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乐律典/第037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经济汇编 乐律典 第三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经济汇编 第三十七卷
经济汇编 乐律典 第三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乐律典

 第三十七卷目录

 乐律总部汇考三十七

  尔雅释器纂 释乐纂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雅乐部 云韶部 清乐部 鼓吹部 驱傩 熊

  罴部 鼓架部 龟兹部 俗部 歌 舞工 俳优 琵琶 筝 箜篌 笙 笛 觱篥

   五弦 方响 琴 阮咸 羯鼓 鼓 拍板 安公子 黄骢叠 离别难 夜半乐

  雨霖铃 康老子 文叙子 望江南 杨柳枝 倾杯乐 道调子 傀儡子 别乐识五

  音轮二十八调图 平声羽七调 上声角七调 去声宫七调 入声商七调 上平声调

  宋周密天基圣节排当乐次正月五日

  南渡宫禁典仪赐筵乐次

乐律典第三十七卷

乐律总部汇考三十七[编辑]

《尔雅》
[编辑]

《释器纂》
[编辑]

木谓之“虡。”

悬钟磬之木植者名“虡。”

旄谓之藣。

《旄牛尾》,一名“藣”,舞者所执也。

《释乐纂》
[编辑]

宫谓之重,商谓之敏,角谓之经,征谓之迭,羽谓之柳。

皆五音之别名,其义未详。

徒鼓瑟谓之步,徒吹谓之和,徒歌谓之谣,徒击鼓谓 之咢,徒鼓锺谓之修,徒鼓磬谓之寋

徒,独作之也。《修》寋未见义所出。凡八音备作曰“乐”,一音独作,不得乐名,故此辨其异名也。

和乐谓之节。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谓之和乐。乐和则应节。一云节,乐器名,谓相也。《乐记》云:“治乱以相。”郑注云:“相即拊也,亦以节乐。拊者,以韦为表,装之以糠糠,一名相,因以名焉。”言治理奏乐之时,击拊以辅相于乐而为节也。既以柷作乐,以敔止乐,故以节为和乐,义亦通也。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编辑]

雅乐部[编辑]

“宫悬四面”,天子乐也。“轩悬三面”,诸侯乐也。“判悬二面”, 大夫乐也。“特悬一面”,士乐也。“宫悬四面”,每面五架。架 即簨簴也。其上安金铜仰阳,以鹭鸶、孔雀羽装之,两 面缀以流苏,以彩翠丝绂为之也。十二律上钟九乳, 依月排之。每面石磬及编钟各一架,每架列钟十二 所,亦依律编之。四角安鼓四座:一曰“应鼓。”四旁有两小鼓为朄 鼓也二曰腰鼓,三曰警鼓,四曰雷鼓,皆彩画,上各安宝 轮,以珠翠装之。乐即有箫、笙、竽、埙、箎、籥、跋膝、琴、瑟、筑、 捋,竽形似小钟,以手捋之即鸣也。次有登歌,皆奏法 曲。近代内宴,即全不用法乐也。郊天及诸坛祭祀,即 奏《太和》《冲和》《舒和》三曲。凡奏曲登歌,先引诸乐逐之。 其乐工皆戴平帻,衣,绯大袖,每色十二,在乐悬内。已 上谓之“坐部伎。”《八佾舞》则六十四人,文武各半,皆著 画帻,俱在乐悬之北。文舞居东,手执翟,状如凤毛;武 舞居西,手执戚。文衣长大,武衣短小。其钟师及磬师, 登歌、八佾舞并诸色舞,通谓之“立部伎。”《柷敔》乐悬既 陈,太常卿押乐,在乐悬之北面。太乐令、鼓吹令俱在 太常卿之后。太乐在东,鼓吹居西,协律郎二人,皆执 翚竿,亦用彩翠装之。一人在殿上,翚竿倒,殿下亦倒, 遂奏乐。协律郎皆绿衣大袖,戴冠。

云韶乐[编辑]

用玉磬四架,乐即有琴、瑟、筑、箫、箎、籥、跋膝、笙、竽、登歌、 拍板。乐分堂上、堂下。登歌四人,在堂下坐。舞童五人, 衣绣衣,各执金莲花。引舞者金莲,如仙家行道者也。 舞在阶下,设锦筵,宫中有《云韶院》。

清乐部[编辑]

乐即有琴瑟云和筝,其头像云笙竽,筝箫方响,箎跋 膝拍板戏,即有《弄贾大猎儿》也。

鼓吹部[编辑]

