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小说集/杂识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广平识 域外小说集
杂识
作者:鲁迅
新序
本作品收录于《鲁迅全集
本篇《杂识》二则:关于安德烈夫一则及关于迦尔洵一则之第一节,原载《域外小说集》初版第一册;关于迦尔洵之第二节原载初版第二册。

安特来夫[编辑]

安特来夫[1]生于一千八百七十一年。初作《默》一篇,遂有名;为俄国当世文人之著者。其文神秘幽深,自成一家。所作小品甚多,长篇有《赤咲》一卷,记俄日战争[2]事,列国竞传译之。

迦尔洵[编辑]

迦尔洵V.Garshin[3]生一千八百五十五年,俄土之役[4],尝投军为兵,负伤而返,作《四日》及《走卒伊凡诺夫日记》。氏悲世至深,遂狂易,久之始愈,有《绛华》一篇,即自记其状。晚岁为文,尤哀而伤。今译其一,文情皆异,迥殊凡作也。八十五年忽自投阁下,遂死,年止三十[5]

《四日》者,俄与突厥之战,迦尔洵在军,负伤而返,此即记当时情状者也。氏深恶战争而不能救,则以身赴之。观所作《孱头》一篇,可见其意。“茀罗”,突厥人称埃及农夫如是,语源出阿剌伯,此云耕田者。“巴侅”,突厥官名,犹此土之总督。尔时英助突厥,故文中云,“虽当英国特制之庇波地或马梯尼铳[6]……”

编注[编辑]

  1. 安特来夫(C.D.EFGHIIJ,1871—1919),通译安德烈夫,俄国作家。十月革命后流亡国外。著有小说《红的笑》(即《赤唉》)、《七个绞死的人》,剧本《往星中》、《人之一生》等。
  2. 俄日战争,指一九〇四年二月至一九〇五年九月,日本同沙皇俄 国之间为争夺在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的权益而进行的一次战争。
  3. 迦尔洵(K.L.MNHHOPF,1855—1888),俄国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四日》、《红花》(即《绛华》)、《胆小鬼》(即《孱头》)等。
  4. 俄土之役,即一八七七年至一八七八年沙皇俄国和土耳其之间的战争,这 里又称“俄与突厥之战”。突厥,土耳其的旧称。
  5. “年止三十”,应为年止三十三。前面的“八十五年”,亦为八十八年之误。
  6. 庇波地,英语Pivot gun的音译,意即旋转炮。马梯尼铳,即马梯尼来复枪,系匈牙利人马梯尼·腓特烈(1832—1897)所发明,在一八七一年至一八八九年间为英国军队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