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002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一 新增东国舆地胜览
卷二
作者:李荇 李氏朝鲜
1530年9月
卷三

京都下[编辑]

文职公署[编辑]

宗亲府[编辑]

北部观光坊。宗室诸君之府。其属,典签司附焉。

○宗亲无定数。典签一人,正四品;典簿一人,正五品。

议政府[编辑]

光化门南之左,一在昌德宫仁政殿西。其任总百官、平庶政、理阴阳、经邦国。其属,舍人检详二司附焉。

○领议政左右议政各一人,正一品;左右赞成各一人,从一品;左右参赞各一人,正二品;舍人二人,正四品;检详一人,正五品;司录二人,正八品。

李克堪舍人司题名记:万几之烦,一人所不能独理,于是乎有宰相焉;相亦不能独理,于是乎有僚佐焉。夫以一国委之相,而相之所日与图议国政者,僚佐耳。有宰士,有丞相、长史,是其职也。高丽评议司,总治国事,置经历都事,皆以他官兼之。我朝建议政府仿成三师、三少之职,以正宰相之位号。又置舍人二员以佐之,令相臣自荐辟,所以重其选也。

司旧有题名记,岁久纸渝墨弊。卢公叔仝,自舍人不数年,观察湖南,为具题名册一本送之,缄横皆具,遂誊写于新本,幷藏旧本,所以不忘旧也。居是选者。不以献可替否为心,徒以唯诺承禀为任,则不过一吏员耳,岂国家设置之意乎?深有望于后之诸君子云。

○前人检详司题名记:政府总治百司,设舍人检详二司为僚佐,分掌庶事,其选重矣。甲午,罢政府署事,只置舍人司,归检详职事于礼曹。丙辰,署事以后,始复置此司。司中旧有题名记,自甲午以前,皆不可考,只记丙辰以后任人名氏。观者恨其不周,暇日搜检文书,得崔相国府以下数公,因新作题名册,书于卷首,以补前日之未备云。

忠勋府[编辑]

北部广化坊。诸功臣之府。其属,经历所附焉。

○正一品、亲功臣、王妃父则称府院君,其馀至从二品,倶称君,无定数。经历一人,从四品;都事一人,从五品。经历、都事官品,他司同。

权举记:人臣之有功于国者,既以金帛赏之,爵禄酬之,记功于太常,铭动于鼎锺矣。犹以为未也,而虑有阙典。则又为之置官府,以掌其事。我太祖秉箓膺图,化家为国。文武才智之臣,际会风云,奋功立事,共集大动者,其元功伟绩,辉暎简策。既丹书铁劵,藏之盟府,设忠勋司以主之者,盖重之也。太宗诛剪击臣,再定内难,其左右前后不避夷险,弘济艰难者,论其定社佐命之功,则亦无让于前人焉。我殿下遭王室之中,微愤乾纲之解纽,奋赤手除奸凶,复正皇极,寔英谋之独运。而其忘身徇国,骋智效力,有尺寸之劳者,咸录而不遗焉。

及乎龙飞九五,万汇一新,固不假人为,而其攀鳞附翼,密裨鸿图,与有微劳者,亦不遗焉。大哉!天地之德,不可名言矣。于是又特陞忠勋司为府。班视两府,置经历、都事,加赐田数百结。奴婢以口计者五百,以旧廨隘陋不称。赐北部广化坊宗簿寺公廨一区,又命因其基而重新之。功既告成,咸以不可无文,征予为记。予曰:“功役之颠巅末,不必详也,愿为诸公一言焉。愿自今母挟势母怙恩,母以小隙弃大好。以母负圣明,以此酬大恩,不亦美乎?人称光武能保全功臣,而于高帝则责之不能焉,予以为不然。使韩彭寇邓高帝亦必能全之矣。使寇邓韩彭光武之保全,亦未可知也。其保全与否,不是人臣之自取欤?诸公皆陨越以听,用书以为戒。”

新增在中部宽仁坊。燕山甲子,撤旧府。今上初,移设于此。

仪宾府[编辑]

中部贞善坊。尚公主、翁主者之府。其属,经历所附焉。

○从二品以上称尉;正三品堂上官则称副尉;堂下官则称佥尉;从三品亦称佥尉,倶无定数。经历、都事各一人。

新增燕山甲子撤移他所。今上十一年创于北部广化坊

敦宁府[编辑]

中部贞善坊。王亲外戚之府。

○领事一人,正一品;判事一人,从一品;知事一人,正二品;同知事一人,从二品;都正一人、正一人,皆正三品;副正一人,从三品;佥正二人,从四品;判官二人,从五品;主簿二人,从六品;直长二人,从七品;奉事二人,从八品;参奉二人,从九品。

○领事至参奉官品,他司同。

新增燕山乙丑[1]革佥正、判官、主簿、直长、奉事、参奉各一人。今上初复置。

义禁府[编辑]

中部坚平坊。掌奉教推鞫之事。其属,经历所附焉。有当直厅郞厅一员,更日递直,掌士庶申诉告牒等事。

○判事、知事、同知事,凡四人,皆以他官兼。经历、都事,凡十人,皆以前资带。

柳诚源题名记:官府题名,盖本于《迁史》之年表,所以著姓氏,迁除日月,使后之览者,尚论其世而有以知其人也。国朝掌狱之官,曰刑曹也,曰义禁府也。刑曹,主治寇贼、刑暴乱。禁府,则古之诏狱也。朝廷大狱及中外久滞难断之事,皆于是焉,归任尤重矣。在高丽时曰巡军万户府,置都万户、上万户、副万户、镇抚千户提控。恭愍十八年,改为司平巡卫府置提调、判事、参详官、巡卫官、评事官,辛祸时复改为巡军万户府。国朝因之,太宗二年,改为巡卫府。三年,又改为义勇巡禁司。十四年,改今号,置提调、镇抚、知事、都事,此建置沿革之大略也。

自国初迄于今,题名尚未有记,府中恨之。一日,提调权公蹲属镇抚安君位,搜罗故牍,得故议政朴平度公以下若干人。其称巡禁以上文籍逸失,而所得者亦间有阙焉。姑取其可考者,联书于册,庶来者有考焉。夫题名尚矣,以来,虽偏州下邑,莫不有记。矧伊桌事之重官而阙之,可乎哉?此今日诸公倦倦之意也。览者因其人而尚论之,则不但取姓氏、岁月之可见而已。

吏曹[编辑]

议政府南。掌文选、勋封、考课之政。其属,有文选考勋考功三司,忠翊府内侍府尚瑞院宗簿寺司饔院内需司掖庭署隶焉。

○判书一人,正二品;参判一人,从二品;参议一人,正三品;正郞三人,正五品;佐郞三人,正六品,他曹同。唯兵曹加参知一人,正郞佐郞各一人。刑曹加正郞、佐郞各一人。

户曹[编辑]

汉城府之南。掌户口、贡赋、田粮、食货之政。其属,有版籍会计经费三司,内资寺内胆寺司导寺司胆寺军资监济用监司宰监丰储仓广兴仓典舰司平市署司酝署义盈库长兴库司圃署养贤库、五部隶焉。

礼曹[编辑]

光化门南之右。掌礼乐、祭祀、宴享、朝聘、学校、科举之政。其属,有稽制典享典客三司,弘文馆艺文馆成均馆春秋馆承文院通礼院奉常寺校书馆内医院礼宾寺掌乐院观象监典医监司译院世子侍讲院宗学昭格署宗庙署社稷署冰库典牲署司畜署惠民署图画署活人署归厚署、四学[2]隶焉。

兵曹[编辑]

司宪府之南,一在昌德宫金虎门外。掌武选、军务、仪卫、邮驿、兵甲、器仗、门户、管钥之政。其属,有武选乘舆武备三司,五卫训炼院司仆寺军器寺典设寺世子翊卫司隶焉。

刑曹[编辑]

兵曹之南。掌法律、详识、词讼、奴隶之政。其属,有详覆考律掌禁掌隶四司,掌隶院典狱署隶焉。

工曹[编辑]

刑曹之南。掌山泽、工匠、营缮、陶治之政。其属,有营造攻治山泽三司,尚衣院缮工监修城禁火司典消司掌苑署造纸署瓦署隶焉。

徐居正题名记:按《书·周官》曰:“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即六卿之一,而冬官之长也。曰民曹、曰左民、晋宋曰起部、曰工部,仍之。我国家置六曹,工居其一,即古之冬官。曹之长曰判书,即周之司空,历代之尚书也。次有参判、参议各一人,皆贰乎判书者也。郞属有六:正郎三人,秩正五品;佐郎三人,秩正六品,此历代之郞中员外郞也。其掌有三:曰营造司、曰攻治司、曰山泽司,厌选甚重,选必用干局、艺能倶优者授之。自国初迄今,六十馀年之间,历是任者,不知贤几人、能几人,为时名相者几人。前后来者,喜因循不录姓名,使没没无传,岂不深可惜哉?今正郞曹公变隆金公良璥慎公先庚;佐郞姜公尤范成公栗李公永敷;前正郞申公允甫、佐郞林公守谦[3],慨然追求往牒,得正郞曹公尚治而下若干人题名,为先生案。继此来者,虽千百人,亦可续书,传之不朽也。

居正尝观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皆有年表,以记人物之姓名。后世官府厅壁,皆有题名记,盖亦祖其意也。今中外庶司,往往有之,况工为剧曹,郞为一时之高选。佐六卿若百工,其任不既重乎?而可无题名也哉?宜诸公之拳拳也,抑因此以考人物之盛衰、功绩之勤怠、迁次之日月,有所取舍于其间,则其所补,岂亦小哉?是以书。

司寭府[编辑]

中枢府南。掌论执时政、纠察百官、正风俗、伸冤抑、禁滥伪等事。其属,监察房附焉。

○大司宪一人,从二品;执义一人,从三品;掌令二人,正四品;持平二人,正五品;监察二十四人,正六品。

徐居正题名记:《周礼》记御史之名。置御史大夫,位亚丞相,副曰中丞,属有御史。称台曰御史,或曰兰台,又与尚书、谒者为三台。御史台[4],或曰肃政台沿制,称御史台[5],其属有三院:曰台院、曰殿院、曰察院亦有御史台。皇都察院,有左右都御史、左右都副御史、左右佥都御史、诸路监察御史。高丽初称司宪台,又曰御史台。后复司宪台,置大夫、中丞、杂端、侍御、殿中、监察。文宗增置判事、知事。忠烈朝改称监察司,有提宪、侍丞、侍史、监察史。忠宣朝始称司宪府,以大夫为大司宪、中丞为执义、侍御史为掌令、殿中御史为持平、监察御史为纠正。其后台名官制亦不一。本朝因旧曰司宪府,置大司宪一人、执义一人、掌令二人、持平二人,专掌谏诤论劾[6]。其属有监察二十五人,以他官兼之,世祖朝皆带本职,减一员为二十四。

呜呼!御史之职,历代重之。其任重,其责大,其忧亦深。何者?御史得人,则君有过举,批龙鳞、抗雷霆、属𫓧钺而不辞;将相大臣有愆违,得以绳纠之;宗戚贵近有骄悍,得以弹击之;小人在朝,必欲去之;贪墨在官,必欲迸之。举直错枉,激浊扬清,正色立朝,百僚震慑,其责岂不重且大乎?如或御史失人,则君有过举,将相非人,朝廷有阙政,国家有遗事,若不见不闻,如有物塞其耳,有手掩其目,有钳缄其口,默默苟容,则虽全身远害,于职分何?于物议何?其忧也岂不深矣乎哉?祖宗以来,重台宪耳目之选,养慷慨敢告之气。应是选者,孰不欲砥砺名节,思副德意乎?

