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康熙字典/氏部/氏部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编辑]

《唐韵》承旨切
《集韵》《韵会》《正韵》上纸切,𠀤音是。氏族也。
《白虎通》有氏者何,贵功德,下伎力,所以勉人为善也。
《左传·隐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疏:释例曰:别而称之谓之氏,合而言之则为族。
《赵彦卫·云麓漫抄》姓、氏后世不复别,但曰姓某氏,虽史笔亦然。按姓者,所以统系百世,使不别也。氏者,所以别子孙所自出。如周姓姬氏,所以别子孙,如鲁卫毛耼邘[1]晋应韩之分,若夫《易》云:黄帝尧舜氏作。尧舜虽非姓氏,既是天子当一代,称曰尧舜氏,义亦通。此又不拘姓氏之例。
《柳芳·论氏族》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官则司马司徒,氏于爵则王孙公孙,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氏于志则三马五鹿,氏于事则巫乙匠陶。又古者贵有氏,贱无氏,故其诅辞有曰:坠命亡氏,言夺爵失国也。诅辞见《左传·襄十一年》。又妇人例称氏。
《仪礼·士昏礼》祝告妇之姓,曰某氏来归。又乐氏,津名,在郑。
《左传·襄二十六年》涉于乐氏。又元氏、猗氏、卢氏、尉氏,皆县名。
《广舆记》元氏属常山,今属真定府。猗氏属河东,今属平阳府。卢氏本汉县,今属河南府。尉氏本秦县,今属真定府。
《师古·汉书注》凡地名称某氏者,皆谓因之而立名。如尉氏、左氏、缑氏、禺氏之类。又以氏名其物。
《大戴记》兰氏之根,櫰氏之苞。又姓。
《吴志》有氏仪,后改姓是。又猛氏,兽名。
《司马相如·上林赋》鋋猛氏。
《郭璞曰》今蜀中有兽,状似熊而小,毛浅有光泽,名猛氏。又《说文》巴蜀山名岸胁之旁著欲落堕者曰氏。氏崩,闻数百里。
《扬雄·解嘲》响若氏𬯎。○按今《扬雄传》作𨸝。
《玉篇》亦云:巴蜀谓山岸欲堕曰氏,崩声也。承纸切。又《元包经》剥屵氏。传曰:山崩于地也。注:屵音蔡,氏音支。与《说文》《玉篇》义同而音异。又《集韵》掌是切,音纸。姓也。义同𣱄。又《广韵》《集韵》《韵会》章移切《正韵》旨而切,𠀤音支。月氏,西域国名,在大宛西。
《史记·大宛传》有大月氏,小月氏。亦作月支。又阏氏,单于后名。
《史记·韩王信传》上乃使人厚遗阏氏。注:阏音燕,氏音支。又乌氏,县名。
《史记·郦商传》破雍将军乌氏。注:乌音于然反,氏音支,县名。属安定。
《前汉·地理志》作阏氏。又《史记·货殖传》乌[2]氏倮。注:韦昭曰:乌氏,县名,倮,名也。索隐以乌氏为姓,非是。又《广韵》子盈切《集韵》咨盈切,𠀤音精。狋氏,县名。
《前汉·地理志》代郡有狋氏县。注:孟康曰:狋音拳,氏音精。亦作𠂩。
《古今印史》𠂩,承旨切,族下所分也。古者姓统族,族统𠂩。适出继位之馀,凡侧出者皆曰𠂩。故为文从侧出以见意。

[编辑]