即有卤簿钲鼓及角乐,用弦、鼗、笳、箫,又即用《哀笳》,以 羊角为管,芦为头也。警鼓二人,执朱幡,引乐,衣文戴 冠。已上乐人皆骑马,乐即谓之骑吹,俗乐亦有骑吹 也。天子卤簿,用《大全》仗鼓一百二十面,金钲七十面。 郊天、谒庙吉礼,即衣云花黄衣,鼓四,钲二。下山陵凶 礼,即衣云花白衣,鼓二,钲二。下册太后、皇后及太子, 用鼓七十面,金钲四十面,谓之“小全仗。”公主出降及 册三公并祔庙礼葬,并用大半仗,鼓四十面,钲二十面。诸侯用小半仗,鼓三十面,钲十四面,吉凶如上。自 太子已下,册礼及葬祔庙,并无警鼓。

驱傩[编辑]

用方相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戈 扬盾,口作傩,傩之声以除逐也。右十二人,皆朱发,衣 白绢画衣,各执麻鞭,辫麻为之,长数尺,振之声甚厉, 乃呼神名,以晦日于紫宸殿前傩,张宫悬乐,太常卿 及少卿押乐,止到西阁门丞并太乐署令、鼓吹署令、 协律郎并押乐,在殿前事。前十日,太常卿并诸官于 本寺先阅傩,并遍阅诸乐。其日大宴三五署官,其朝 寮家皆上棚观之,百姓亦入看,颇谓壮观也。太卿上, 此岁除前一日,于右金吾龙尾道下重阅,即不用乐 也。御楼时,于金鸡竿下打赦鼓一面,钲一面,以五十 人唱色十下,鼓一下,钲以十下。

熊罴部[编辑]

其熊罴者有二十,皆以木雕之,悉高丈馀,其上安版 床,复施宝幰,皆金彩装之。于其上奏雅乐,含元殿方 奏此乐也。奏《唐十二时》《万宇清》《月重轮》三曲,亦谓之 十二按乐具库,在望仙门内之东壁,俗乐古都属乐 园新院,院在太常寺内之西北也。开元中始别署左 右教坊,上都在延政里,东都在明义里,以内官掌之。 至元和中,只署一所。又于上都广化里太平里,兼各 署乐官院一所。

鼓架部[编辑]

乐有笛、拍板、答鼓,即腰鼓也。两杖鼓。戏有代面,始自 北齐。神武弟有胆勇,善斗战,以其容貌无威,每入阵 即著面具,后乃百战百胜。戏者衣紫腰金,执鞭也。钵 头,昔有人,父为虎所伤,遂上山寻其父尸,山有八折, 故曲《八叠》。戏者被发素衣面作啼,盖遭丧之状也。《苏 中郎》,后周士人苏葩,嗜酒落魄,自号中郎,每有歌场, 辄入独舞。今为戏者,著绯戴帽,面正赤,盖状其醉也。 即有《摇娘》《羊头浑脱》,《九头狮子弄》“《白马》《益钱》”,以至 “寻橦”跳丸,吐火吞刀,旋槃斤斗,悉属此部。

龟兹部[编辑]

乐有觱、篥、笛、拍板、四色揩鼓、羯鼓、鸡楼鼓。戏有五常 狮子,高丈馀,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 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破阵 乐》曲亦属此部,秦王所制,舞人皆衣画甲,执旗斾。外 藩镇春冬犒军,亦舞此曲,兼马军引入场,尤甚壮观 也。《万斯年》曲是朱崖李太尉进此曲名即《天仙子》是 也。

俗部[编辑]

乐,有琵琶、五弦、筝、箜篌、觱篥、笛、方响、拍板,合曲时亦 击小鼓、钹子,合曲后立唱歌,凉州所进,本在正宫,调 大遍小者。至贞元初,康昆仑翻入琵琶,奏于玉宸殿, 故有此名。“合诸乐”,即黄钟宫调也。《奉圣乐》曲,是韦南 康镇蜀时南诏所进,在宫调,亦舞伎六十四人,遇内 宴即于殿前立奏乐,更番替换。若宫中宴即坐奏,故 俗乐亦有“坐部、《立部》”也。

[编辑]