天顺癸未秋,居正以不才承乏大司宪,未尝拾遗补阙以裨圣德。十一年于今,复叨重寄,浅技劣能,衰惫尤甚,徒积危惧。一日与执义玄君硕圭、掌令许君迪金君自贞,持平金君润宗安君瑚论台中故事,旧未有题名记,近有台长有志者,得黄翼成喜以下二百二十馀人题名。然除授、迁转岁月,未尽详悉,诸君稍修整之,嘱余记。夫官府题名,古也,至于宪府,其所关尤重。继自今,峨豸冠、簪白笔、读是记者曰“某贤某忠,某佞某诈”,善为法而恶为戒,使牵裾、碎首之忠不独专美于前,而在位皆澄清慷慨之俦,则题名之补,岂曰小哉?吾又闻古者工执艺事以谏,蚳䵷以士师谏。孟子曰:“立乎朝,道不行,耻也。”工与士师非谏职尚然,况职乎谏者乎?职乎谏而道不行者乎?吾为是惧,谨书此以为同列箴警之词,且诏后来云。

新增燕山乙丑革持平。丙寅加设掌令二员。今上初幷复旧。

忠翊府[编辑]

阳德坊。原从功臣之府。

○都事二人。

承政院[编辑]

月华门外,一在昌德宫仁政殿东,一在昌庆宫金马门南。掌出纳王命。

○都承旨、左右承旨、左右副承旨、同副承旨各一人,正三品。注书二人,正七品。

柳义孙题名记:题名有记古也。其在前朝之季,凡经清要职者,莫不记名以示于后,代言房先生案者,盖其一也。然累经兵燹,殆为遗失。洪武十七年甲子冬,右代言金公永珍,迺即掇拾而改录,盖传久也。二十五年壬申秋,我太祖康献大王[7],自是除是职者,别录于左,盖更始也。我太宗恭定大王潜邸时,亦在是选,圣讳昭昭,炳如日星,尤不可不敬重也。自始至今,殆将六十馀年,藏之既久,多所毁污。于是都承旨永川李公承孙、右承旨晋山姜公硕德、左副承旨长水黄公守身、右副承旨商山朴公以昌、同副承旨完山李公思哲等,慨然兴叹,具辞以启。凡诸所需皆出特赐。遂新其纸、改其字,装潢其册,縢缄其樻以传永世,正统甲子夏五月也。始改于甲子,而又改于甲子,实斯案之再初也。窃念昔帝之命曰:“夙夜出纳朕命,惟允。”商宗之命说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启乃心,沃朕心。”其于出纳启沃之间,臣心之忠佞、君德之修否系焉,可不惧哉?可不戒哉?

赵瑞康新堂记:院之旧宇,旁屋四塞,无以宣畅郁堙,导迎清旷。集贤殿北,报漏阁南,厥地闲旷。一日,上命缮工监,构春秋馆尚瑞司于东西。以藏实录与宝玺,又于西南周以廊庑三十馀间。工役既完,臣等请赐廊东二楹,乃以为厅。不侈不陋,前虚后敞,清风自来,明月时至。朝参之后,敷奏之暇,北对华山,南望冠岳。彩云舒卷,层峦隐见。朝晖夕阴,奇态万千,一举目之,顷心广神。怡超然有,出尘之趣,皆我圣上之赐也。然是堂夫岂游翫之所?百司之职,万民之命,萃于一官,出纳之机,得失系焉,可不慎欤?方今圣神御极,登崇俊良,政简刑清,道隆仁洽,夷戎宾服,万物阜康。于是日觐天颜,以承宠渥,幸同鱼水之欢,其乐不已极乎?苟或政烦赋重,民咨于野,吏困于官,虽有是堂,岂足为乐哉?姑书之以示后之君子云。

新增燕山甲子加设注书二人。今上初还革。

成伣诗幷序:成化五年春二月,上出白磁锺一事幷法酝一樽,赐承政院,曰:“其以此觞之。”臣等伏睹是锺,艺精埏值,制合规度,表里[8]莹,无纤瑕颣,实希世之宝也。顾惟臣等待罪纳言,夙夜兢惶,恒惧尸素之讥。而圣上特加恩怜,日倾晋接。又赐内帑之珍,以示宠异之私,非臣谫薄所能上报。唯当十袭以传,侈上赐于来今,使后之居是职者必曰“斯锺也,在某之时而上之所赐也”,则圣上推赤心以待群臣之盛美,当永传于罔极,而臣等亦依日月之末光,与有荣焉。顾不韪欤!

相与庆幸,共祝叡算之馀,谨述鄙怀,仰颂圣德。词曰:海东初日升[9]苍穹,风云[10]冉冉随飞[11]凤沼地近蓬莱宫[12],彤墀咫尺瞻重瞳。一朝中使降九重[13]刬地衣被恩光[14]。初传天语开黄封,副以一个玻瓈锺。荷心巧匝黄金镕,[15]色韬瑕如白虹。形无苦窳天为工,牺樽玉瓒将无同。黄流潋滟摇其中,中藏不老春光浓。承欢恰得心神[16]身世恍惚超鸿濛[17]既醉[18]稽首争呼嵩[19]载赓天保[20]酬天功。愿[21]宝此须始终,千载万岁垂无穷。

掌隶院[编辑]

工曹之南。掌奴隶簿籍及决讼之事。

○判决事一人,正三品;司议三人正五品;司评四人,正六品。

新增今上十一年置兼判决事一人。十五年还革。

司谏院[编辑]

北部观光坊。掌谏诤、论驳之事。

○大司谏一人,正三品;司谏一人,从三品;献纳一人,正五品;正言二人,正六品。

徐居正记:经曰:“古者天子有诤臣七人”,《春秋传》:“齐桓公有谏臣五人,举过者三十人”。虽不名官,意亦尚矣。汉武帝始设谏大夫,秩百石[22]光武置谏议大夫,秩六百石[23];厥后或置或不,制谏大夫,而上有散骑常侍,下有补阙拾遗,分左右:左属门下省,右属中书省,其选始重。兴,大抵仍之旧,增损废置,间或不同。建炎以后,始别谏大夫,不隶两省,时与两省相见论议,此后世名官之大致也。

我朝开国之初,仍高丽之旧,谏官皆属门下府,谓之郞舍。其员有左右散骑、左右谏议、直门下、起居注、内史舍人、左右补阙、左右拾遗,妙选一时才望、门地俱优者任之。我太宗二年辛巳,始置别局,以左右司谏为之长,秩正三品;次知司谏,从三品;次左右献纳,正五品;次左右正言,正六品。俾专言责,不兼他务。恭惟列圣相承,任贤从谏,养慷慨敢言之气。应是选者,孰不欲竭忠尽节,益励謇谔,以无负委任之义?居正承乏为右大夫,夙夜惧不称报。先是壁上有题名记,备录先生迁次日月,第因岁久残缺,不可传久。谋诸同僚左大夫金公从舜、知院事宋公处俭、左献纳李公永垠、右献纳崔公泥老、左正言赵公孝仝、右正言李公淑瑊,小加修整。自国初迄今,题名者,安散骑景俭而下总七百六十八人,噫盛哉!居正尝读司马公记,后之人将历指其名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回”,可不[24]哉?先生之言尽之,复何言?庶以此为同列相戒之辞。

新增燕山乙丑[25]革正言一人,加设献纳一人。丙寅革本院。今上初幷复旧。}}

弘文馆[编辑]

承政院西。即古之集贤殿,有藏书阁。一在昌德宫都摠府之南,即古舍人司;一在昌庆宫承政院之东。掌内府经籍及经筵、文翰之任。

○领事一人、大提学一人,正二品;提学一人,从二品,皆以他官兼。副提学、直提学各一人,皆正三品;典翰一人,从三品;应教一人,正四品;副应教一人,从四品;校理二人,正五品;副校理二人,从五品;修撰二人,正六品;副修撰二人,从六品;博士一人,正七品;著作一人,正八品;正字二人,正九品。大提学、提学、直提学、应教、博士、著作、正字官品,他司同。

世祖朝,梁诚之建言:“臣窃观历代书籍,或藏于名山,或藏于秘阁,所以备遗失而传永久也。前朝肃宗始藏经籍,其图书之文,一曰‘高丽国十四叶辛巳岁御藏书、大宋建中靖国元年、大辽乾统九年’,一曰‘高丽国御藏书’。自肃宗朝至今三百六十三年,印文如昨,文献可考。[26]内藏万卷书,多其时所藏而传之者。乞令藏书后面图书称‘朝鲜国第六代癸未岁御藏书[27]大明天顺七年’,以真字书之;前面图书称‘朝鲜国御藏书’,以篆字书之,遍着诸册,昭示万世。又诸书所藏内阁名曰弘文馆[28],置大提学、直[29]提学等官,艺文馆兼差[30],俾掌出纳。”从之,命藏秘书于旧东宫之东偏小室,号弘文馆,以艺文奉教以下带兼博士、著作、正字以掌之。我殿下元年,命于艺文馆依集贤殿置官僚,凡文翰、经筵、记注等事,一如集贤故例。于是弘文秘书,亦移于艺文之藏书阁。十年,又因大臣建白,本馆改称弘文馆,而别置艺文馆于古书筵厅,止掌辞命之事。

新增燕山甲子改号本馆为进读厅,仍革官员,以艺文馆官员兼之。今上初复旧。

成均馆[编辑]

东部崇教坊。掌儒[31]教诲之任。明伦堂文庙北,尊经阁在堂之东,享官厅在堂之北。堂之北,万松森郁,号碧松亭。其属,正录厅附焉,中学东学南学西学隶焉。

○知事一人、同知事二人,皆以他官兼。大司成一人,正三品;司成二人,从三品;司艺三人,正四品;直讲四人,正五品;典籍十三人,正六品;博士三人,正七品;学正三人,正八品;学录三人,正九品;学谕三人,从九品。

成侃《明伦堂记》:我太祖即位之某年,设国学于东北隅,凡经营指计,规模制度,咸底厥宜,无一不完。大略南为庙,庙左右有庑,庙主祀先圣,而庑祀先师,国之故典焉。东为正录所,其南为厨,又其南为食堂庙。北两旁引长廊,廊之北高其基,左右夹室而中为堂,以为师生讲劝之所,是谓明伦也。

