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Sibu Congkan0447-魏徵-羣書治要-16-05.djvu/2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本页已校对


歸之農,皆著於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

之民,轉而緣南畮,則畜積足而人樂其所矣。可

以爲富安天下,而直爲此禀禀也。禀禀,危也。竊爲陛

下惜之。」於是上感誼言,始開藉田,躬耕以勸百

姓。晁錯復說上曰:聖王在上,而民不凍飢者,非

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爲開其資財之道也。

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無捐

瘠者,捐,謂民飢也。或謂貧乞者爲捐也。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今海內爲一,土地民人之衆,不避湯禹,加以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