歌者,乐之声也。故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迥居诸乐之 上,古之能者,即有《韩娥》《李延年》《莫愁》。乐府诗云莫愁在何处住在石 城西艇子折两浆催送莫愁来善歌,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出,至喉 乃噫其词即分抗坠之音。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 谷之妙也。明皇朝有韦青,本是士人,尝有诗:“三代主 纶诰,一身能唱歌。”官至将军。开元中,内人有许和子 者,本吉州永新县乐家女也。开元末选入宫,即以“永 新”名之,籍于宜春院。既美且慧,善歌,能变新声。韩娥 延年殁后千馀载,旷无其人,至永新始继其能。遇高 秋朗月,台殿清虚,喉啭一声,响传九陌。明皇尝独召 李谟吹笛逐其歌,曲终管裂,其妙如此。又一日,赐大 酺于勤政楼,观者数千万众,喧哗聚语,莫得鱼龙百 戏之音。上怒,欲罢宴。中官高力士奏请:“命永新出楼 歌一曲,必可止喧。”上从之。永新乃撩鬓举袂,直奏曼 声。至是广场寂寂,若无一人。喜者闻之气勇,愁者闻 之肠绝。洎渔阳之乱,六宫星散,永新为一士人所得。 韦青避地广陵,日夜凭阑于上河之上,忽闻舟中奏 《水调》者曰:“此《永新歌》也。”乃登舟与永新对泣久之。青 始亦晦其事。后士人卒与其母之京师,竟殁于风尘。 及卒,谓其母曰:“阿母钱树子倒矣。”

大历中,有才人张红红者,与其父歌于衢路丐食。过 将军韦青所居,在昭国坊南门里。青于街牖中闻其 歌者喉音寥亮,仍有眉首,即纳为姬。其父舍于后户, 优给之。乃自传其艺,颖悟绝伦。尝有乐工自撰歌,即 古《长命西河女》也,加减其节奏,颇有新声。未进闻,先 侑歌于青,召红红于屏风后听之。红红乃以小豆数 合记其拍。乐工歌罢,青入问红:“红如何?”云:“已得矣。”青 出云:“有女弟子久曾歌此,非新曲也。”即令隔屏风歌 之,一声不失。乐工大惊异,遂请相见,钦伏不已。再云: “此曲先有一声不稳,今已正矣。”寻达上听。翊日召入

宜春院,宠泽隆异,宫中号“记曲娘子”,寻为才人。一日
考证
内史奏韦青卒,上告,红红乃上前呜咽奏云:“妾本风

尘丐者,一旦老父死有所归,致身入内,皆自韦青,妾 不忍忘其恩。”乃一恸而绝。上嘉叹之,即赠昭仪。贞元 中,有田顺,曾为宫中御史娘子。元和、长庆以来,有李 贞信、米嘉荣、何戡、陈意叔。武宗已降,有陈幼寄、南不 嫌、罗宠。咸通中,有陈彦晖。

舞工[编辑]

舞者,乐之容也。有大垂手、小垂手,或如惊鸿,或如飞 燕。婆娑,舞态也。“蔓延”,舞缀也。古之能者,不可胜记。即 有健舞、软舞、字舞、花舞、马舞。《健舞》曲有《棱大阿连》《柘 枝》《剑器》《胡旋》《胡腾》。软舞,曲有《凉州》《绿腰》《苏合香》、屈柘 团《圆旋》《甘州》等。

俳优[编辑]

开元中,黄幡绰、张野狐弄参军,始自汉馆陶令石耽。 耽有赃犯,和帝惜其才,免罪。每宴乐,即令衣白夹衫, 命优伶戏弄辱之,经年乃放。后为参军,误也。

开元中,有李仙鹤善此戏。明皇时,授韶州同正参军, 以食其禄。是以陆鸿渐撰词言“韶州”,盖由此也。武宗 朝,有曹叔度、刘泉水咸淡最妙。咸通以来,即有范传 康、上官唐卿、吕敬迁等三人,弄假妇人。大中以来,有 孙乾、刘璃《缾近》,有《郭外春》、孙有熊。僖宗幸蜀时,戏中 有刘真者尢能,后乃随驾入京,籍于教坊弄婆罗。大 中初,有康迺、李百魁、石宝山大,别有裔部乐,即有扶 南、高丽、高昌、骠兹、康国、疏勒、西凉、安国乐即有单、龟 头鼓及筝、蛇皮琵琶。盖以蛇皮为槽,厚一寸馀,鳞介 具亦以楸木为面,其捍拨以象牙为之,画其国王骑 象,极精妙。凤头箜篌、卧箜篌,其工颇奇巧。三头鼓、铁 拍板、葫芦笙舞、有《骨尘舞》《胡旋舞》,俱于一小圆球子 上舞,纵横腾踏,两足终不离于球子上,其妙如此也。

琵琶[编辑]