攻斲纯,缔构坚,隆然其高也,奂然其新也。学官大司成以下凡几人,大昕鼓征,诸生列于庭下。一揖之后,升是堂,执经论难,讲之为君臣焉、父子焉、长幼焉、朋友[32]之道焉。揉之熟之,箴之翼之,时其动息而弛张之,日渐月渍,磨砺变化,他日将为忠臣为孝子于国于家者,必将林林焉而出,吁其盛矣!自我东国以来之所未有也。

或曰:“圣人之教亦多端矣,名是堂独以明伦,何也?”曰:“父子也、君臣也、夫妇也、长幼也、朋友之交也,本诸天理之固然。穷天地而始终,夫人之道,岂有大于此乎?曰、曰、曰之校序庠学,无非所以明此伦也。人伦明于上,庶民亲于下矣。夫子大圣也,数仞之墙得其门而入者,其亦寡矣,然求其所以圣人,不过能尽之而已。故曰:‘圣人,人伦之至也。’是犹规矩之尽方圆,斸不可毫末加也。

以来,正学不传,以毁之,以淫之,而伦始不明;训诰之拘拘,词章之嘐嘐,而伦全不明,其异于物者几希。呜呼!可不惜哉?今之游于斯、陟降于斯者,睹其名而知其义,非徒知其义,抑亦允蹈其实,以无负圣朝长育之意,斯可矣。若其功夫节目,虽未可以一言尽,触类而长之,亦不出是堂之内。上宇下栋,尊临卑也;背幽向明,别内外也;自门而堂,自堂而奥,循循乎等威之不可躐,烛烛乎东西之不可迷。如是求之,庶乎其得矣。”

辛硕祖《受赐锺樽记》:成均[33],即古之大学也,与艺文校书为三馆,实斯文表则之地也。我太宗恭定大王之潜邸也,旧学于此而筮仕焉,庙讳在今壁上题名记。由是缙绅之荣望、国家之待遇,非他馆比。旧有青画锺一事,品颇奇绝,馆中宝之。及太宗即位,追念旧物,命有司匣而藏之,屡赐酒果,自是益宝之。岁久残缺,儒林共惜之。

丁卯秋八月,兼大司成、吏曹判书郑公麟趾从容具辞以启,上即赐白樽二双,白锺、画锺各一双。白磁青华,鲜明炳焕,匣皆具。锺亦扣以白金,精致微密。幷赐酒肉甚厚,逮于四部学堂,诚旷世之异恩也。学官率诸生,诣阙上笺,稽首拜嘉,欢欣蹈舞。越数日重阳,政府、六曹大臣会明伦堂课诸生。三馆之士咸集,设赐器、酌黄封,唱先生以劝,举白相庆。酒半,议政河公演赋诗以颂之,卿士继以和之,乃所以荣君赐而歌圣德也。于是学官欲图不朽,请余为记以示后来。

余惟学校,风化之源,王政所先粤。自唐虞司徒之职、典乐之官,以至曰校、曰庠、曰序三代之学,皆所以明人伦也。后世学校之政,或修或废,而民俗之污隆,国祚之修短,莫不由此,顾不重欤!惟我太祖挺上圣之资,当丽运之衰,慨然有扶纲常、回世道之志,每引名儒,乐观经史,动必师古。及其应运开国,庶事草创,日不暇给,首建庙学,规模宏远。太宗继述以精一之学,任君师之责,躬行表率,文治蔚兴,每拳拳于庠序之事,迺于万机之繁,不忘平昔一器之微,尚且如此,其馀无所不用其极者可知也。

今我主上殿下,聪明叡智,圣学天纵,尊师重道,乐育英才,治教之隆比拟三代。今又聿追先志,特颁内府之器,又霈需云之泽,岂特焜燿一时而已哉?吾道增重,文风益振,光荣倍于曩昔,美谈播于无穷,自斯文以来,罕遇之盛事也。缝掖之徒拭目耸观,共被陶甄之化,均霑雨露之恩,成德达材,皆为有用之器。举一世之人煕煕皡皡,相与鼓舞于鸢鱼之间矣。《菁莪》、《丰芑》雅颂之作,其可已乎?余虽不才,幸忝侍从,且兼史局,歌咏撰述,乃其职也。不敢揆鄙拙,而乐为记以弁诸什之首云。

徐居正《尊经阁记》:恭惟太祖康献大王受天景命,建邦设都,立庙学,亟治文教;太宗恭定大王诞承丕緖,重新学宫,增修大成殿,跻二公于配位,升子张于十哲,命词臣撰碑竖之,贲饰文治;世宗庄宪大王右文兴化,教育作成之功,有光前烈。三圣相承,缵而成之。今我殿下崇儒重道,高出百王之上。

即位之三年辛卯春二月乙酉,用大牢冕服圭璋,亲祀先圣。因御明伦堂,引馆官及儒雅老成之臣,横经问难。讲毕,上亲执帛跪授[34],馈诸生酒馔,又命开科取士。冬十有一月,上语左右曰:“今布列朝著者,皆纨绮子弟,不学无术。学生必有通经史,识治体,才堪任用者。”令本馆荐举,本馆荐进士安良生,上优秩用之。又每月朔望,引馆官、诸生于内殿,讲论经义,优加褒奖。

四年壬辰,上命左议政臣崔恒、判中枢府事臣李石亨、左赞成臣卢思慎吏曹判书臣成任南原君梁诚之吏曹参判臣李芮咸从君鱼世谦等轮日仕本馆,大司成臣权纶曁臣居正时相聚会,讲经史,训诲诸生,屡遣近臣赐酒馔。六年甲午,命修泮宫,筑石以环。七年乙未春甲寅,上备礼仪谒圣,遂坐明伦堂,亲策取士。是年,左议政臣韩明浍献议请建藏书阁,上允之,命立阁于明伦堂北。阁既成,赐内藏《五经》、《四书》各百件,又谕典校署及八道,随书板所在,打印装潢以送。于是经史、百家、诸子、杂书幷前本馆所储,无虑数万卷,令司艺、学正各一员掌出纳。馆官诸生,咸蹈舞相庆,欲侈圣赐于无穷,嘱居正记。居正窃念本朝自祖宗以来,建极作则,设学立师,仁涵义育,殆将百年。殿下嗣位之初,祗承成宪,再幸泮宫,严祀宣圣,凡所以崇化励贤、兴学养士者,无所不用其极矣。而犹虑经籍[35],观览不博,特命建阁,名曰尊经。其曰尊经[36]者,尊敬奉持之谓。

呜呼!大哉,圣人之言乎!臣闻天地至神,非雨露风霆,罔以成功;斯道至大,非圣君明主,罔以兴化;人性至善,非读书穷理,罔以就器。况大学,贤士之关而斯文根本之地。经者,载道之器,而道者,圣人之心。可不尊是经以[37]圣人之心,达是经以行圣人之道乎?师儒而体此,则书无不[38]择无不精[39],而训迪明矣;贤士而体此,则穷理尽性,明体适用,而将大有施设。圣人培养人才、扶持世道之机,孰有大于此者乎?《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盖言作人之盛。以臣观之,我殿下作人之盛,夫岂多让于文王哉?臣居正章句劣能,忝长本馆,目睹盛美,不可暗无撰述,谨书以为记。

大明倪谦诗:晓向成均谒庙堂,杏坛弘敞碧山阳。八条教典怀箕子,万世儒宗仰素王。济济衣冠欣在坐,青青襟佩喜成行。文风岂特覃东海?圣化于今遍八荒。

大明陈鉴诗:凌晨斋洁拜彤墀,数仞墙高未易窥。近向此时追上古,直从中国到边夷。开来继往初何自?振玉声金更有谁?况是我朝文教远,也应无地不宗师。

○谒罢先师集讲堂,英英襟佩喜成行。诗书总被文明化,尊酒相酬翰墨场。云护庭松阴正绿,果传坛杏味偏香。一时良会诚难得,千载斯文有耿光。

大明高闰诗叙曰:惟我皇上圣神文武,受天明命,克谨初服,乃诏天下臣民咸与维新之治。以朝鲜国衣冠文物世笃忠诚,简命翰林修撰臣鉴、太常博士臣奉使来玆。既颁诏,越三日丁酉,余偕修撰陈先生斋戒沐浴,谒先师孔子成均。退坐讲堂,司成金末,鸣鼓揖诸生于阶下。王遣议政府左赞成申叔舟携殽酒,来款觞数行,又遣承旨曺锡文馈修脯,请励诸生。遂不复却,为命题课诸生,奖赉有差,尽醉而散。是日,云开日朗,风景胜常,修撰先赋二律,在席者七人皆和,总如干篇,烂若编贝。惟拙作不可与诸君均茵凭,汗然自愧。

嗟夫!孔子之道,如天之无不覆,如地之无不载,自华夏以及蛮貊莫,莫不尊信其道,则自三纲五常之大以至一事一物之微,无所不该,用之修身,用之齐家,用之治国,用之平天下。上而之圣,非此无以明;下而之贤,非此无以发。然其教有伦,其进有渐,不可徒骛高远而忽乎近小,亦不可安于近小而不至于远大也。是必有大有为之君作兴于上,然后学者知慕于下。钦惟我太祖高皇帝再造区宇,治本于道,王祀孔子于国都,以及郡县学校。圣子神孙嗣大历服,皆临视大学,以天子之亦有师,所以能甄陶斯世,鼓舞人才,破觚为圜,斲雕为朴,以继三代之盛。而非百王所仿佛,虽太宗知尊孔子,而无躬行之实,此其止于小康,而士大夫抱无涯之叹也。况其他乎?

朝鲜国,其先王恪尽忠心,蒙太祖高皇帝册封胙土、分茅,以委东藩之重。其他制度虽未必尽合于中华,观其建学立师,开科取士,皆诗书六艺之文,而无怪诞不经之说,固民彝物则之不可泯灭。非其国王资禀过人,知尊孔子,劳来匡直,充广润色,则衣冠文物未能如此而益彰。故能保忠诚之旧业,流声实于天朝,丹书累锡,厚赉特加,而为诸藩之最也欤!余何人获目睹其美?为师弟子者,尚当体其教育之意,慎厥身修,使父子亲、君臣义、夫妇别、长幼序、朋友信,自暗室屋漏之中无愧于青天白日之下,以弘治道,以应斯民。则无拂乎进修之序,功业以成,爵禄自至,而孔子之道,亦几几矣。尚勉之,毋徒事于浮文!