〔古文〕𢎮
《唐韵》丁礼切
《集韵》典礼切,𠀤音邸。
《说文》氐,至也。从氏,下著一。一,地也。又本也。
《诗·小雅》尹氏大师,维周之氐。
《毛传》氐,本也。正义曰:氐,读从邸。若四圭为邸,故为本,言是根本之臣也。又《郑笺》氐,当作桎鎋之桎。
《孝经钩命决》[3]云:孝道者,万世之桎鎋。
《说文》云桎车鎋也。则桎是鎋之别名,以鎋能制车,喻大臣能制国也。桎,之寔反,又丁履反。鎋又作辖,胡𦟈反。○按今《诗》从毛传,读若邸。又与抵同。归也。
《前汉·食货志》天下大氐无虑皆铸金钱。《又》大氐皆遇吿。《注》师古曰:氐,读曰抵,归也。大氐,犹言大凡也。又《左思·三都赋》作者大氐举为宪章。《注》氐,音旨。义同。今俗书作抵。又氐人,外国名,在建木西,人面鱼身,无足。见《山海经》。氐,音触抵之抵。旧注附入都奚切,今订正。又木之根氐也。亦作柢。义详木部。又人所托宿亦曰氐。通作邸。又《集韵》轸视切,音旨。氐道,地名,在广汉。又《广韵》丁尼切《集韵》张尼切,𠀤音胝。氐池,县名。或作旨而切,音支,非是。又《广韵》都奚切《集韵》《韵会》《正韵》都黎切,𠀤音低。氐羌也。
《诗·商颂》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
《正义曰》氐羌之种,汉世仍存。其居在秦陇之西。
《路史》氐羌数十,白马最大。
《前汉·地理志》陇西郡有氐道、羌道二县。
《鱼豢·魏略》汉置武都郡,排其种人,分窜山谷,或号青氐,或号白氐。又星名。
《尔雅·释天》天根,氐也。孙炎曰:角亢下系于氐,若木之有根。
《史记·天官书》氐四星,东方之宿。氐者,言万物皆至也。
《甘氏星经》氐四星为天宿宫,一名天根,二名天符。
《礼·月令》季冬之月旦氐中。又《前汉·地理志》韩地,角、亢、氐之分野。又同低。俛也。
《前汉·食货志》封君皆氐首仰给。《注》师古曰:氐首,犹俯首。又贱也。
《前汉·食货志》其价氐贱减平。又墨神曰回氐。见《致虚阁杂俎》。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丁计切,音帝。东方宿也。义见上。

[编辑]

〔古文〕𠘽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弥邻切,音泯。
《说文》众萌也。言萌而无识也。
《易·师卦》君子以容民畜众。
《书·咸有一德》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治。
《礼·缁衣》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又四民。
《穀梁传·成元年》古者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注:德能居位曰士,辟土植谷曰农,巧心劳手成器物曰工,通财货曰商。又司民,星名。
《周礼·秋官·司民》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献其数于王。注:司民,轩辕角也。
《释文》轩辕十七星,如龙形,有两角,角有大民、小民。又官名。
《周礼·秋官·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又民曹,汉官名。
《后汉·百官志》民曹尚书主凡吏上书事。注:《蔡质·汉旧仪》曰:典膳治功作,监池、苑囿、盗贼事。又民部,今戸部也。
《文献通考》汉置尚书郞四人,其一人主财帛委输。至魏文帝,置度支尚书寺,专掌军国支计。吴有戸部,晋有度支,皆主筭也。后周置大司徒卿一人,如《周礼》之制,隋初有度支尚书,则幷后周民部之职。开皇二年,改度支为民部。永徽初,改民部为戸部。又北方有比肩民,见《尔雅·释地》。南方有裸民,见《吕氏春秋》。又白民国,白身,背有角,乘之寿二千岁。羽民国,其民皆生羽毛。卵民国,其民皆生卵。毛民国,其民皆生毛。又有劳民、摇民、埙民、盈民、臷民、蜮民诸国,𠀤见《山海经》。又鹤民国,人长三寸,日行千里,见《穷神秘苑》。又姓,见《姓苑》。又叶邻知切,音离。
《夏禹襄陵操》洪水滔天,下民愁悲。上帝愈咨,三过吾门不入。父子道衰,嗟嗟不欲烦下民。又叶弥延切,音眠。
《杨方·合欢诗》齐彼蛩蛩兽,举动不相捐。生有同穴好,死成倂棺民。
《六书略》民,象俯首力作之形。○按民字之义非一。有总言人者,《诗》天生蒸民,厥初生民。是也。有对君而言者,《书》民惟邦本。是也。有别于在位而言者,《诗》宜民宜人。注:人谓臣,民谓众庶。是也。有对幽而言者,《论语》务民之义,《左传》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是也。有对已而言者,《诗》民莫不穀,我独于罹。是也。有对农而言者,《汉·食货志》粟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是也。况四民兼士农工商,岂力田始称民乎。《六书略》之说穿凿,不可从。

考证[编辑]

  1. 谨照原文邗改邘
  2. 谨照原文鸟改乌
  3. 谨照原昼诀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