始自乌孙公主造,马上弹之,有直项者,曲项者,便于 急关中也。古曲有《陌上桑》,范晔、石崇、谢奕皆善此乐 也。开元中,有贺怀智,其乐器以石为槽,鶤鸡筋作弦, 铁拨弹之。贞元中,有康昆仑,第一手。始遇长安大旱, 诏移南市祈雨。及至天门街,市人广较胜负,斗声乐。 即街东有康昆仑琵琶最上,必谓街西无以敌也,遂 令昆仑登彩楼,弹一曲新翻羽调《绿腰》。其街西亦建 一楼,东市大诮之。及昆仑度曲,西市楼上出一女郎, 抱乐器,先云:“我亦弹此曲,兼移在枫香调中。”及下,拨 声如雷,其妙入神。昆仑即惊骇,乃拜请为师。女郎遂 更衣出见,乃僧也。盖西市豪族,厚赂装严寺僧善本 姓段,以定东廛之声。翌日,德宗召入,令陈本艺,异常 嘉奖,乃令教授昆仑。段奏曰:“且请昆仑弹一调。”及弹, 师曰:“本领何杂,兼带邪声。”昆仑惊曰:“段师神人也。臣 小年初学艺时,偶于邻舍女巫授一品弦调,后乃易 数师。段师精鉴如此,元妙也。”段奏曰:“且遣昆仑不近 乐器十年,使忘其本领,然后可教。”诏许之。后果尽段 之艺。

贞元中王芬、曹保,保子善才,其孙曹钢,皆袭所艺。次 有裴兴奴,与钢同时。曹善运拨若风雨,而不事扣弦, 兴奴长于拢撚,类时人,谓曹钢有右手,兴奴有左手。 武宗初,朱崖李太尉有乐史廉郊者,师于曹钢,尽钢 之能,钢常曰:“教人多矣,未有此性灵弟子也。”郊尝宿 平泉别墅,值风清月朗,携琵琶池上弹《蕤宾调》,忽闻 芰荷间有物跳跃之声,必谓是鱼。及弹别调,即无所 闻。复弹旧词,依旧有声。遂加意朗弹。忽有一物锵然 跳出池岸之上,视乃方响一片,盖蕤宾铁也。以指拨 精妙,律吕相应也。

某门中有乐史杨志,善琵琶,其姑尢更妙绝。姑本宣 徽弟子,后放出宫,于永穆观中住。自惜其艺常畏人 闻,每至夜方弹。杨志恳求教授,坚不允,且曰:“誓死不 传于人也。”志乃赂其观主,求寄宿于观,窃听其姑弹 弄,仍系脂𬘩带,以手画带记节奏,遂得一二曲调。明 日,携乐器诣姑,姑大惊异。志即告其事,姑意乃回,尽 传其能矣。

文宗朝有内人郑中丞,善胡琴。中丞即宫官也内库二琵琶, 号“大小忽雷。”郑尝弹《小忽雷》,偶以匙头脱,送崇仁坊 南赵家修理,大约造乐器悉在此坊,其中二赵家最 妙。时有权相旧吏梁厚本,有别墅在昭应之西,正临 河岸,垂钓之际,忽见一物浮过,长五六尺许,上以锦 绮缠之,令家僮接得就岸,即秘器也。及发开视之,乃 一女郎,妆饰俨然,以罗领巾系其颈,解其领巾伺之, 口鼻有馀息,即移入室中,将养经旬,乃能言,云是内 弟子郑中丞也,昨以忤旨,命内官缢杀,投于河中,锦 绮即弟子相赠尔。遂垂泣感谢。厚本即纳为妻,因言 其艺,及言所弹琵琶,今在南赵家。寻值训注之乱,人 莫有知者。厚本赂乐匠购得之,每至夜分,方敢轻弹。 后遇良夜,饮于花下,酒酣,不觉朗弹数曲。洎有黄门 放《鹞子》过其门,私于墙外听之,曰:“此郑中丞琵琶声 也。”翌日达上听,文宗方追悔,至是惊喜,即命宣召,乃 赦厚本罪,仍加锡赐焉。咸通中即有米和,即嘉荣子也。申旋、尢妙,复有王连儿也。前羽调《绿腰》,注云:“本是 乐工进曲,上令录其要者,今以为名,设言绿腰也。”

[编辑]

《筝》者,蒙恬所造也。元和至太和中,李青青及龙佐。大 中以来,有常述本,亦妙手也。史从李、从周皆能者也。 从周即青孙,亚其父之艺也。

箜篌[编辑]

箜篌,乃郑、卫之音,权舆也。以其亡国之音,故号空国 之侯,亦曰坎侯。古乐府有《公无渡河》之曲,昔有白首 翁溺于河,歌以哀之。女丽玉善箜篌,撰此曲以寄哀 情。咸通中,第一部有张小子,忘其名,弹弄冠于今古。 今在西蜀太和中,有季齐皋者,亦为上手,曾为某门 中乐史。后有女亦善此伎,为先徐相姬。大中末,齐皋 尚在,有内官拟引入教坊,辞以衰老,乃止。胡部中,此 乐妙绝教坊,虽有三十人,能者一两人而已。