诗曰:泰山数千仞,上与浮云齐。我曾此登眺,俯瞰眇群黎。昊天无阶级,欲上将何为?巍巍孔夫子,其道与之俱。日月临下土,雨露涵无私。游、夏虽云美,岂能赞一辞?猗兰生路傍,万古帝王师。中国既敦化,海外亦被玆。济济衣冠俗,日夕惟书诗。适承圣君命,夙驾飘然来。豺獭祭鱼兽,此心安可欺?昔者愧不学,今日徒追思。杏坛教尚存,木铎声未希。焚香再三拜,矫首风凄其。

○奎璧云开聚五星,主人好礼似东平。不缘杯酒添佳兴,自是斯文有旧情。松柏森森经雨润,峯峦矗矗带岚晴。日斜分手瞻夫子,数仞墙高蔼颂声。

大明金湜诗:千年至圣百王师,不到真儒未足知。一德恢弘天地准,六经昭鉴日星垂。生前辙迹环诸国,没后威灵遍四夷。此日东封瞻拜处,正逢吾道大亨时。

○自昔贤才重缙绅,由来模范在成均。仪庭已见鸣冈凤,瑞世还看在囿麟。弦诵煕煕三舍晓,衣冠济济九斋春。等闲文字何须论?道德吾将合至醇。

大明祁顺《谒文庙诗序》:余仕中朝闻外国有文献者,以朝鲜为称首。其人业儒通经,尊崇圣之道,匪直守箕子遗教而已。玆余奉天子命,偕行人司副张君廷玉来使其国。恩诏既宣,谒庙于成均之馆。馆在国城东北隅,地最高爽,其庙五间,扁曰“大成殿”,祀典与中华同。殿后有明伦堂,堂后有藏书阁。诸生肄业者三百馀员,索其所习词赋、策问观之,亦中华体制也。

宴坐明伦堂中,值雨良久。廷玉赋《谒庙》诗一绝,余亦作七言二律,其一则为诸生勉焉。藩臣在席者凡八人,咸依韵赋之,且愿一言序作之之意。窃惟孔子之道,遍于四方,行于万世。而朝鲜能宗斯道以雄于东,亦为知所重也已。《宋史》称:“其俗喜读书。庶贱之家,各于衢路置局堂,以相讲习。”而国人金行成崔罕王彬相继就学于国子监,擢进士第而归,则诗书熏陶,已非一日。我皇明文教诞敷,东渐尤近,朝鲜人士岁觐京国,耳闻目睹,所得尤深,宜其文物典章不异中华而远超他邦也。今诸生学圣贤之学,尚思蕴为道德,发为功业,以求高明远大之归,而不安于苟且卑陋之习,斯为善学者矣。若徒屑屑于词章末技而弗究其本焉,则非中国所闻也。余之相勉以诗者,意盖如此,诸生择乎哉!

诗曰:朝鲜诗礼独称雄,庙规模上国同。数仞门墙无路入,千年丝竹有神通。斯文自与天长久,吾道常如日正中。四海车书今一统,典章何处不尊崇?

○青袍济济列生徒,千里骅骝汗血驹。论秀远规周俊士,慕同事真儒。功名自古非难事,道德由来是坦途。莫学昧根本,只将词赋费功夫。

大明张瑾诗:尼父纲常万代师,式车来拜起遐思。当时尚有乘桴意,庙貌何妨遍九夷?

大明董越《明伦堂》诗:子佩青青绿树阴,百年王化被来深。文章已变西昆体,弦管应遗太古音。碧藻春风随杖屦,扶桑初日映璆琳。东藩久说衣冠盛,声实相符见自今。

徐居正《唱和诗序》:殿下即位之十年戊戌四月甲午昧爽,衮冕谒宣圣,酌献礼讫,以远游冠、绛纱袍御明伦堂,行养老礼。群老在东,侍讲官在西,侍臣于阶上,学官、诸生于阶下。酒行五爵而止,上命群老群臣而前之,讲论治道。上首问遇灾修省之道,群臣各陈其意。上又曰:“人君治天下之大经大法[40],具载于《书》,蔡沈之序尽之。卿等宜各论难。”上又曰:“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若此四失,予所自警,群臣各进陈戒之辞。”上又曰:“当体卿等之意,终始惟一。”群臣再拜稽首,曰:“大哉之言!一哉之心!诚千古罕有之圣主也。”河东府院君郑麟趾作近体诗一首称扬盛美,搢绅士大夫相与赓载,俾臣居正序。

臣窃念愿治好文之主,世不常出。恭惟殿下天纵叡智,圣学缉煕,崇儒重道,高出百王之上。即位之三年辛卯二月乙卯,用大牢、祀宣圣,仍御明伦堂,引文臣二品以上及馆官,横经问难,赐酒帛。六年甲午,命有司修泮宫,筑石以环。七年乙未三月丙寅,备礼仪释奠,御明伦堂,亲策取士。秋命建尊经阁明伦堂北。九年秋八月丁酉亲释奠,遂御射坛,宴群臣,行大射礼,又开科取士。今则养老乞言,讲论治道,举累朝之旷典,猗欤盛哉!

臣窃念斯道也斯文也,贯天地、亘古今而如一。然其兴废系于人主之一身,三代以上,道统之传在人主,之精一,之中极是已;三代而后,人主之传道统者,阒焉无闻,能知斯道斯文之重而尊崇者,亦不过数君。修起大学,崇尚[41]儒雅,始于光武。尊养老更,横经问难,其礼尤盛于明帝。唐太宗亲行释奠,增广学舍。玆数君之一举。犹足以增光简策,今殿下兼数君之盛事而皆举之,况帝王之道之文皆本于心。光武之好图谶、明帝之尊象教、唐宗之假仁义,徒有好文之名,无好文之实。我殿下讲论治[42],先以遇灾修省之道,继以古今帝王治天下之大经大法,终以四训为诫,其心即之心,其道即精一、中极之道,群臣之进戒者,亦引二帝三王之道,不迂引三代以下之事。一堂之上,都兪吁咈,有盛世之风,呜呼盛哉!

先儒胡寅尝论:“帝仪不及物,徒事章句,不知修、齐、治、平之道,使其君德业止此。”今我圣上好文以实而不以仪,群臣引君当道而不以名,上以是而传二帝三王之道,下以是而举明主于二帝三王之上。人主之高致,帝王之盛节,至于极矣,何之足论哉?居正不才,获参盛仪,歌咏赞述,又其所职。诸公之诗即《雍》、《泮》之什,居正子夏之意,作序弁其首。

郑麟趾诗:天佑明君景命新,大平盛事应昌辰。临雍只为尊先圣,养老方知体至仁。祖述远宗道,评论不取人。特书史策馀光发,照映来今几万春。

新增燕山甲子撤移他所。乙丑[43],革博士以下官。今上初幷复旧。

尚瑞院[编辑]

报漏阁南。掌守玺宝、符牌、节钺。

○正一人,都承旨兼。判官、直长各一人。副直长二人,正八品。副直长官品,他司同。

春秋馆[编辑]

尚瑞院西。掌记时政。

○领事一人。监事、知事、同知事各二人。修撰官,正三品;编修官,从四品以上;记注官,从五品以上;记事官,正九品以上,皆以他官兼。

新增燕山乙丑改记事官为录考官。今上初复旧。}}

艺文馆[编辑]

景福宫承政院西。掌制撰、辞命。

○领事、大提学、提学各一人,皆以他官兼;直提学一人,都承旨兼;应教一人,弘文馆直提学以下、校理以上兼。奉教二人,正七品;待教二人,正八品;检阅四人,正九品。

崔恒《赐宴序》:上即位之六年夏,命政府及铨曹妙选文学之士十五人,令带艺文馆本司,务间辄就本馆,相与讲劘追琢,经筵所藏奥编、僻简,亦许随意考阅以资博洽。每月上下澣,主文大臣曁本馆大提学会坐,讲所读书,[44]命题制述,第之以闻。如是者月二次,比岁季通考优劣而陞黜其尤者,禄官亦同。

仲秋壬子,始课试[45],臣与大提学臣某同试。上[46]臣若曰:“文武不可偏废。予素重儒术[47],比缘边务,未得数与讲论。然曷尝顷刻而忘于怀?作兴儒术,卿等亦宜尽心。今赐酒及乐,其谕予意于诸儒,且可尽欢。”诸儒闻命,不胜感激。少选右副承旨柳子焕赍宣酝而至,于是绮筵盛张,御羞罗络,诸儒以次俯伏飮赐爵,仙乐迭奏,如闻《钧天》于紫霄之上。乃令赋谢赐酒乐一绝,侈宠恩也。诸儒各援笔立就。既而令严酬酢,亦无敢诉巡。既醉既饱,懽呼抃跃,扬扬融融,舞者蹈者,歌者吟者,睡奇壁者,卧复起吟者,态自不一,无非醉圣恩也。极欢竟夕乃罢,明早诣阙谢恩,进所制诗。上览而嘉之,遂命画师作图以示永久,吁真儒林盛事也!

臣窃念人材者,国家之利器。而文经武纬,异体同用,犹车轮、鸟翼,初无彼此轻重之分。弛张觌匿,人主讵可偏也?然其本末先后,又不可不知也。何则?道学,为治之本;文章,经世之具。礼乐教化,何[48]莫非文之著见也?政事号令,亦莫非道之流行也。所贵乎真儒事业者如此,独其呫毕雕篆云乎哉?文士之兴,虽关乎气化,然其振起作成之机,未尝不赖乎君师。苟好之以诚,养之有素,奖掖劝励之得其道,则他日收效,讵可量耶?

恭惟我主上殿下,天纵圣神,受命溥将,武功既成,文治益阐,经纬天地,开阖古今。犹且广延儒雅,培养邦基,泽深《菁莪》,化洽《棫朴》,细毡广厦,时赐讲论,洽闻遐观,日被宠遇。其鼓舞一代之神化、陶镕万品之宏规,可谓盛矣。而作成之术,尚轸宸虑,又立课试之法,益励群英。将使激锐气、励词锋,翺翔技艺之场,骋骛图书之囿,日知其所未知,月毋忘其所能,负抱益以富,造诣益以精。非唯升之堂,踵之辙,纲维国体,丹青圣化者,于于林林,蔚乎辈出,然后已焉。其谋猷之远、期望之重若此,为士者得不感励而奋兴乎?

