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戊戌前孙康二派之关系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戊戌前孙康二派之关系
作者:冯自由
本作品收录于《革命逸史

康有为原名祖诒,号长素,少有创立新教、取孔子而代之志,其自号氏素,即取凌驾素王之义。其门人陈千秋号超回,梁启超号轶赐,麦孟华号驾孟,曹泰号越伋,韩文举号乘参,均取此义。时人以康立论怪僻,自称圣人,咸以颠康呼之。康初讲学于长兴里,号长兴学舍,好流览西学译本,凡上海广学会出版之书报,莫不尽量购取。长兴学舍旋移于广府学宫,改名万木草堂,与双门底圣教书楼相距甚迩。时总理初假圣教书楼悬牌行医,因康常在该书楼购书,知其有志西学,欲与结交,爰托友人转达。康谓孙某如欲订交,宜先具门生帖拜师乃可。总理以康妄自尊大,卒不往见。乙未总理倡议农学会于广州,尝请康及其徒陈千秋等加入,陈颇有意,以格于师命而止。是年春,陈少白以事至上海,居洋泾浜全安栈,闻康与其徒梁启超晋京会试,亦寓同栈,乃赴邻室访之。康庄重接见,正襟危坐,仪容肃然。少白向之痛言清朝政治日坏,非推翻改造,决不足以挽救危局。康首肯者再,且介绍梁启超相见,谈论颇欢。总理在广州败挫之后,康徒梁启超、徐勤、麦孟华、欧榘甲诸人于丙申丁酉(一八九六至一八九七)间,先后发刊《时务报》、《知新报》于上海、澳门,倡言改革,名重一时。同时杨衢云、谢缵泰等亦与康广仁(有为之弟)何易一商谈两党合作事宜久无成议。丁酉冬,横滨侨商邝汝磐、冯镜如等在中华会馆发起组织学校,以教育华侨子弟,欲由祖国延聘新学之士为教师,以此就商于总理。总理以兴中会缺乏文士,乃荐梁启超充任、并代定名曰中西学校。邝汝磐持总理介绍函赴上海,谒康有为于旅次。康以梁启超方主持《时务报》笔政,荐徐勤承乏,并助以陈默庵、汤觉顿、陈荫农等,皆康门优秀也。又谓中西二字不雅,特为更名大同,亲书大同学校四字门额为赠。徐勤既抵日本,初与总理少白时相过从,互讨论时政得失。迨戊戌(一八九八年)夏秋间,清帝光绪锐行新政,康有为骤获显要,以帝师自居,徐勤等皆弹冠相庆,虑为革命党株连,有碍仕版,遂渐与总理少白疏远,而两党门户之见,从此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