[编辑]

笙者,女娲造也。仙人王子晋于缑氏山月下吹之,象 凤翼,亦名“参差。”自古能者固多矣。太和中,有尉迟章 尢妙。宣宗已降,有范汉恭,有子名宝师,尽传父艺,今 在陕州。

[编辑]

笛,羌乐也,古有《落梅花》曲。开元中,有李谟独步于当 时。后禄山乱,流落江东,越州刺史皇甫政月夜泛镜 湖,命谟吹笛,谟为之尽妙。倏有一老父泛小舟来听, 风骨冷秀。政异之,进而问焉。老父曰:“某少善此,今闻 至音,辄来听耳。”政即以谟笛授之。老父始奏一声,镜 湖波浪摇动。数叠之后,笛遂中裂,即探怀中一笛,以 毕其曲。政视舟下,见二龙翼舟而听。老父曲终,以笛 付谟。谟吹之竟不能声。即拜谢以求其法。顷刻,老父 入小舟,遂失所在。

觱篥[编辑]

大龟兹国乐也,亦曰《悲栗》。德宗朝有尉迟青,官至将 军。时青州有王麻奴者,善此伎,河北推为第一。手恃 其艺,倨傲自负,戎帅外莫敢轻易请者。从事台拜入 京,临岐把酒,请吹一曲相送。麻奴偃蹇,大以为不可。 从事怒曰:“汝艺亦不足称,殊不知上国有《尉迟将军》, 冠绝今古。”麻奴怒曰:“某此艺,海内岂有及者也。今即 往彼,定其优劣。”不数月到京,访尉迟青,所居在常乐 坊,乃侧近僦居,日夕加意吹之。尉迟每经其门,如不 闻。麻奴不平,乃求谒见。阍者不纳,厚赂之,即引见青, 青即席地令坐。因于《高般涉调》中吹勒部低曲,曲终 汗洽其背,尉迟颔颐而已,谓曰:“何必《高般涉调》也。”即 自取银字管,于《平般涉调》吹之,麻奴涕泣愧谢曰:“边 鄙微人,偶学此艺,实谓无敌。今日忝闻天乐,方悟前 非。”乃碎乐器,自是不复言音律也。元和、长庆中,有黄 日迁、刘楚材、尚陆、陆皆能者。大中以来,有史敬约在 汴州。

五弦[编辑]

贞元中,有赵璧者,妙于此伎也。白傅讽谏,有《五弦弹》。 近有冯季皋

方响[编辑]

武宗朝,郭道源后为凤翔府天兴寺丞,充太常寺调 音律官。亦善击瓯,率以邢瓯、越瓯共十二只,旋加减 水于其中,以著击之。咸通中,有异蠙,洞晓音律,亦为 鼓吹署丞,充调音律官,善于击瓯,《击瓯》盖出于《击缶》。

[编辑]

古者能士固多矣。贞元中,成都雷生善斲琴,至今尚 有孙息不坠其业,精妙天下无比也,弹者亦众焉。太 和中,有贺若夷尢能,后为待诏,对文宗弹一调,上嘉 赏之,仍赐朱衣,至今为赐绯调。后有甘党,亦为上手。

阮咸[编辑]

“大中初,有待诏张《隐耸》”者,其妙绝伦,蜀郡亦多能者。

羯鼓[编辑]

明皇好此伎,有汝阳王花奴,尤善击鼓。花奴时戴砑 绢帽子,上安葵花数朵,曲终花不落,盖能定头项尔。 黔帅南卓著《羯鼓录》,中具述其事。咸通中,有王文举 尤妙,弄三杖打疗,万不失一,懿皇师之。

[编辑]

其声“坎坎然”,其众乐之节奏也。祢衡常衣彩衣击鼓, 其妙入神。武宗朝,赵长史尤精。

拍板[编辑]

拍板本无谱,明皇遣黄幡绰造谱,乃于纸上画两耳 以进。上问其故,对但有耳道,无节奏也。《韩文》曰:乐句, 古乐工都计五千馀人,内一千五百人俗乐,系梨园 新院于此旋抽入教坊。计司每月之精料,于乐寺给 散。太乐署在寺院之东,令一丞一。鼓吹署在寺门之 西,令一丞一。

安公子[编辑]

隋炀帝游江都时,有乐工笛中吹之。其父老废,于卧 内闻之,问曰:“何得此曲子?”对曰:“宫中新翻也。”父乃谓 其子曰:“宫曰君,商曰臣,此曲宫声往而不返,大驾东巡,必不回矣,汝可托疾勿去也。”《精鉴》如此。