追思古昔,周文之作人,汉明之崇儒,殆与之同符,而敦奖之方,宠眷之隆,则又有加焉者。唐太宗建业之初,亦置馆宫西[49],迎四方文艺之士,若并以本馆带学士,分番入直,每分御[50]之珍。视事之暇,讨论经籍,或夜分不休。令阎立本图形,后世传观,以为美谈。视今日殆庶几焉,第未知当时力行仁义之化,孰与我朝?抑其右文兴儒,果出于至诚犹我圣上乎?不也。如其外施而强作,则其为绘事,适贻画工之嗤耳,又奚足观哉?臣以庸才谬荷知遇,忝主文盟,亲纡宠命,荣幸无比,不可无一语,以称扬圣上重道崇儒之盛美。姑叙颠末,以诏后来于无穷云。

新增燕山乙丑革弘文馆,以本馆兼之,加设奉教二人,待教、检阅各一人。丙寅仍革本馆,以奉教以下分授他司职兼,带录考官号。今上即位复旧。

承文院[编辑]

弘礼门外。掌事大、交邻文书。

○判校一人,正三品;参校一人,从三品;校勘一人,从四品;校理二人,从五品;校检二人,正六品;博士、著作、正字各二人。副正字二人,从九品。

李淑瑊题名记:院为事大设也,而钦降诏敕之是藏。其职掌有吏文、写字,而又有书契,为交邻也。在丽朝文书监进色,置别监。后改称文书应奉司,置使、副使、判官,而皆以他官带,无定额。我太宗恭定大王九年庚寅,改置知事、佥知事、检讨官、校理官、修撰官、书记,而于每位皆有权知。越明年辛卯,改院之今名,置判事、知事、佥知事各一员,校理、副校理、正字、副正字各二员。越十五年丁酉,加置博士、著作各二员。

世宗庄宪大王十五年癸亥,改佥知为副知,且以院在北部阳德坊,里混闾巷,殊非藏钦降诏敕敬重之意。遂移入禁内,别建阁于北隅以藏之。世祖惠庄大王十二年丙戌,例改官制,为判校、为参校、为校勘,后改副校理为校检。此院之名号、廨阁、吏数沿革之大槪也云云。

新增燕山丙寅革博士以下。今上初复置。

通礼院[编辑]

西部积善坊。掌朝贺、祭祀、赞谒等事。左右通礼各一人,正三品;相礼一人,从三品;奉礼一人,正四品;赞仪一人,正五品;引仪八人,从六品。

奉常寺[编辑]

西部馀庆坊。掌祭祀及议谥等事。东籍田西籍田属焉。

○正、副正各一人;佥正、判官、主簿各二人;直长、奉事各一人。副奉事一人,正九品。参奉一人。副奉事官品,他司同。

尹子溁题名记:奉常,即古之太常也。职掌祭祀,委任之重,非他有司比也。本国置官尚矣,而及我太祖定官制,判事正三品;卿从三品;少卿正四品;丞从五品;博士正六品;协律郞正七品;大祝正八品;录事正九品。太宗元年,改博士为注簿,又以卿为令,少卿为副令,丞为判官。九年改为典祀寺。十四年改令为尹,副令为少尹。世宗三年,复称为奉常寺。后又少尹以下,俱以文官除之,上至判事皆为久任,考满当迁者,判事除堂上官,馀悉改品,迄今遵为永制,盖重其任也。历是官而致位卿相者,前后相望,诚欲使后世想见其人而知所慕焉,则题名可但已乎?以来,虽偏州下邑,莫不记诸厅壁者,良以此也。况太常仪礼之所乎?

崔淑精《洗心堂记》:僚友茂松尹先生再入太常也,名其所处廨宇曰“洗心”,昌宁成先生重卿书大字以扁之,晋山姜先生景醇、达城徐先生刚中相与诗之,鸾章凤彩,辉映壁上。而茂松治事之暇,翛然宴坐,乃谓予曰:“凡处于是堂者,须先洗其心,心苟有累,是辱吾堂也。然心实无形,则同职者、后来继今者,无亦迷其名之之义、洗之之方欤?子其为文以记之。”余惟心者,神明之舍而一身之主也。其未感物也,鉴空衡平于寂然中者,真净明妙,虽鬼神莫得而窥也。及乎酬酢之际,善恶随几,而气禀之拘,物欲之蔽,有不能免焉,则其昏且污而自不知者滔滔皆是。而古之善治其心者曰“日新”、曰“寡欲”,盖其洗濯涵养之功,有以复其天理之正。故虽圣贤未尝不从事于斯,而犹恐有间,则铭于盘盂,志诸斋舍。内之所养者,虽至惺惺,而外之寓警者,亦且汲汲焉。

是知因物有迁者,易以磷缁,而一有沾污,则譬如宝珠沦于浊水,明镜蚀于氛埃,固无回光返照之期。而五关一启,百骸遂弛,本体之明,日以昏雾,外物之来,莫之能御,以至慢天地、亵鬼神,害于而身,凶于而官然后已。此古之君子所以洗涤澡雪之不能自已,而吾茂松先生所以扁其堂而与朋寮相警省者也。同职者、后来继今者,苟能循其名、究其旨,克己复礼,日新又新,而声之悦于耳者翳于心则洗之;色之悦于目者翳于心则洗之;刍豢之悦于口者翳于心则洗之;馨香之悦于鼻者翳于心则洗之。凡外物之诱吾心、害吾真者,洗之无不尽。然则方寸之间,莹澈光明,人欲净尽,天理流行,自修之功,直与盘铭日新、江汉濯之者同其洁矣。推此心以往,则可以明明德于天下矣,况区区一官守哉?然则是堂也,岂特为一时箴警之地哉?其所以淑后来之心者为无穷也,览者其致意焉。

先生名子溁,字淡叟,时为副正云。

新增燕山乙丑加设直长、奉事各[51]。今上初还革。

宗簿寺[编辑]

中部贞善坊。掌撰录璿源谱牒、纠察宗室愆违之任。

○正、佥正、主簿、直长各一人。

尹子溁题名记:本寺即古之宗正寺也。其职掌王族以纠愆违,纂璿源以正谱牒,设官之严,与柏府、薇垣相为经纬。初居是职者摠四员:曰判事、曰副令、曰判官、曰直长,后改副令为少尹。正统己未,增置主簿一员、兼主簿一员,盖重其任也。天顺四年庚辰,革判官、兼主簿。成化二年丙戌,改判事为正,少尹为佥正。此沿革之大略。

新增北部镇长坊。今上朝废孝思庙为本寺。

校书馆[编辑]

景福宫司饔院。南者称内馆,在南部熏陶坊者称外馆。掌印颁经籍及香祝、印篆之任,文武楼书籍亦主出纳。世祖时,以从五品衙门例为典校署成宗甲辰年,复旧名,升正三品。

○判校一人,以他官兼。校理一人。博士、著作、正字、副正字各二人。校理、博士以下,官品与承文院同,又有别坐、别提凡四人,皆以前资带。

李承召记:署名古称秘书监,或称校书馆。称号虽不同,所职则专以雕印典籍,以广布于中外。国初创于熏陶坊,厥地面东,建大厅三间于中,以为听事之所,其西构板堂五间,又其下构四间,北构七间,以藏《四书》、《五经》与诸史、子、集板刻。我世宗朝,大明皇帝钦赐新撰《四书》《五经大全》及《性理大全》等书,上命庆尚全罗两道镵诸梓,输于本馆。于是新旧板子,委积如云,每当印书,搜阅出纳为难[52],至相撑探拶磨、漫灭破碎者甚多,人皆病焉。于是北板堂之东构四间[53],然犹不足。岁甲午,都提调、上党府院君韩公明浍西平君韩公继禧南原君梁公诚之欲广印书籍,遂议条画以启。上特赐全罗道罗州灵光两邑盐税以补其费,不数岁,所收賨布,几数百匹。一日,府院君谓西平南原两公曰:“板堂尚隘,无以容板子。须增构分藏,以便出纳。”即具由取旨,亦得蒙允。于是计其印书经费外,赢馀若干,就西板堂之南,建阁六间,自丁酉六月始役,至其年十月讫功。与西板堂甍连庑接,础砌巩密,栋宇宏敞。向之委积者,今则分类别置,累岁之弊,一朝而袪,悉由两三公之规画也。后之官于斯、提调于斯者,当思美趾而务广其传云。

新增燕山丙寅,革博士以下,分授他司,兼带本职。今上初,复旧。

司饔院[编辑]

承政院南,一在昌德宫承政院东,一在昌庆宫明政殿北。掌供御膳及阙内供馈等事。

○正、佥正、判官、主簿各一人,直长人,奉事、参奉各三人,又有提举、提检,凡四人,皆以前资带。

内医院[编辑]

观象监南。掌和剂御药。

○正、佥正、判官、主簿各一人,直长三人、奉事二人、副奉事二人、参奉一人。

尚衣院[编辑]

迎秋门内。掌供御衣襨及内府财货、金宝等物。

○正、佥正、判官各一人,别坐、别提凡二人,主簿一人、直长二人。

新增燕山乙丑,加设判官、主簿、直长各一人,别坐[54]。今上初,还革。

司仆寺[编辑]

中部寿进坊,内司仆在迎秋门内,一在昌庆宫弘文馆南。掌舆马、廏牧之政。

○正、副正、佥正、判官各一人。主簿二人,兼司仆五十人。内乘三人,其一正兼。

李淑瑊内乘题名记:国制掌舆马、廏牧者曰司仆寺,有禄官。其在禁中掌路马、辇毂者曰内乘,例带以他官,必择仪表端严、才望俱优者补之,以极一时之选。其迁去也,皆授高官,或镇雄藩,世以此歆之。旧无题名图,佥知沈公贞源始作之。予谨按《周书》,穆王为太仆正之辞曰:“慎简乃僚,无以巧言令色、偏僻侧媚,其惟吉士。”又曰:“仆臣正,厥后克正;仆臣谀,厥后自圣。后德惟臣,不德惟臣。”先儒论之曰:“人主朝夕与居,移养气体。”以今考之,内乘即其所谓仆臣也。其择端严才望者,亦周家慎简之遗意也。食天厨,轮直宿,步武螭头之侧,从容豹尾之间,职亲而地密,则虽谓之与居可也,谓之移养可也。其职任之重,为何如哉?后之人将按图而指之,曰:“某也媚,某也吉,某也谀,某也正。”其公议又有重于衮钺者矣,是不亦可畏也哉?

噫!后之视今,犹今之视古也。使居是职者每自观省,知其任之至重,公议之可畏,而思愿为吉,不愿为媚;愿为正,不愿为谀罔,俾之仆臣专美于前,则沈公作图永传者,亦一助也。

新增燕山乙丑,加设内乘[55],佥正、判官、主簿各一人,直长、副直长各三人,奉事四人、副奉事五人、参奉七人。今上初,还革。

军器寺[编辑]

