金鍐而方釳。

金鍐,謂以金鍐為文。旄,以鐵為之,其大三寸,中央、兩頭高如山形,貫中以翟尾而結著之也。

繁纓赤罽,易茸金就,十有二。

「繁纓」 ,馬飾,纓在馬膺前,如索帬。

五路皆有鍚鸞之飾,和鈴之響,鉤膺玉瓖。

鉤膺,即繁纓也。《瓖馬帶》玦名也。

龍輈《華轙》。

輈,車轅也。頭為龍象。轙謂車衡土環,受鸞者也。

朱幩:

幩,飾也。人君以朱纏鑣扇汗以為飾也。

法駕行,則五路各有所主,不俱出。臨軒大會,則陳乘 輿、《車輦》《旌鼓》於其殿庭。

車。坐乘者謂之安車,倚乘者謂之立車,亦謂之高車。 按《周禮》,惟王后有安車也,王亦無之。自漢已來,制乘 輿乃有之。有青立車、青安車、赤立車、赤安車、黃立車、 黃安車、白立車、白安車、黑立車、黑安車,合十乘,名為 「五時車」,俗謂之「五帝車。」天子所御則駕六,其餘並駕 四。建旂十二,各如車色。立車則正豎其旂,安車則邪 注:駕馬,馬亦各隨五時之色。白馬則朱其。尾左右 騑驂,金鍐鏤鍚,黃屋左纛,如金根之制,行則從後。「五 牛旗」,平吳後所造,以五牛建旗,車設五牛,青、赤在左, 黃在中,白、黑在右。

《金根車》,駕四馬,不建旗幟,其上如畫輪,車下猶金根 之飾。《耕根車》,駕四馬,建赤旗,十有二旒。天子親耕所 乘者也,一名「芝車」,一名「三蓋車」,置耒耜於軾上。 《戎車》,駕四馬,天子親戎所乘者也。載金鼓、羽旂、幢翳, 置弩於軾上。其建矛麾悉斜注。

獵車,駕四馬,天子校獵所乘也。重輞縵輪,繆龍繞之, 一名「闒戟車」,一名「蹋豬車」,魏文帝改名「蹋獸車。」 遊車九乘,駕四,先驅之乘是也。

「雲罕車」,駕四。

「皮軒」車,駕四,以獸皮為軒。

「鸞旗」車,駕四,先輅所載也。鸞旗者,謂析羽旄而編之, 列繫幢傍也。

「建華車」,駕四,凡二乘。行則分居左右。

輕車,駕二,古之獸車也。前後二十乘,分居左右。輿輪 洞朱,不巾不蓋,建矛戟麾幢,置弩箙於軾上。大駕法 駕出,射聲校尉、司馬、吏士、戰士載,以次屬車。

《司南車》,一名「指南車」,駕四馬,其下制如樓,三級,四角 金龍銜羽葆。刻木為仙人,衣羽衣,立車上,車雖迴運 而手常南指。大駕出行,為先啟之乘。

「記里鼓」車,駕四,形制如司南,其中有木人執槌向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