黄骢叠急曲子[编辑]

太宗定中原时所乘战马也。后征辽,马毙,上叹惜,乃 命乐工撰此曲。

离别难[编辑]

天后时,有士人陷冤狱,没家族,其妻配入掖庭。本初 善吹觱篥,乃撰此曲以寄哀情。始名《大郎神》,盖取良 人行第也。遂三易其名,亦名《切子》,终号《愁回鹘》。

夜半乐[编辑]

明皇自潞州入,平内难,正夜半斩长乐门关,领兵入 宫剪逆人。后撰此曲,名《还京乐》。

雨霖铃[编辑]

明皇自西蜀返,乐人张《野狐》所制。

康老子[编辑]

康老子即长安富家子,落魄不事生计,常与国乐游 处。一旦家产荡尽,偶一老妪持旧锦褥货鬻,乃以半 千获之。寻有波斯见,大惊谓康曰:“何处得此?是冰蚕 丝所织。若暑月陈于座,可致一室清凉,即酬千万。”康 得之,还与国乐追欢,不经年复尽。寻卒后,乐人嗟惜 之,遂制此曲,亦名《得至宝》。

明皇初,纳太真妃,谓后宫曰:“予得杨家女,如得至宝 也。”遂制曲,名《得宝子》。

文叙子[编辑]

长庆中,俗讲僧文叙善吟经,其声宛畅,感动里人。乐 工黄米饭状其念“四声《观世音菩萨》”,乃撰此曲。

望江南[编辑]

始自朱崖李太尉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 《谢秋娘》,后改此名,亦曰《梦江南》。

杨柳枝[编辑]

白傅闲居洛邑时作,后入教坊。

倾杯乐[编辑]

宣宗喜吹芦管,自制此曲。初捻管,令俳儿辛骨𩨳拍, 不中,上瞋目瞠视,骨𩨳忧惧,一日而殒。

道调子[编辑]

懿皇命乐工敬纳吹《觱篥》,初弄《道调》,上谓是曲,误改 之,敬纳乃随拍撰成曲子。

傀儡子[编辑]

《自昔传》云:“起于汉祖,在平城,为冒顿所围,其城一面 即冒顿妻阏氏,兵强于三面,垒中绝食。陈平访知阏 氏妒忌,即造木偶人,运机关,舞于陴间。阏氏望见,谓 是生人,虑下其城,冒顿必纳妓女,遂退军。史家但云 陈平以秘计免,盖鄙其策下尔。”后乐家翻为戏。其引 歌舞有郭郎者,发正秃,善优笑,闾里呼为郭郎。凡戏 场必在俳儿之首也。

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编辑]

舜时调八音,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计用八百般乐 器。至周时,改用宫、商、角、征、羽,用制五音,减乐器至五 百般。至唐朝,又减乐器至三百般。太宗朝,三百般乐 器内,挑丝、竹为胡部,用宫、商、角、羽,并分平、上、去、入四 声。其征音有其声无其调。

平声羽七调[编辑]

第一运中吕调,第二运正平调,第三运高平调,第四 运仙吕调,第五运黄钟调,第六运般涉调,第七运高 般涉调。虽去中吕调之运如车轮转却去中吕一运声也

上声角七调[编辑]

第一运越角调,第二运《大石角调》,第三运高《大石角 调》,第四运双角调,第五运《小石角调》,亦名《正角调》,第 六运歇指角调,第七运林钟角调。

去声宫七调[编辑]

第一运正宫调,第二运高宫调,第三运中吕宫,第四 运道调宫,第五运南吕宫,第六运仙吕宫,第七运黄 钟宫。

入声商七调[编辑]

第一运越调,第二运大石调,第三运高大石调,第四 运双调,第五运小石调,第六运歇指调,第七运林钟 商调。

上平声调[编辑]

为征声, 商角同用 宫,逐羽音。

右件二十八调琵琶八十四调,方得是五弦。五本共 应二十八调。本笙除二十八调本外,别有二十八本 中管调。初制胡部乐,无方响,只有丝竹缘方响,不应 诸调。有直拔声。太宗于内库别收一片铁,有以方响 下于中吕调头一韵声名大吕,应高般涉调头,方得 应二十八调。是筝只有宫、商、角、羽四调,临时移柱,应 二十八调。

宋周密天基圣节排当乐次[编辑]

正月五日[编辑]