西部皇华坊。掌造兵器。火药库在昭格署洞,紫门监在阙内。

○正、副正各一人,佥正、判官、别坐、别提、主簿各二人,直长、奉事、副奉事、参奉各一人。

郑以吾《火药库记》:军器副正崔君海山语余曰:“吾先君尝患倭寇之陆梁难制,思水战火攻之策,求焰硝煎用之术。李元,焰硝匠也。公遇之甚厚,窃问其术,使家僮数人私习,试其效,然后建白于朝。越洪武十年丁巳十月,始设火㷁都监,煎取焰硝,且募人之来寓而打造战舰,公又监督,然皆以公危是举也。倭寇自全罗忠清道大至,时方汹惧,使三元帅沈德符及我先君将楼船八十艘,备火㷁、火炮,逆击于镇浦,烧其船三十艘,杀其魁孙时剌,洪武十三年庚申八月是也。赏其勋劳,赐之金帛,加纯诚翊赞功臣、匡靖大夫、门下府事,寻拜重大匡永城君。我本朝太祖即位之明年癸酉,改正宪大夫、检校参赞、门下府事,兼判军器寺,盖所以起公也。乙亥春三月,年既七十而卒。今上殿下建文三年十一月追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右政丞、判兵曹事、永城府院君。海山蒙其馀烈,筮仕周岁之间,获拜军器主簿,升监丞,今为副正。上以念殿下委任之隆,下以述先臣遗秘之事,夙夜犹惧不称矣。迁国之初,本监隘陋,更不营缮。岁己丑与别监李韬复于兼判事沔城君韩公珪,转闻于上,首建武库于紫门内。各道所献戎器,随献随藏,次及本监营缮,至丁酉岁,火药监造厅事,始克成焉。宜录火药始末以志厅壁,彰先君所以区区之意于无穷,亦惟子是托耳,幸笔之。”今按本监所构,曰大厅、曰冶炉所、曰造甲所、曰台库、曰提调库、曰诸匠所居廊庑,总八十二间也。君以为本监之成庶几矣,惟火药监造厅未备耳。乃于今年丁酉春,又告提调李公从茂,具闻于上。乃命工曹撤旧京礼宾寺,输其材瓦。公暇监督不已,涂墍丹雘,阅数月而告毕,用其馀材以为弓箭所凡十五楹,皆君之指画也。君仕监之初,火药之数才六觔四两,角弓二百许张,中小火㷁如角弓之数耳。既仕以来,火药至六千九百八十觔九两,角弓至一千四百二十张,中小火㷁加一万三千五百柄,他物称是,此其大略也。初破船火器一物,自忠清道议政府,问名于军器判事郭海龙,则对曰:“火器者,中国秘术也。吾虽久于彼,亦未知也。”及君之在职也,目击其器,乃曰:“此碗口也,盖平日从先君,熟闻其名与其制度也。”殿下爰命海山铸其器,退而铸大中小凡二十以进,出解愠亭,试其放火,石炮则能及于百有五十许步,故赐以内乘。

呜呼!上不负委任之隆,下不坠遗秘之训,父倡于前,子和于后,君可谓能臣矣,亦可谓能子矣。府院君讳茂宣,性通敏,博考方书,且晓华语,为国立心,故能得李元之术,其虑深远矣。今夫倭寇,与我舟师不敢较胜负舟楫之间者,前有镇浦之役,后则南海之捷为之张本也。驯至于今,革心纳款,虽殿下文教之敷之所致,初非火㷁、火炮之击,如疾雷轰霆之奋,夺彼之魂,寒彼之心,未易消融其顽犷也。则火药者,五兵之羽翼,而王者用以壮国威、芟暴乱、仁元元,至于功成治定,维持大平之宏纲大物也。当三十年寇攘之际,有见于维持大平者,在此而不在他。

呜呼!其知所务哉?古者有功于国则祀之,功之不细不磨有如此,而不之祀可乎?祀不祀无与于公也,岂非明时之阙典乎?予之诵此久矣,故于此幷论之,登斯厅者亦宜思焉。

内资寺[编辑]

西部仁达坊。掌内供米面、酒酱、油蜜、蔬果、内宴、织造等事。

○正、副正、佥正、判官、主簿、直长、奉事各一人。

内赡寺[编辑]

北部俊秀坊。掌诸宫殿供进酒及倭、野人供馈、织造等事。

○正、副正、佥正、判官、主簿、直长、奉事各一人。

司导寺[编辑]

旧在内医院南,今移于昌德宫金虎门外。掌御廪米谷、芥酱等物。

○正、副正、佥正、主簿、直长各一人。

礼宾寺[编辑]

议政府南。掌宾客宴享、宗宰供馈等事。

○正、副正、佥正各一人。提检、别坐、别提,凡六人。判官、主簿、直长、奉事、参奉各一人。

司赡寺[编辑]

东部崇教坊。掌造楮货及诸道[56]奴婢、贡布等事。

○正、副正、佥正、主簿、直长各一人。

军资监[编辑]

西部馀庆坊,分监在崇礼门内,江监龙山江北。掌军需储积。

○正、副正各一人,佥正二人,判官、主簿各三人,直长、奉事、副奉事、参奉各一人。

济用监[编辑]

中部寿进坊。掌进献苎麻布、皮物、人参、赐与衣服及纱罗绫段、布帛、彩染、织造等事。

○正、副正、佥正、判官、主簿、直长、奉事、副奉事、参奉各一人。

缮工监[编辑]

北部义通坊,在龙山江江监,在昌德宫金虎门外曰紫门监。掌土木、营缮。

○正、副正、佥正、判官、主簿、直长、奉事、副奉事、参奉各一人。

司宰监[编辑]

北部义通坊。掌[57]盐、烧木、杽炬等事。

○正、副正、佥正、主簿、直长、参奉各一人。

掌乐院[编辑]

西部馀庆坊。掌雅、俗乐教阅。

○正、佥正、主簿、直长各一人。

新增燕山乙丑,改称联芳院,加设正、副正、佥正、判官、主簿各二人,直长一人。今上初,还革。

成伣记:人不可不知乐也,不知乐,则湮郁闭塞,而无以宣其气;国不可一日无乐也,无乐则惉滞鄙俚语而无以致其和。是故先王立乐之方、设乐之官,因人心之所同而有所感发惩创焉。于是讴谣歌咏以发之、锺鼓管籥以寓之、声曲音律以正之、疾舒缀兆以节之。用之朝廷,则上下豫;用之郊庙,则鬼神感;用之闺门,用之乡党,悉皆姁婾[58]奋扬,鼓舞文明而转移风俗矣。昔后夔典乐,以兴之治周礼。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教国子,又以六律、五声、八音大合乐,致鬼神,谐万民,安宾客,悦远人。之间,乐官不一,有太乐署鼓吹署,其事则令、丞、协律郞主之。以后,官制大备,然仪文繁缛而斲,丧大古之元气矣。新罗高丽代各有乐,所传者皆民间男女相悦之词,或流荡而哇嗌,或哀怨而悲咤,与无以异,卒至叔季,君臣荒淫而丧其国也。

世宗大王愤前代之委靡,思复古乐,以雅乐属太常寺,设惯习都监,教乡、唐之乐。以孟思诚朴堧等相继为提调,以委制作之任。所谓雅乐者,祭祀正乐之歌;唐者,朝会明廷之乐;乡者,本朝国俗之音也。乐虽不同,而其五音、六律旋相为宫,下上损益之制则无不同,岂有笙、竽、埙、篪独便于雅,而不便于乡、唐?苟或因声以合之,因曲以成之,则三乐无不通焉。世祖大王知其然,故以三乐合于一司,名曰掌乐署,置掌乐一人、别提一人。然事钜而员少,未孚其制,其后改为掌乐院,置正一人,其下副正、佥正、判官、主簿、直长随时而只置三人,总四员焉。为提调者非一,其终始专业者,中枢郑公沈也。官无定处,初寓太寺,后居太常之乐学,湫隘不能容。今上特命移于太常之东数十步,彻民家数落,大开官府。于是堂上、郞厅上下截然,雅俗师生、伶妓数千人各有攸处,建廨宇以藏乐器,又敞东西大庭以为正。至朝贺百官隶仪之所,加置兼官。于是兼官隶其业,实官治其事。余以不材亦与其选,以銮[59]近侍出入梨园者,几十年矣。顾念学术卤莽,所习者土苴、糟粕,不能知乐之本原,其敢赞大圣人制作之盛?今又喉舌银台所掌,亦礼乐之事。想当时旧游之地,见当时僚采吏工,能不拳拳乎?诸君以余院中旧物,属余以作文,略叙首尾而归之。

观象监[编辑]

尚衣院南,一在北部广化坊。掌天文、地理、历数、占算、测候、刻漏等事。

○领事一人,正、副正、佥正各一人,判官、主簿各二人,天文、地理教授各一人,从六品。直长、奉事各二人,副奉事三人,天文、地理学训导各一人,九品[60]命课学训导二人、参奉三人。教授、训导官品,他司同。

新增燕山丙寅改称司历署,置令一人,主簿、直长、奉事各二人,参奉三人。今上初幷复旧。

司译院[编辑]

中部积善坊。掌译诸方言语。

○正、副正、佥正各一人,判官二人、主簿一人、学教授四人、直长二人、奉事三人、副奉事二人、学训导四人,学、学、女真学训导各二人,参奉二人。

世子待讲院[编辑]

掌侍讲经史、规讽道义。

○师一人,傅一人,正一品;贰师一人,从一品;左右宾客各一人,正二品;左右副宾客各一人,从二品,皆以他官兼。辅德一人,从三品;弼善一人,正四品;文学一人,正五品;司书一人,正六品;说书一人,正七品。

宗学[编辑]

北部观光坊。掌宗室教诲之任。

○导善一人,正四品;典训一人,正五品;司诲二人,正六品,皆以成均馆兼。

新增燕山甲子[61]革废。今上初复设。

修城禁火司[编辑]

钟楼东。掌宫城、都城修筑、修城及关内、公廨、坊里救火等事。

○提检四人,三以他官兼;别坐六人,四以他官兼;别提三人,一以他官兼。

典设司[编辑]

弘礼门东。掌供帐幕。

○守一人,正四品。提检、别坐、别提,凡五人,守官品,他司同。

丰储仓[编辑]

北部义通坊。掌米豆、草芚、纸地等物。

○守、主簿、直长、奉事、副奉事各一人。

广兴仓[编辑]

西江北。掌百官俸禄。

○守、主簿、奉事、副奉事各一人。

典舰司[编辑]

中部澄清坊外司西江。掌京外舟舰。其属,京畿左右道水站。

○提检、别坐、别提凡五人。

新增南衮记:典舰司掌舟船之事。厥初无衙门,但谓之典船色,假宇于街廊,使录事权主文簿而已。成化纪元之初年,始改今名,设局置员,又用宰相二人以总领之,略仿转运司遗制,盖不如是,则任不专而事不办也。正德庚辰,余承乏为都提调,与光山金公子诚同领司事。时为寮佐者,提检李君洁,别坐洪君嗣慎金君璿,别提韩君弘泽张君世纲,皆士之选也。凡该管之事,靡不斩斩称治,吾辈主画诺而已。

一日,诸君相与议曰:“有官司则必有题名录,古也。而吾司独无,岂非欠事耶?”于是蒐考前任人名氏,得若干员,购纸为册而书之,间以谒余题其首简。余惟国家都之阳,漕东南粟以给京师,其有赖于舟舰之利大矣。况漕有江运、海运之别,舟有兵船、漕船之异,而莫不摠之于一司,其为任顾不重哉?按司中故事,提检为四品官,坐必专席,海运、水运判官,虽官尊皆下座,莫敢抗礼;沿海镇将将之任者必诣司,行参谒礼。惟谨凡应造船及督察海戍等事,必遣司官于诸道,称敬差官。国家之所以待本司者隆矣。而其遣使督察,一节近废不行,抑未知何故耶?无奈奉使者不自重而有以致之耶?士君子遭明时立亨途,将欲奋庸于朝廷,而于此为发轫之初程。虽委吏、乘田之微且贱焉者,亦宜不矌其职,况非彼之可拟者乎?名登于录,垂诸久远,后之指名而訾议者未必无人焉,可不惧哉?可不慎哉?

典涓司[编辑]

弘礼门西。掌涓治宫闘之任。

○提检、别坐、别提,凡五人。直长、奉事,各二人。参奉六人。

内需司[编辑]

西部仁达坊。掌内用米布杂物及奴婢。

○典需一人,正五品。别坐、别提,凡二人。副典需一人,从六品;典会一人,从七品;典糓一人,从八品;典货二人,从九品。

昭格署[编辑]

北部镇长坊。有三清殿,掌三清星辰醮祭。

○令一人,从五品。别提、参奉各二人。令官品,他司同。

李稷诗:青青松柏拥琼宫,羽盖霓旌驻此中。十遍说经邀道侣,四时行醮磬宸衷。夜闻鸣鹤月华白,晨拜骖鸾云影红。怊怅无因留玉境,茫然独立仰玄穹。

权近诗:地涌灵泉静,山藏道境幽。经营开宝殿,咫尺隔尘区。霄汉仙居迥,云霞鹤驭留。度人多妙诀,降福永千教。

崔淑精诗:四面连岩壑,三清迥绝尘。山中微雨足,阶上落花新。髣髴逢毛女,依俙见羽人。道流多事在,半夜又朝真。

姜希孟诗:峨峨琼阙碧山颠,坛畔松梢不记年。里已能传秘诀,梦中犹或见仙。金章紫绶非吾分,白葛乌纱即宿缘。从此十分轻世虑,共君骑鹤上芝田。

○晩岁人皆笑我颠,我颠将欲制颓年。久知世上夸毗子,未及林间自在仙。白日有时常导引,碧山无处不攀缘。终然密盻成竒妙,一似农家力服田。

社稷署[编辑]

社稷坛外。掌洒扫坛壝。

○令一人、参奉二人。

宗庙署[编辑]

宗庙垣内东。掌守卫寝庙。

○守、主簿、直长、奉事、副奉事各一人。

平市署[编辑]

中部坚平坊。掌勾检、市廛、平斗、斛丈尺、低昂、物货等事。

○令、直长、奉事各一人。

司醖署[编辑]

西部积善坊。掌供酒体。

○令、主簿、直长、奉事各一人。

义盈库[编辑]

西部积善坊。掌油蜜、黄蜡、素物、胡椒等物。

○令、主簿、直长、奉事各一人。

长兴库[编辑]

南部好贤坊。掌席子、油芚、纸地等物。

○守、主簿、直长、奉事各一人。

冰库[编辑]

掌藏冰、发冰[62]。西库在屯智山,供御厨颁百官;东库在豆毛浦,供祭祀。

○别坐、别提、别检,凡四人。

掌苑署[编辑]

镇长坊。掌苑囿花果。

○掌苑一人,正六品。别提三人。

新增燕山丙寅,革掌苑。上初,复置。

司圃署[编辑]

北部俊秀坊。掌园圃蔬菜。

○司圃一人,正六品。别坐、别检,凡七人。

养贤库[编辑]

成均馆北。掌供成均馆儒生米豆等物。

○主簿、直长、奉事各一人,皆以成均馆兼。

典牲署[编辑]

木觅山南。掌养牺牲。

○主簿、直长、奉事、参奉各一人。

司畜署[编辑]

母岳南。掌饲杂畜。

○司畜一人,从六品。别提二人。

造纸署[编辑]

在彰义门外。掌造表、笺咨、文纸及诸般纸地。

○司纸一人,从六品。别提四人。

新增燕山丙寅革司纸,加设别提一人。今上初幷复旧。

惠民署[编辑]

南部太平坊。掌医疗、民庶疾病及教习医女[63]

○主簿一人、医学教授二人,直长、奉事、医学训导各一人,参奉四人。

图书署[编辑]

中部坚平坊。掌绘画之事。

○别提二人。

典狱署[编辑]

中部瑞麟坊。掌狱囚。

○主簿、奉事、参奉各一人。

活人署[编辑]

掌救活人疾病。一在东部燕喜坊,一在龙山。城中患疫者,皆就治疗。

○别提四人,参奉二人。

瓦署[编辑]

龙山东。掌造砖瓦。

○别提三人。又有别署,掌燔瓦和卖。别提一人。

归厚署[编辑]

龙山江,掌造棺[64]。分署在南部好贤坊,掌礼葬诸事。

○别提六人。

郑以吾记:永乐四年秋七月,京畿观察使禹公希烈告于左政丞浩亭河公曰:“古者人渐老,则送终之备,必豫图之,以不可易成也。今也人不能豫成,况当急遽之时乎?请建官敦匠,轻其价以卖于众,何如?”左政丞义之,遂议诸都堂,转闻于上。上深嘉之,命有司出米三十苫、五综布百匹,使设棺椁所于龙山之浒,以慈恩宗都僧统臣宗林主其事,大小臣僚各出米布而从者颇多,盖良心之发不可遏也。乐于趋命,买材而板之,轻价而卖之,使送终者无憾。及林之殁,其徒海宣继志,凡敦匠之事,尤尽其心。殿下且给臧获六十口,所以优使令也;土田五十结,所以支供亿也。其命归厚所者,盖取诸民德归厚之意也。

呜呼!棺椁之作自黄帝始,而记礼者有岁制、月制、时制日修之急,孟子亦曰:“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然则兴王道、厚民德者,独可缓而不豫乎?我殿下恤民之心,无所不至矣,辅相之臣,同心同德,推广仁术,而使人人无憾于送终,风俗岂不归厚哉?

中学[编辑]

北部观光坊。掌训诲小学之士。

○教授、训导各二人,皆以成均馆兼。常养儒生一百人,他学同。

南学[编辑]

南部诚明坊

西[编辑]

西部馀庆坊

东学[编辑]

东部彰善坊

中部[编辑]

澄清坊。掌管内检察非法、桥梁道路、颁火禁火、里门警守、家址打量、人尸检验等事。

○主簿一人,参奉二人,他部同。

○所管八坊:曰澄清、曰瑞麟、曰夀进、曰坚平、曰宽仁、曰庆幸、曰贞善、曰长通

东部[编辑]

莲花坊。所管十二坊:曰崇信、曰莲花、曰瑞云、曰德成、曰崇教、曰燕喜、曰观德、曰泉达、曰兴盛、曰彰善、曰达德、曰仁昌

南部[编辑]

明礼坊。所管十一坊:曰广通、曰好贤、曰明礼、曰太平、曰熏陶、曰诚明、曰乐善、曰贞心、曰明哲、曰诚身、曰成礼

西部[编辑]

中部瑞麟坊。所管八坊:曰仁达、曰积善、曰皇华、曰养生、曰神化、曰盘松、曰盘石

北部[编辑]

中部澄清坊。所管十坊:曰广化、曰阳德、曰嘉会、曰安国、曰观光、曰镇长、曰明通、曰俊秀、曰顺化、曰义通

内侍府[编辑]

北部俊秀坊。宦寺之府。掌大内、监膳、传命、守门、扫除之任,共一百四十人。

新增内班院[编辑]

庆会南门西,一在昌德宫宣政门内东。

金宗直记:宫臣之有局,其来尚矣,盖取象于天文,而傍侍乎宸极。于以掌闺闼之禁,通内外之言,调剂膳羞,扫除庭户,其为任虽亵,而其所关,不既重矣乎?宫正、宫伯始于;黄门、常侍昉于;内侍、给事见于;内班、殿头称于,虽官号之因革不一,然其居之密而职之专,则历代皆同。《书》曰:“仆臣正,罔敢不正。”[65]其在暬御之臣犹然,况中官乎?自昔忠谨自持者,未尝不获福;骄傲怙宠者,未尝不罹祸,国亦随之以隆替焉,深可畏也已。

本朝自建都以来,置内侍府于迎秋门外,又于掖庭、永巷之侧,辟内小房为承侍给事者夙夜趋跄之所。逮我圣上肇锡名以内班院,所以复宋氏之旧也,所以别外庭之班也。外庭之班,则三公六卿下至百执事皆在焉。公卿百执事廷见有时,奏事有日,自非赐对陈谟,则伏青规而望清光,为日不多矣。非如内班朝夕䜩闲,环侍于前后左右,君上之一动一静,罔不亲惯焉。夫以侧微之资处深严之地,其秉心持身,宜何如也?忠佞邪正,代各有人,择其善者而体之,其不善者而戒之可矣。然则勤心纳忠,多所裨益者,史游也;清俭退厚,不举武猛者,良贺也;固辞茅土,慷慨直谏者,吕强也。禀性忠强,排去佞邪者,非具文珍乎?天资端畏,不尸大劳者,非马存亮乎?累请退休,乞毁三司之券,张茂则其人也;出入禁闼六十年,而循谨无过,冯世宁其人也。玆数人者,身保宠禄,而芳烈垂于后世。

呜呼!《伐柯》之则,其不在玆乎?至若谗谄媚主,佞邪徼宠,援引党类,妒害忠良,声色技巧,辜榷财利,凡所以中人主之欲者,无所不至。人主不幸而一为所中,则假貂珰之饰,握枢机之重,放溢偃蹇,莫能禁御;睚眦之嫌,必期报复;螟蛉之族,亦图华贵。于是黜陟、刑赏之柄潜移于下,卒之国家危乱而身伏欧刀,自齐之竖貂以至于之诸宦皆一律也。

呜呼!覆辙之鉴,其不在玆乎?厥今日月中天,靡幽不烛,中外之臣臧否必闻,况内班之近且习者乎?居虽禁密,实十手十目所指视之地,苟一毫有怠忽之心,鲜不及矣,雨露之泽,乌可以苟冀?而雷霆之威,乌可以苟免矣?夫如是,则今之居是院者,孰有违《伐柯》之福,而贪覆辙之患者哉?然而古人座右之铭,诚非虚设,故谨承纶旨而为之记云。

耆老所[编辑]

中部澄清坊。二品以上年七十相会之所。

武职公署[编辑]

中枢府[编辑]

礼曹南。待文武堂上官之无所任者。其属,经历所附焉。

○领事一人、判事二人、知事六人、同知事七人、佥知事八人,正三品。经历、都事各一人。

五卫都摠府[编辑]

光化门内东,一在昌德宫仁政殿西,一在昌庆宫弘化门内南。掌治五卫军务。其属,经历所附焉。

○都摠管,正二品;副总管,从二品,共十人,以他官兼。经历、都事各四人。

徐居正题名记:国初置义兴三军府,以总兵政,后改为三军镇抚所,隶于兵曹。都镇抚五人,僚佐有镇抚十人、或十五人、或三十人,因时增损,皆以他官任之,掌率禁旅,轮番宿卫,选一时闻望者以授。又改三军为五卫:曰龙骧、曰虎贲、曰义兴、曰忠佐、曰忠武世祖大王,留意军政,尤重是任,改镇抚所五卫都摠府,专委军务,不隶兵曹。都摠管十人,秩正二品。或从二品带者,则称副总管,僚佐十二人。镇抚二,秩从三品;经历三,秩从四品;都事七,秩从五品。都摠管则虽宗戚、三公之重,亦兼之,所以高其选而宠其任也。于是兵曹总兵政,府总军务,体统相维,而军政益明矣。噫!任愈重,则责愈大;责愈大,则忧愈决。统戎兵卫殿陛,其任不既重乎?