乐奏夹钟宫,觱篥起。“万寿永无疆”,引子王恩寿。 “第一盏,觱篥起。”圣寿齐天乐慢,周润。

第二盏,笛起《帝寿昌慢》,潘俊。

第三盏,笙起《升平乐》,慢侯璋第四盏,方响起,《万方宁》,慢余胜。

第五盏,觱篥起《永遇乐慢》,杨茂。

第六盏,笛起《寿南山慢》,卢宁

第七盏,笙起《恋春光慢》,任荣祖。

第八盏觱篥起,《赏仙花慢》,王荣显。

第九盏方响,起《碧牡丹慢》彭先。

第十盏笛起《上苑春慢》,胡宁。

第十一盏,笙起《庆寿乐慢》,侯璋。

第十二盏,“觱篥起”,柳初新,慢刘昌。

第十三盏,诸部合,“万寿无疆”,《薄媚》曲破。

初坐乐奏夷则宫,觱篥起《上林春》,引子王荣显, 《第一盏》,觱篥起,《万岁梁州曲破齐汝贤》,舞头《豪俊迈》, 舞尾范宗茂。

第二盏,觱篥起,《万寿永歌》曲子,陆恩显,琵琶起,《捧瑶 卮慢》,王荣祖。

第三盏,唱《延寿长歌》曲子:李文庆、嵇琴起、《花梢月慢》, 李松。

第四盏,玉轴琵琶独弹。正黄宫福寿永康宁。俞达拍, 王良卿,《觱篥起》《庆寿新》、周润进,《谈子》《笛哨》《潘俊》《杖鼓》 朱尧卿拍,王良卿。《进念致语》等时和。

伏以华枢纪节,瑶墀先五日之春;玉历发祥,圣世启 千龄之运。欢腾薄海,庆溢大庭。恭惟皇帝陛下,濬哲 如尧,勤俭迈禹。躬行德化,跻民寿域之中;治洽泰和, 措世春台之上。皇后殿下道符坤顺,位俪乾刚。宫闱 资阴教之修,海㝢仰母仪之正。有德者必寿,八十个 甲子环周,申命其用休,亿万载皇图巩固。臣等生逢 “华旦,叨预伶官,辄采声诗,恭陈口号。”

上圣天生自有真  ,千龄宝运纪休辰。贯枢瑞彩昭璇象  ,满室红光袅翠麟。黄阁清夷瑶荚晓  ,未央闲暇玉卮春。箕畴五福咸敷敛  ,皇极躬持锡庶民。

日迟鸾斾,喜聆舜乐之和。天近鹓墀,宜进《齐谐》之伎。 上奉天颜。吴师贤已下上进小杂剧。 杂剧吴师贤 已下做“君臣贤爨,断送《万岁声》。”

第五盏笙,独吹小石角《长生宝宴》乐侯璋拍,张亨笛, 起《降圣乐》慢,卢宁杂剧,周朝清,已下做三京。下书断 送《绕池游》。

第六盏,筝,独弹高双调,《聚仙欢》,陈仪拍,谢用方响,起 《尧阶乐慢》,刘民和《进圣花金宝》。

第七盏,玉方响,独打道调宫《圣寿永余胜拍》,《王良卿》 《筝起出墙花慢》,吴宣,杂手艺祝寿,进香《仙人赵喜》, 第八盏,《万寿祝天基》断队。

第九盏,箫起《缕金蝉慢》,傅昌宁,笙起《托娇莺慢》,任荣 祖。

第十盏,诸部《合齐天》乐曲破。

再坐第一盏:觱:篥起《庆芳春慢》杨茂,笛起《延寿慢》潘 俊。

第二盏,筝起《月中仙慢》,侯端,嵇,琴起《寿炉香慢》,李松。 第三盏,“觱篥”起《庆箫韶慢》,王荣祖,笙起,《月明》,起《花灯 慢》,任荣祖。

第四盏琵琶独弹高双调,会群仙方响起《玉京春慢》, 余胜杂剧。何晏喜已下做杨饭,断送四时欢。

第五盏,诸部合“老人星降,《黄龙曲》破。”

第六盏觱篥,独吹商角调筵前《保寿乐》,杂剧时和已 下做四偌少年游,断送贺时丰。

第七盏鼓,笛曲《拜舞六幺》弄傀儡踢架儿卢逢春。 第八盏箫,独吹双调《玉箫声》。

第九盏,诸部合无射宫碎锦《梁州》歌头,大曲,杂手艺 《永团圆》赵喜。

第十盏笛,独吹,高手调,《庆千秋》。

第十一盏,琵琶,独弹,大吕调《寿齐天》,撮弄《寿果》《放生 姚润》。

第十二盏,诸部合《万寿兴隆乐》法曲。

第十三盏方响,独打高宫,惜春傀儡舞《鲍老》。

第十四盏,筝琶方响,合缠,令神曲。

第十五盏,诸部合夷则羽六幺巧,百戏赵喜。 第十六盏,管下独吹无射商《柳初春》。

第十七盏,鼓板舞,《绾寿星》,姚润。

第十八盏,“诸部合”“《梅花》,《伊州》。”

第十九盏,笙吹正平调《寿长春》,傀儡群仙会,卢逢春。 第二十盏,“觱篥起万花新曲破。”

祇应人都管,《周朝清》《陆恩显》

《杂剧色》:吴师贤,赵恩,王太一,朱旺,时和,金宝,俞庆,何 晏喜,沈定,吴国贤,王寿,赵宁,胡宁,郑喜,陆寿

歌板色:李文庆

拍板色:王良卿、张亨、谢用。

《箫色》:傅昌宁,朱明复,李允信

《筝色》《陈仪》豪《辅文》。《吴宣》豪俊贤。《徐显祖》《张广》

《琵琶色》王荣祖,《豪俊民》,俞达,《豪俊迈》,段继祖。

《嵇琴色》李松,侯《端孙》民显。

《笙色》:侯璋,叶茂青,任荣祖,董茂,张瑾,潘宝,姚拱,范椿孙昌,莫正,周珍,马椿,陈宝,姚舜臣;

《觱篥色》、齐汝贤、周润、杨茂、王恩、王荣显、姜师贤、刘昌、 杨彬、王福、杜明、喻祥、周忠恕、夏福、徐玨、周喜、闻澄、沈 寿、丁预、郑亨、周佐、杨瑾、沈康、郑聪、莫寿、潘显祖时润、 胡佾、周信、李圭、李润、史显、金寿。

笛色:“杨德茂、潘俊、卢宁、彭俊,贺昌、贺寿,胡师文、寿椿, 姚宝、张茂祖,崔兴、朱珍、张茂才,金贵,潘显祖,沈寿,周 兴,李大用,董大有,金明,赵喜、莫及,张春、叶茂、胡宁、任 显、张椿、孙宁、彭进、李荣,全宁,金彦恭,董喜、王佑、来亨、 王喜,顾和,顾松、金显、董宁、杜松、李椿、张椿,何福,管思 齐,朱喜、花椿、李拱辰。”

《方响色》:金胜、彭先、黄桂、刘民和、姜大亨、张荣

杖鼓色:“朱尧卿、冯喜、时忠、施荣、朱拱辰、周忠、李显、姚 宝、叶茂、李荣祖。”

大鼓色:王喜,郑珍、王宣,顾荣。

《舞旋色》。范宗茂。

“内中上教”张明,倪椿,潘恩,石琇,张琳。

《弄傀儡》卢逢春等六人:

《杂手艺》姚润等九人。

“女厮扑”张椿等十人。

“《筑球》军”陆宝等二十四人。

《百戏》沈庆等六十四人。

《百禽鸣》胡福等二人。

《南渡宫禁典仪》
[编辑]

赐筵乐次[编辑]

宗庙酌献三盏,诸部合“《长生》乐引子。”

“赐筵初坐蕙兰芳”,《引子》

第一盏,觱篥起,《玉漏迟》,慢笛起,侧犯笛起,《珍珠髻》,觱 篥起,莺穿柳,合《喜庆曲》,破对舞。

第二盏觱篥起《圣寿永歌》曲子,琵琶起《倾杯乐》。 第三盏琵琶起《忆吹箫》,觱篥起《献仙音》。

第四盏琵琶独弹《寿千春》笛起《芳草渡》,念致语口号, 勾杂剧,时和,“等尧舜禹汤,断送万岁声”,合意思。副末 念“雨露恩浓金穴贵,风光远送马侯家。”

第五盏,觱篥起,《卖花声》,笛起,《鱼水同欢》。

“歇坐”第一盏,觱篥起合,小唱《帘外花》。

第二盏,琵琶独弹《无疆寿》。

第三盏,琵琶方响,合双《双燕》神曲。

第四盏。《唱赚》

第五盏,鼓板觱,篥合小唱,舞《杨花》。

“再坐”,第六盏,笙起《寿南山》,方响起《安平乐》。

第七盏,筝弹会群仙笙起,《吴音子》勾杂剧吴国宝等 做年年好断送四时欢,合意思。副末念“香生花富贵, 绿嫩草精神。”

第八盏,笛起《花犯觱》,篥起《金莲倒垂莲》。

第九盏,诸部合《喜新春慢》曲,犯乐官五十人,各帽子、 紫衫、腰带。都管一人,幞头、公服、腰带、系鞋、执杖子。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