镇抚所旧有题名记,始于戊戌而终于乙酉。丙戌以下,别而续之,以传诸后为是任者,可不思圣上委任之重、宠遇之隆,励效忠义,以报圣恩,以无忝尔[66]于后世也哉?

新增燕山乙丑革堂上五人、郎厅四人。今上初复置。

义兴卫[编辑]

中卫。甲士补充队属焉。

龙骧卫[编辑]

左卫。别侍卫队卒属焉。

虎贲卫[编辑]

右卫。族亲卫亲军卫彭排属焉。

忠佐卫[编辑]

前卫。忠义卫忠赞卫破敌卫属焉。

忠武卫[编辑]

后卫。忠顺卫正兵壮勇卫属焉。

○卫将十二人,从二品,以他官兼。部将二十五人,从六品。

宣传官[编辑]

凡八人,轮直禁内。

内禁卫[编辑]

凡一百九十人,宿卫正殿南廊,将三人,以他官兼,兼司仆将同。

新增燕山乙丑,改号冲铁卫,预差号扫狄卫。今上初,复旧,号预差定为二百五十人。

训炼院[编辑]

南部明哲坊。掌科试武才、习读武经之事。

○知事一人,以他官兼。都正二人,一人以他官兼。正一人。副正、佥正、判官、主簿各二人。参军二人,正七品。奉事二人。

成侃《射厅记》:厅以射名[67],为肄武设也。肄武之具,非独射也,独以射名者何?射为五兵之首也,其立名之义弘矣。夫肄之无事之时,可以镇卫百姓,维持大平,以为他日有事之用。用之于有事,则可以除暴乱而威天下,以其肄之有素也。此训炼射厅之所由设也。

恭惟圣上继述祖宗,恢宏盛业,揭扬文风,以贲饰一代之治。犹且安不忘危,留心戎事,谓斯厅祖宗所设,遂命臣记其始末以传诸后。臣窃惟天下之势,治于方乱易,治于未乱难。盖天下绎骚,群雄角逐,人主之心,前虑后顾,鲜不如敌国之在旁。及夫天下既定,方内安,率皆狃于升平,偸惰怠逸,口不言兵。至以无赖白徒、市井浮浪之軰典爪牙而备宿卫,甚者销锋镝以示不用。一朝变起所忽,匹夫奋臂于草莽之间,则崩腾四溃,縻烂不收,转斗四五十年然后止。此其理亦宜也,故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先王知其然,故虽隆仁义礼乐以化天下,然弧矢立武,亦不敢废,此官大司马之职所以设,大射、乡射所以讲也。

政衰、六艺缺,掇拾火之馀,宏纲大略,世莫之讲,日底耗亡,则由世之苟简者胜也,可不惜哉?我太祖身属櫜鞬,经营草创,大功既定,天命攸归,谓兵虽不用,武备不可忘,首发挥训炼之事。太宗大王,骏惠前烈,遹追先志,乃辟馆于都之东,宏敞其南为大厅,所谓射厅者是也。乃命兵曹统镇抚所曁本观之员,大会军士,较射于此。其法大略有四:曰武选、曰都试、曰取才、曰炼才,皆所以程其能否而劝沮之也;审其劳逸而赏罚之也;甄其勇怯而策砺之也。于是张狸设虎,抉拾相旅,以奋以励,以康以乐。至于戈、矛、旗、鼓、钲、镯之用,靡不毕陈,则其肄之之具,非独在于射之一事,而作治之功,备豫之义,曲防周虑,至深远矣。今殿下又能遵其法而勿失,战兢自持,御广厦细毡之上,常思祖宗栉风沐雨之苦,思所以不失旧物,底安生灵。故其于军事,日炼而月训之,岁习而时讲之。于是智者无馀技,勇者无馀力,兵精卒强,自可以腾天地而彻海岳矣。视彼之君以讲武之事充角抵戏玩之用,其为规模,固万万不同。然则斯厅之设,不可不记。

世子翊卫司[编辑]

掌陪卫东宫

○左右翊卫各一人,正五品;左右司御各一人,从五品;左右翊赞各一人,正六品;左右卫率各一人,从六品;左右副率各一人,正七品;左右侍直各一人,正八品;左右洗马各一人,正九品。

新增定虏卫[编辑]

今上七年始设,属兼司仆将一千五百[68]

附录[编辑]

  1. 《燕山君日记》中为“丙寅”。
  2. 《经国大典ㆍ礼典》续有“文昭殿、延恩殿参奉、畿内诸陵殿参奉”之句。
  3. “前正郞申公允甫、佐郞林公守谦”一句,不见于《四佳集ㆍ工曹郞厅题名记》。
  4. 《四佳集ㆍ司宪府题名记》续有“或曰宪台”之句。
  5. “称御史台”一句不见于《四佳集ㆍ司宪府题名记》。
  6. 《四佳集ㆍ司宪府题名记》“谏诤论劾”原作“纠劾言事”。
  7. “王”原作“玉”,据《东国舆地胜览》改。
  8. 《虚白堂集ㆍ承政院谢赐酒器诗序》“清”原作“精”。
  9. 《虚白堂集ㆍ承政院谢赐酒器诗序》“初日升”原作“日角腾”。
  10. 《虚白堂集ㆍ承政院谢赐酒器诗序》“风云”原作“上下”。
  11. 《虚白堂集ㆍ承政院谢赐酒器诗序》“随飞龙”原作“云从龙”。
  12. 《虚白堂集ㆍ承政院谢赐酒器诗序》“凤沼地近蓬莱宫”原作“银台深邃近九重”。
  13. 《虚白堂集ㆍ承政院谢赐酒器诗序》“九重”原作“法宫”。
  14. 《虚白堂集ㆍ承政院谢赐酒器诗序》“刬地衣被恩光隆”原作“寸草昭被天恩隆”。
  15. 《虚白堂集ㆍ承政院谢赐酒器诗序》“玉”原作“雪”。
  16. 《虚白堂集ㆍ承政院谢赐酒器诗序》“瀜”原作“通”。
  17. 《虚白堂集ㆍ承政院谢赐酒器诗序》“身世恍惚超鸿濛”原作“一洗磊磈平生胸”。
  18. 《虚白堂集ㆍ承政院谢赐酒器诗序》“既醉”原作“兴酣”。
  19. 《虚白堂集ㆍ承政院谢赐酒器诗序》续有“身世付与三春风”之句。
  20. 《虚白堂集ㆍ承政院谢赐酒器诗序》“载赓天保”原作“诗成鱼藻”。
  21. 《虚白堂集ㆍ承政院谢赐酒器诗序》“言”原作“焉”。
  22. 《四佳集ㆍ司谏院题名记》、《汉书ㆍ百官公卿表上》“八百石”原作“六百石”。
  23. 《四佳集ㆍ司谏院题名记》、《汉书ㆍ百官公卿表上》“六百石”原作“八百石”。
  24. 《四佳集ㆍ司谏院题名记》、《汉书ㆍ百官公卿表上》“惧”原作“慎”。
  25. 《燕山君日记》记载为甲子。
  26. 《世祖实录》“令”原作“今”。
  27. 《世祖实录》续有“本朝九年”之句。
  28. 《世祖实录》“弘文馆”原作“秘书阁”。
  29. “直”不见于《世祖实录》。
  30. 《世祖实录》“以艺文馆兼差”原作“堂上以他官带之,郞厅以艺文禄官兼差”。
  31. 《经国大典ㆍ吏典ㆍ京官职》“生”原作“学”。
  32. 《东文选ㆍ成均馆记》、《真逸遗稿ㆍ成均馆记》“朋友”原作“夫妇”。
  33. 《东文选ㆍ成均馆受赐锺樽记》“成均”原作“成馆”。
  34. 《四佳集ㆍ成均馆尊经阁记》“讲毕,上亲执帛跪授”原作“且赐酒帛”。
  35. 《四佳集ㆍ成均馆尊经阁记》“少”原作“鲜”。
  36. “经”不见于《四佳集ㆍ成均馆尊经阁记》。
  37. 《四佳集ㆍ成均馆尊经阁记》“求”原作“究”。
  38. 《四佳集ㆍ成均馆尊经阁记》“通”原作“读”。
  39. 《四佳集ㆍ成均馆尊经阁记》“择无不精”原作“理无不通”。
  40. 《四佳集ㆍ成均馆唱和诗序》“法”原作“业”。
  41. 《四佳集ㆍ成均馆唱和诗序》“尚”原作“重”。
  42. 《四佳集ㆍ成均馆唱和诗序》“道”原作“体”。
  43. 《燕山君日记》中记载为“丙寅”。
  44. 《东文选ㆍ谢赐宴艺文馆序》“又”原作“必”。
  45. 《东文选ㆍ谢赐宴艺文馆序》续有“馀适有故”之句。
  46. 《东文选ㆍ谢赐宴艺文馆序》“命”原作“召”。
  47. “术”不见于《太虚亭集ㆍ谢赐宴艺文馆序》。
  48. “何”不见于《太虚亭集ㆍ谢赐宴艺文馆序》。
  49. 《东文选ㆍ谢赐宴艺文馆序》“西”原作“迺”。
  50. 《东文选ㆍ谢赐宴艺文馆序》“厨”原作“府”。
  51. 《燕山君日记》中记载为“二人”。
  52. 《三滩集ㆍ典校署板堂记》“为难”原作“之际”。
  53. 《三滩集ㆍ典校署板堂记》“于是北板堂之东构四间”原作“又于其东构四间”。
  54. 《燕山君日记》记载为“二人”。
  55. 《燕山君日记》记载为“十人”。
  56. 《经国大典ㆍ吏典ㆍ京官职》“诸道”原作“外居”。
  57. 《大典ㆍ吏典ㆍ京官职》“鱼”原作“肉”。
  58. 《虚白堂集ㆍ掌乐院题名记》“姁婾”原作“欨歙”。
  59. 《虚白堂集ㆍ掌乐院题名记》“坡”原作“披”。
  60. 《经国大典ㆍ吏典ㆍ京官职》记载为“正九品”。
  61. 《燕山君日记》记载为“乙丑”。
  62. “发冰”不见于《经国大典ㆍ吏典ㆍ京官职》。
  63. 《经国大典ㆍ吏典ㆍ京官职》“民庶疾病及教习医女”原作“救活民庶”。
  64. 《经国大典ㆍ吏典ㆍ京官职》“椁”原作“和卖”。
  65. 《书经ㆍ冏命》“仆臣正,罔敢不正。”原作“仆臣正,厥后克正。”
  66. 《四佳集ㆍ五卫都摠府题名记》“名”原作“职”。
  67. 《东文选ㆍ训炼院射厅记》“者”原作“何”。
  68. 《中宗实录》记载为“一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